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江南造船厂管理(陈毅签署一号令)

讲述人档案: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是连任三届的“老委员”。

胡可一于1962年9月生在上海,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船舶工程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持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科研开发和实施项目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原船舶总公司、中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并获得首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大师”称号。

江南造船档案: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前身是1865年清朝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先驱,同时也是国家特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家重点军工企业。

江南造船创造了中国的第一炉钢、第一磅无烟火药、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架水上飞机、第一艘全焊接船、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国产万吨轮、第一代航天测量船等无数个“中国第一”。

民国的江南造船厂管理(陈毅签署一号令)(1)

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

位于上海长兴岛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南造船”),曾诞生过中国100多个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出口船、被誉为“中国江南”型的巴拿马型散货船、全系列液化气船、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最新国产万吨级大型驱逐舰、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等高技术复杂船型,都在这里驶向深蓝,“江南造船”也被誉为打造“国之重器”、中国第一的民族工业。

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从1982年来到这里,已经工作了30多年,见证着这座百年老厂的光荣与梦想。

跨越百年

造就了近代一流工程专家

这座百年老厂,历史要从154年前说起。

这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军工造船企业,创建于1865年(清朝同治四年)。历经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江南船坞、海军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厂等,1996年改制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民国的江南造船厂管理(陈毅签署一号令)(2)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大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于1865年收购了开设在上海虹口地区的美资旗记铁厂,并将原有松江和苏州两洋炮局并入,组成新厂,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船炮军火和各种机器。1867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至城南高昌庙现址,并建立了翻译馆,造就了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工程专家。

民国的江南造船厂管理(陈毅签署一号令)(3)

翻译馆。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当时,江南造船进入了第一个兴旺发展期: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到19世纪90年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

1905年3月,造船业务正式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划分出来,史称“局坞分家”。江南船坞仅1905年至1911年的6年间就造船136艘,而且“船式美观,工程坚实”。

1912年,北洋政府把江南船坞划归海军部直接管辖,改称江南造船所。1921年,江南造船所交付了四艘美国海运委员会订造的万吨级运输舰,造船设施和能力达到了巅峰期。

1938年1月,江南造船所被日军侵占,改名“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由此,江南造船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尤其是1949年5月22日国民党军队撤退前的大破坏,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重获新生

东风号让几代造船人梦圆

胡可一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江南造船迎来了“新生”。

1949年5月28日,陈毅同志签署上海市军管会第一号命令,正式接管江南造船所。从此,江南造船回到新中国人民的手中,开始了新生。

刚恢复生产,厂房破旧,生产设施和手段落后。很少有施工图纸和工艺技术档案,全凭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经验。

但是,工人生产热情高,迅速恢复生产,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民国的江南造船厂管理(陈毅签署一号令)(4)

东方红3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建造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是几代造船人的梦想。

机遇在1959年到来了。当年1月,交通部与一机部正式签订协议,由江南造船承建一艘万吨轮。

据统计,江南造船围绕万吨轮生产技术关键,共实现了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

1960年4月15日,《人民日报》用以《我国第一艘远洋货轮下水》为标题报道了“东风号”下水的消息,让几代造船人梦圆。

驶向深蓝

建造出了“远望号”测量船

“当时有一句俗语:‘有困难,找江南’”,胡可一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技术薄弱,江南造船作为国民建设的主力军,为工业、国防建设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江南造船又开创了我国造船史上的许多“第一”,还成功地建造了我国第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1”、“远望2”号和首艘大型远洋调查船“向阳红10号”号等,圆满地完成了周恩来总理亲自圈定的“718”工程的“三型五船”建造和部分设计任务。

胡可一说,“远望”号测量船是中国航天远洋测控船队的总名称,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远望1”号建成于1977年8月。

民国的江南造船厂管理(陈毅签署一号令)(5)

“远望7”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目前,中国拥有7艘远洋测控船,分别命名为“远望1”至“远望7”号,曾参加过“神六”飞船载人航天试验等多次大型活动。2018年5月21日,远望号船队在太平洋海域完成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发射过程中的海上测控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江南造船跨出国门与世界接轨,建造的“江南巴拿马”型系列散货船,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租船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国际著名品牌。

建造了中国第一艘全压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LPG),开发建造的汽车滚装船、快速集装箱船、大型自卸船、跨海火车渡船等一大批高技术船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胡可一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南造船改革步伐加快。1994年,在全行业率先成为全国100家大中型企业首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1997年6月3日,“江南重工”上市。

世界一流

首艘中国造极地科考破冰船

2017年6月28日,我国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在江南造船下水,是我国大型水面战斗舰艇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的标志。

民国的江南造船厂管理(陈毅签署一号令)(6)

2017年6月28日,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在江南造船举行。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2018年9月10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江南造船下水,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

“有一个背景,‘雪龙’号已经有30多年了,乌克兰建造,虽经过多次改装,但破冰能力较弱、已经不能适应南北极考察和补给的需要”,胡可一介绍,因此“雪龙2”号提上了议事日程。

胡可一参与了“雪龙2”号的项目立项和技术研发评估。“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工程,最早从2009年项目论证,由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708所设计、江南造船承担建造。

“雪龙2”号船舶设计船长122.5米,船宽22.3米,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够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的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历经10年, “雪龙2”号下水当天,胡可一既高兴又自豪。

“预计今年年中,‘雪龙2’号将交付使用,执行我国极地考察任务”,对此,胡可一很期待。

民国的江南造船厂管理(陈毅签署一号令)(7)

“雪龙2”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对话:

自主研发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运输船 打破日韩垄断

记者: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南造船有什么样的历史机遇?

胡可一:上世纪70年代末,江南造船接到的订单还大多是零散的货船、运煤。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根据当年邓小平同志“中国的船舶要进入国际市场”的相关指示,开始积极开拓国际船舶市场。

江南造船除了建造船舶,还修建了很多机场、码头、体育场、剧院等,这可能很多人没想到。因为当时钢结构企业少,“担子”就交给了江南造船,如上海体育场、上海大剧院的钢屋架等。

2008年,江南造船整体搬迁到上海长兴岛,至今已有10多年,厂房更现代、造船设施更全,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记者:你在江南造船的经历,印象比较深的是哪件事?

胡可一:因在黄浦江边受地域限制,江南造船从建造散货船转变为致力于研发高附加值的产品。

以前,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运输船,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日本、韩国手里。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我们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出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运输船,不仅有了首批订单,还走出国门,进入国际一流液化气船东的船队序列。

2015年1月13日,由我国自行研发、设计、建造的2艘8.3万立方米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交付,是为挪威Frontline公司量身定制。这标志着我国船舶工业全面跻身世界高端液化气体运输船设计、建造的先进行列,打破了日韩垄断。

记者:你参与了“雪龙2”号的研发,讲讲其中的故事。

胡可一:“雪龙2”号建造难度大,而且要满足零下35℃-零下40℃的低温环境工作,对材料、焊接技术要求都很高,除了要进行极地科学考察,还要兼顾南极站的补给,历经十年终得下水。但是,北极科考还需要更大破冰能力的破冰船,将着手进行研发。

上游新闻记者 蒋艳 北京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