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习俗及行为文化:过年期间除了拜年

春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除了贴春联、点爆竹、拜年等外,还有逛庙会、灯会、舞狮舞龙等。

一、逛庙会

春节传统习俗及行为文化:过年期间除了拜年(1)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春节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庙会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最初的庙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每逢祭祀之日,为渲染气氛,人们还会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庙会便由此形成。

春节传统习俗及行为文化:过年期间除了拜年(2)

庙会是与文化娱乐有关的节日活动,有各类民间艺人进行表演营生。明清以至于近代是庙会真正定型、完善时期。

庙会主要在春节期间举行,主要内容是大量的各色小吃,各种小商品和游乐项目,庙会在中国北方保留的较为完好。

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充分反映了农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

二、赏灯会

春节传统习俗及行为文化:过年期间除了拜年(3)

灯会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

我国传统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成熟与明清。在唐宋年间就有了新年赏灯的习俗,明清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各种会节。

灯会一般在春节期间的元宵节前数天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也是农历新年期间重要民俗活动。现在灯会发展势头良好!参与度逐年上升。

春节传统习俗及行为文化:过年期间除了拜年(4)

灯会除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以外,还注意灯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它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民间传说用灯的形式巧妙地表现出来,可供游人参与娱乐。

近年来,彩灯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彩灯艺术更是花样翻新,形成一批有代表的灯会。

随着传统文化的强势复兴,我国许多传统灯会也成功举办,比如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下来民俗文化活动,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文化演出

春节传统习俗及行为文化:过年期间除了拜年(5)

春节期间的表演则为旱船、秧歌、舞龙舞狮为主,各地的演出不尽相同。当然,在一些地区也有以展示各民族风情为主。

舞狮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每逢春节,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舞狮作为表演艺术,相传成形于北魏时代,到了唐朝,舞狮子已发展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在新年期间舞狮,也在神诞或庆典上表演,以增加热闹的气氛。

春节传统习俗及行为文化:过年期间除了拜年(6)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民间以舞龙来祈求平安和丰收,所以在春节庙会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

综观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全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

总之,在春节期间,人们除了走亲访友,吃好喝好之外,另外就是精神文化娱乐生活,逛庙会、赏灯会以及看文化演出已经成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各位看官,春节期间,中国传民俗传统丰富多彩,你还知道哪些文化娱乐习俗?欢迎留言。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