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戏腔大全(戏曲落腔)

落腔,原名落子腔,河南传统地方戏曲剧种,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戏腔大全(戏曲落腔)(1)

落腔流行于河南北部的安阳、新乡、濮阳及河北、山西、山东的相邻地区。主要反映的是民间日常生活以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婆媳关系、婚恋嫁娶、劳动生活等方面内容,充满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比如《借鬈髦》《蓝桥会》《小二姐做梦》《小喜只赶嫁妆》等。

落腔曲调轻快,是由安阳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伴奏乐器有竹笛、皮胡、唢呐、二胡、笙、大低胡、大号等。

戏曲戏腔大全(戏曲落腔)(2)

落腔分为慢板、流水板、赞子板、散板以及娃娃五大类唱腔板式,同时还有一些民歌杂调。

落腔的声腔有三大流派,分为东、中、西三路,其中:东路落腔平稳古朴,唱腔平稳,吐字清晰,多用喉音、齿音加鼻音;中路落子腔发音较平,唱腔粗犷,讲究偷字闪板,擅唱花腔,多用上颌加鼻音;西路武安落子,声腔层次多变,起伏跌宕,行腔高昂嘹亮。

落腔舞台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曲牌以“苦中乐”“小八板”“泣颜回”“小六板”“大起板”为主。

戏曲戏腔大全(戏曲落腔)(3)

落腔传统剧目有《李天保吊孝》《姊妹易嫁》《女驸马》《拉郎配》《胭脂》《花烛恨》等;现代戏《有朝阳沟》《李双双》《蝶恋花》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何杰

责编:勾晓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