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这一天的来历和风俗(此等民俗今安有)

此等民俗今安有?

胡征善

民俗是一种最富区域性、最具族群特点的生态文化事象,它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涵盖于民众的生存经验和文明智慧,属根植于民间颇具生命力的载道文脉。

然而现代文明和科技发展使得有些民俗被淹没了,这些已失却了的民俗,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曾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它是中华文脉传承不朽的珍品,其属性在当今仍有着重要的作用。

敬惜字纸

年节这一天的来历和风俗(此等民俗今安有)(1)

敬惜字纸是敬重文化的一种行为,惜字纸则载文道积福德。凡有字的废纸,不准甩在地上,更不允许将有字纸坐在屁股下。如果见到地上有字纸,不允许踩踏,必须恭敬地捡起来,或丢进废纸篓中,或丢进灶炉中焚烧,有些地方还将字纸集中起来在固定的焚化炉中举行祭烧仪式。污践字纸是有罪的,《燕京旧俗志》记载:“污践字纸,即系污蔑孔圣,罪恶极重,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

读书人读书必须净手洁案《弟子规》有曰:“房室清,墙壁净。”“字不敬,心先病。”“有缺坏,就补之。”要求读书人更要敬惜文字,敬重书籍。

我的启蒙老师就曾教育我们要惜纸敬字,要爱惜书籍,要恭敬写字,因为“字如其人”。我的长辈也曾教育我们要将地上的字纸捡起不要踩踏。但我们也见过不少墙(板)壁用报纸粘糊防透视防透风,但撕下的旧报纸还是不允许乱丢的。

现如今,普及了初中教育甚至高中教育,个个都是文化人,还有谁如此这般敬惜字纸呢?地上字纸随处可见,随意踩踏,坐在字纸上的比比皆是。那种高考前将书籍笔记等撕成碎片,从教学楼上像雪花一样飘下,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纸花,并美其名为“释放考前压力”,此等行为实在不敢苟同!

尊师重教

尊敬文化人、尊师重教是我们祁门广大农村的村规民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村里识文断字的人很少。就拿我们村来说,就只有那么几个识文断字的“文化人”。村里学校只有一个班(1~4年级的复式班)的初小,一个老师带四个年级各门功课。上课时一般是先布置3、4年级自习,再依次给1、2年级上课,后回到3、4年级上课。这样一堂课不同年级“一锅煮”,自然分摊到各年级的教学时间确实是太少了,但这种复式教学也有其优势,如果是认真学习的学生,1、2年级就上3、4年级的课了,当初小毕业时,4年级的课程尤其是语文课就已上了四次。当时我1~2年级就能背下不少3、4年级的语文课程。

我们村里人对村小老师是非常敬重的,无论老小,见到老师都要问声好。这个老师是外村人,每餐的饭是自己烧的,而菜是学生每天送。当轮到某个学生送菜,家长就将自己不舍得吃的鸡蛋或腊肉炒好,送给老师,老师吃的就是这种“百家菜”。每逢正月则是“谢师月”,正月农事空闲且有年货,学生家长或平时与老师要好的朋友,都要自觉地将老师当作贵宾请到家中作客,热情招待,感谢老师对子女的辛勤教导。这要是现在,可能就要说这个教师的师德有问题。

事实上,此师对本村有着无私的奉献,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对村里的夜校、文化建设和文艺演出都付出了很多很多,至今我们村里不少人还常念他的好。这种从心底透出的尊师,这种以心交心的纯情,无关乎师德,不可以道德来绑驾。

惜时爱物

农村人向来以勤俭为本,惜时如金,恒念物力维艰。老人长辈口中常说:“早起三朝顶一工”、“天上掉馅饼也要起得早”,等等,就是教育人们要早起,要惜时。“地不欺人人自欺”,“春头扒一爬,秋后合餐茶”,“春头不晒(‘晒’指做农活),下冬后悔”,“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就是教导人们要珍惜农时,勤能生财。

“勤生财,俭治家”,勤俭持家才能家道昌盛。节俭养德,浪费可耻。粮是珍珠,粒粒辛苦。节约资源,物尽其用。下例一斑,足可窥豹。

如果家里养猪,洗锅洗碗洗米水必须倒进泔水桶里,聚集起来用以烧猪食。如果家里不养猪,洗锅洗碗洗米水必须泼在地上,因为这种水中有米粒、饭粒、菜渣等,这米粒、饭粒和菜渣等就是鸡、小鸟的食品,不要浪费了。“一粒米,九斤四两水(注:这里的“水”,不知是指种植水稻需要消耗的水,还是从种植水稻到变成米所付出的汗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与此相似,还有一例:

开水不准直接泼在地上。因为地上有虫、蚁,虫、蚁也是生命,何况很多小虫是鸡、鸟的“粮食”,开水直接泼在地上就将这些虫、蚁烫死了,不仅是在杀生作恶,也使鸡、鸟吃不到这些小虫。

此等做法说与“九0后”们听,是否要被轻蔑一笑?但它确实是前辈们的真实做法,它折射出的是惜时爱物、和谐自然、共生共存、天人合一的天道伦理。如今倡导的光盘行动不正是“恒念物力维艰”的文脉延续?

年节这一天的来历和风俗(此等民俗今安有)(2)

上述这些民俗的具体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流失或变迁,但其精髓是不会涅灭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