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狗的使命2是印度电影吗(进口片一条狗的使命2继续赚到观众的眼泪)

一条狗的使命2是印度电影吗(进口片一条狗的使命2继续赚到观众的眼泪)(1)

近年来,随着宠物产业的快速崛起以及海外宠物电影题材的持续升温,养宠人群有了观影的刚需。进口片《一条狗的使命2》正在热映,票房已近2亿,虽不及前作的6亿票房,但也已相当不错。记者发现,从2017年到今年,国产宠物电影已上映了20多部,但至今最好的成绩可能也就2000万。

现状:“铲屎官”多了,宠物电影是刚需了

《一条狗的使命2》的前作是2017年上映的,上映前并不被市场看好,但凭借口碑逐渐打破圈层撬动了市场,走出了一条坚挺的票房曲线。有数据分析显示,此番叙事结构上延续了前作的《一条狗的使命2》最终票房大概会落在2.4亿,可见宠物电影的市场前景很大。

不可否认,宠物电影是垂直细分的题材影片,它的受众绝大部分是爱狗人士,不过也有年轻女性和亲子人群。从取得口碑与票房成功的宠物电影分析来看 ,它的核心离不开“陪伴”和“治愈”,刚好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情感之一。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与人际交往等压力之下催生出的种种情感缺失,很多自封“都市空巢”的年轻人也都纷纷加入“铲屎官”养宠大军。宠物的陪伴,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对非养宠人群而言,宠物电影也没有观影门槛,它的治愈性对所有观影人群都适用。

记者看到,近年来,很多电影都喜欢在片中加入治愈性萌宠角色,一方面治愈可爱,一方面增加笑点,很适合观众观影后在社交网络传播。事实证明,这些效果都很好。

一条狗的使命2是印度电影吗(进口片一条狗的使命2继续赚到观众的眼泪)(2)

网友:“还是原来的配方,但是很好哭”

记者看到,《一条狗的使命2》的情感核心延续了上一部,继续建立在宠物狗对主人的陪伴,以及两者紧密的情感联系上。片中,小狗贝利历经四世轮回,却始终如一的守护。从最初接下使命的贝利,到机灵活泼的莫莉、忠诚执着的大狗,再到古灵精怪的麦克斯,以不同面貌的“贝利”们,组成最强“守护者联盟”,出现在主人CJ人生的每个时刻。虽然它们与CJ的相处时间有长有短,但每一位都倾尽自己所有的爱去温暖CJ的生命。

对CJ来说,贝利早已不仅仅是宠物,更是家人一样的存在,陪着她一起成长,教会她如何爱人。很多家里养宠物的观众看完后表示,“回到家后紧紧地抱着我的毛小孩,我的世界很大,但它的世界只有我。”而没养宠物的观众则希望“属于我的守护神也能早日出现,我们一起相互扶持着跨过去。”影片中的狗与主人之间的互动与羁绊,恰恰能够投射到这类观众自身的生活当中,并由此激发情感共鸣。

除了被治愈的心情,电影中细腻美好的爱情线,也感动了不少观众。刘宪华饰演的崔特,在童年时是CJ的青梅竹马,成年后的偶遇,又陪伴CJ走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电影中的狗狗“莫莉”为了成就这段情缘,做了不少让人捧腹的“恶作剧”,也贡献了满满的笑点。崔特的一路守护与鼓励,让CJ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记者在豆瓣上看到了很多令人感慨的网友评论,“还是原来的配方,但是很好哭”。“虽然做好了心理建设,但还是有哭,而且第二部的每一个笑点都戳到我了,狗狗实在是太可爱了。也突然理解了两位主演在采访里说的那样,看完电影我们会感到爱、治愈和温暖”。“为什么养一条狗?可能是出于孤独,也可能只是出于对狗狗的喜欢,但不论出于何种一种理由,我们在和狗狗的接触中,其实都能学会如何去爱,并真切的感受到被爱,这也正是电影最为打动人心的所在。”

尴尬:国产宠物电影至今仍无爆款

记者看到,在《一条狗的使命2》的短评里,有很多网友不止一次地提到了2010年的一部外国宠物片《忠犬八公的故事》,有网友说,这部电影大概自己已经刷了10多遍,每次看都还能哭成狗。该片在豆瓣上的打分居然高达9.3。

一条狗的使命2是印度电影吗(进口片一条狗的使命2继续赚到观众的眼泪)(3)

对比可见,国产电影在宠物题材上绝对是一大短板,迟迟未出现撬动市场的口碑佳作,票房也频频“扑街”,就连达到1亿票房大关都是一个难题。比如,2018年恰好是狗年,据不完全统计,上映了17部狗狗电影和4部猫猫电影,其中进口片《流浪猫鲍勃》《一条狗的回家路》等都是同档期的“黑马”,而国产方面的《小狗奶瓶》《监狱犬计划》分别只有165万、125万票房。再看2017年,国产片的《忠爱无言》《血狼犬》等票房都在2500万,《我是谁的宝贝》票房仅130万。再往前,2013年由何炅领衔快乐家族出演的《快乐到家》,也是聚焦宠物狗的故事,豆瓣评分只有 3.3 分,最狠的差评直接总结该片 " 无节操、无智商、无下限、无剧情 “。2015年的电影《我的男友和狗》,虽然加入了一些日系的细腻温馨风,当年打着“我们也有了治愈系宠物电影”的标签,但也没能收获太多关注。

【记者观察】

拍不出爆款是“中国式饲养关系”的锅

虽然国产宠物电影的数量在逐年大幅度增多,但为什么拍不出直击人心又让人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电影呢?记者发现,对国产电影而言,宠物题材算是新兴类型,才刚刚发展起来,因此电影创作上相对缺乏能够熟练操刀这一题材的导演。众所周知,宠物和孩子是导演最头疼的角色,很难拍。此前就有导演抱怨过,想象不到狗狗可以做哪些事。

而反观北美,《一条狗的使命》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向来擅长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刻画,曾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被誉为“全世界最会拍狗狗的导演”,《忠犬八公的故事》就是出自他手。他曾在采访中提到:“多年的导演经历让我学会了根据片场的情况和气氛,让演员和狗自由发挥,我不想强制演员做表演,对狗也是如此,我希望多让演员和动物在镜头前感受到自由”。

另外,记者还采访了南京一位宠物工作室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最深层原因应该是理念上的差距,“中国式饲养关系”与欧美国家是不同的。

他跟记者介绍说,在欧美国家,宠物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高,与主人之间通常是一种平等的伴侣关系。而在中国国内,由于宠物产业起步晚,大部分人群对待宠物的观念还是一种饲养关系。所以欧美国家的宠物和主人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互动很多,但在我们的电影里,宠物更像一个道具或者玩物,它们并不是主角,只是为剧情推进而服务,比如狗丢了,然后变成找狗的大冒险、大闹剧。即便你给它再多的镜头,把它打扮得再可爱,但是这个角色没有灵魂。不过,他也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铲屎官”大军,我们对待宠物的观念也在向欧美靠拢,未来大银幕上的人与宠物的关系也有望进阶。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孔小平

来源:扬子晚报扬眼 编辑:朱晓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