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1)

色目人,我们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元代,元代的社会阶层地位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他们的地位仅次于蒙古人,位于汉人之上。 色目人是元代时对来自中西亚的各民族的统称,广义上来讲,一切除蒙古、汉人、南人以外的西北民族都算是色目人。包括被蒙古人征服并带入蒙古帝国的中亚突厥人、粟特人、吐蕃人、党项人、中亚契丹人、波斯人(花拉子模人)及少量阿拉伯人等,其中中亚突厥人最高,波斯人次之。

“色目”一词,记录源于唐代,出源“各色名目”。考《唐律疏义》有“先知夫身老幼、疾残、养庶之类”,“类”字释云:“以其色目非一”,故云之“类”。这里用“色目”来注释“类”。我以为“色”是外观,“目”是属性。

后诗文借用“色目”以示种类。

唐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本判官及诸州刺史名衔,并所收色目,谨具如后。”

宋陆游 《监丞周公墓志铭》:“邑赋色目极繁,以入偿出,不足者犹四万缗,率苛征预借,苟逭吏责。

唐蒋防 《霍小玉传》:“有一仙人,谪在下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如此色目,共十郎相当矣。”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

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盖旦之色目,自宋已有之而未盛,至元杂剧多用妓乐,而变态纷纷矣。”

元代称钦察 、 回回 、 唐兀 、 斡罗思 等外族诸姓为色目,地位次于蒙古 ,优于汉人。《元史·选举志一》:“蒙古 、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因此通常元代的“色目人”指的是外族诸姓,各色人等。因为先于汉人臣服于蒙古人,故地位稍高。

元朝特别的户籍制度也被称作“诸色户计”,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以及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等情况,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如依照职业分民户、儒户、军户、站户、匠户、僧、道等;依照民族分蒙古户、畏吾儿户、回回户等。

如上“色目”一词源于简称,这是一种比较正统的说法。通常简称就会造成一些误会,“南大”,你说是南京大学,还是南开大学,又或者是南宁大学?大理大学、大连大学,叫“大大”?一些简称有可能混淆了字面本意,而有一种普遍不为正史所接受的说法,就是按字面理解为眼睛有色的人。似乎这样理解太普通了,好像没什么文化。

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这种可能。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2)

眼睛构造图

我查看了一下人类眼睛颜色的分类,大概有以下几种

1.棕色眼睛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3)

棕色眼睛,咱们中国人向来自称“黑眼睛,黄皮肤”,但其实,中国人的虹膜是深棕色的!棕色眼睛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遍的眼睛颜色,全世界有将近55%的人口拥有棕色眼睛,囊括了几乎全部非洲人,亚洲人,以及部分欧洲白种人……棕色眼睛是由虹膜中的黑色素沉淀较多形成的,不同地域不同人种,虹膜黑色素沉淀有深有浅。

2.黑色眼睛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4)

那么,真正的黑眼睛是什么样呢?普遍认为,拉美的哥斯达黎加人是有极少数拥有全黑虹膜的群体。

3.褐色眼睛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5)

褐色眼睛,有些褐色眼睛和棕色眼睛乍一看有些像,但颜色浅一些,部分褐色眼睛还带有蓝绿色素的点缀,在虹膜的边缘会有一圈显著的黑色素沉淀,像勾勒出边缘线一样……有时候,由于光线的不同,褐色眼睛可能会呈现出黄铜色和绿色的错觉。全世界大约有5%~8%的人拥有褐色眼睛,中国人里面有少部分人眼睛呈深褐色。

4.蓝眼睛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6)

蓝眼睛,人体并不能分泌蓝色的色素,那么蓝眼睛是怎么来的呢?研究发现,这是由于虹膜上黑色素沉淀不足,光线经过虹膜散射,呈现出了蓝色的效果,因此,眼睛呈蓝色,这是一种结构色,并不是眼睛本身的蓝色。蓝眼人群最初出现在北欧波罗的海沿岸,如今全世界大约有8%的人拥有蓝眼睛,但是,由于控制蓝眼睛的基因通常来说是隐性的,和深色瞳孔的人结婚容易让蓝眼睛基因消失掉,也因此,蓝眼睛的人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变得越来越稀少……

5.银灰色眼睛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7)

银灰色的眼睛就比较特别了,和蓝眼睛相似,银灰色眼睛也是因为虹膜上沉淀的黑色素非常低,和反射的自然光作用,呈现出银灰色的效果,有着银灰色虹膜的人数也相当稀少。

6.绿眼睛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8)

绿色眼睛是人类原生眼睛颜色里最稀少的,大约只有2%的人口拥有绿色眼睛。绿色眼睛实际上是极少黑色素沉淀加上少量的金黄色点染,然后和虹膜散射的蓝色自然光混合呈现出的绿色效果。

7.琥珀色眼睛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9)

琥珀色眼睛是虹膜颜色呈现出漂亮的黄铜色,这类颜色的眼睛通常在动物中比较常见,如我们最熟悉的喵星人,因此,琥珀色眼睛也常常被人类称为“猫眼”。人类眼睛呈琥珀色,据推断是虹膜上有部分黄色的脂色素沉淀造成的。琥珀色眼睛在人类群体中极其稀少,比绿色眼睛更加罕见。

8.红/粉色眼睛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10)

那么现实中究竟有没有红色的眼睛呢,有,但不是红眼病啊。产生这类颜色虹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白化病,二是虹膜比其他人更容易渗血。实际上,白化病人因为身体缺乏黑色素沉淀,于是他们的虹膜中也不含有任何色素,他们眼睛原本应该呈现出非常浅的蓝色,但由于虹膜完全无色,为虹膜供血的血管的颜色盖过了蓝色,于是,我们看到了部分白化病人眼睛是呈现红色或粉色……

9.紫罗兰眼睛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11)

红黄蓝绿青蓝紫,事实上,人类的眼睛真的有紫色的哦。一些原本虹膜应该是蓝色的人,由于虹膜上血管比较发达,血色和蓝色散射光混合,呈现出了紫色眼睛的效果。最著名的紫色眼睛名人莫过于伊丽莎白·泰勒,关于她的种种传说中,紫色眼睛也是被传得最广的一个。紫罗兰般的眼睛也给她的美貌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不过,根据科学家的说法,人体虹膜的色素沉淀随着年龄的变化有所不同,伊丽莎白的紫色虹膜应该是她某一特定年龄段时,虹膜血管和色素沉淀比例综合作用的结果。

10.异色瞳(阴阳眼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12)

异色瞳,指两只眼睛虹膜的颜色完全不同,又称虹膜异色,别以为异色瞳只出现在电影里,现实中也存在哦。异色瞳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虹膜异色可能由于父母眼睛颜色不同,例如:其中一位有蓝眼睛,而另一位有灰色眼睛的话,两人的后代有小概率生出异色瞳的孩子。后天虹膜异色的人,极有可能是因为患上了瓦氏症候群,引起了染色体畸变。

总的来讲,眼睛的颜色和肤色深浅成正比,肤色越深,颜色也越深,这应该跟人种居住的纬度有关,非洲人需要更多的黑色素阻挡紫外线,黑色素沉淀就多,眼睛也是黑色的,白人居住在高纬度地区,需要吸收更多阳光,多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所以皮肤没有更多黑色。黄种人居于两者之间,其实中国人的眼睛颜色更接近于深褐色。

白种人由于没有太多黑色素,虹膜除后上皮层有视褐质外,前界膜和基质层内没有或只有很少的黑色素,由于光的衍射作用,致密而不透明的虹膜前界膜和基质层组织呈灰色,如果前界膜和基质层组织疏松而比较透明,则呈蓝色或碧绿色。

这原理就像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因为没有黑色素,我们看见的是血管的颜色。

因为黑色素少,加之其他色素的作用,毛发也会呈现出不同颜色,比如真黑色素(Eumelanin)调节头发从白到灰再到黑色变化之外,还有棕黑色素(也就是苯丙氨酸,Pheomelanin)可以让头发呈现红色或者橙色。呈现出来的金发碧眼,红发碧眼等。黑人就不同,他们肯定就不是色目人,叫昆仑奴。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13)

虹膜颜色

我们再来看看色目人的阶级成分。

元朝的色目人成分复杂共包括有31 种。其中最多的是回回,又称回鹘,现在的维吾尔也是源自此,所以他们的发音差不多。回族是个多部落合体,并非同一人种,但混居通婚也保留了很多高加索白人血统。以维吾尔族为例,眼睛颜色普遍以纯棕色为主,少部分属于绿色甚至蓝色,也有少部分属于深棕色或者暗棕色。

属于白种的色目人有葛逻禄、钦察、阿速(奥塞梯)、康里、苦里鲁、阿儿浑、合鲁歹、火里剌、撒里哥、密赤思、夯力、苦鲁丁、贵赤、匣拉鲁、秃鲁花、掘儿察歹、回回、乃蛮、火里剌、甘土鲁、乞失迷儿(克什米尔)、哈剌吉答歹、撒儿哥。

乃蛮(在近日的哈萨克人中有此部落)、畏鲁儿(畏兀儿)属于黄白混血种。

色目人中的黄色人种较少(主要以唐兀(党项人又称西夏人)、土伯特(吐蕃)为主),秃八(图瓦)、秃鲁八歹、雍古歹(汪古)、刺乞歹、赤乞歹、属于黄色种。

故而,色目人种大多是白种人或是黄白混血种。马可波罗算色目人,郑和是色目人,丁真也算是色目人。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14)

郑和

民族团结之典范(民族大团结之色目人)(15)

丁真

色目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大部分的色目人确实是“色目”。而且我们对各帮的称呼源自于对他们的普遍印象,什么黑衣大食,白衣大食,蓝帽回回(犹太人),白帽回回(穆斯林),绿眼睛回回(基督教)。还有我们考证过的鞑靼人,赤膊穿着皮衣皮靴的人;氐,纺织专业户;羌;牧羊人…

因此我认为也确实有可能,“色目”人指的就是眼睛不是黑色的白人。

这也只是我的一个推论,百家争鸣啊。[送心][送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