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最好的10首诗词(两宋第一人范仲淹)

《岳阳楼记》是中学必背经典古文之一,他的作者是北宋著名人物范仲淹。

这篇文章不是一篇单纯的写景散文,范仲淹是借岳阳楼的阴雨和晴朗,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范仲淹最好的10首诗词(两宋第一人范仲淹)(1)

历史上的范仲淹,比语文和历史课本上的简短介绍更加光彩照人:

他学习刻苦、年少成名:

范仲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改嫁到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得知真相后,离家求学,发愤苦读,终于在26岁得中进士。

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他任泰州西溪(今东台)盐仓监间,主持修筑了泰州捍海堰,史称范公堤,至今遗迹犹存;

他提携后辈、关心教育:

他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期间,受到当时的南京留守晏殊邀请,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范仲淹的后辈弟子,多受到他的提携和教育,他的儿子范纯仁,一代大儒张载,名相富弼都是北宋名士。

他胸怀家国,锐意改革:

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针对朝廷的内忧外患,提出十项改革纲领,史称“庆历新政”,虽然仅推行一年就在反对派的攻击下失败了,却影响很大,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他通晓军事,安邦定国:

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犯边,52岁的范仲淹临危受命,奉调西北前线,担任边防主帅。他采用“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并发掘和提拔了狄青、种世衡等名将,稳固了西北边防,西部重现和平。

他高瞻远瞩,惠及后人:

范仲淹晚年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成立了范氏义庄,救济所有范姓后人,他去世之后,有名望的范姓后人一直维持这范氏义庄的经营,虽然朝代更迭,历经战乱,但一直到清朝宣统年间义庄依然有田5300亩,且运作良好,共持续了八百多年。

他文采斐然,思想深邃:

一篇《岳阳楼记》,激励了后世无数的读书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等观点都对后世影响深远。另外,据记载,范仲淹在书法和琴艺上都有不凡的造诣。

今天,小仙给大家分享范仲淹的5首诗词,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为什么后世史学家将范仲淹称之为“两宋第一人”吧。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戍边时所作。

词这种文体,诞生于唐朝,不过在唐朝并不受重视,称之为诗余。晚唐五代时期,以温庭筠、韦庄为首的花间派,对词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朝初年,词坛还是以柔靡的词作为主。

范仲淹最好的10首诗词(两宋第一人范仲淹)(2)

而范仲淹的这首词则拓宽了词的境界,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开豪放词之先声,对之后的苏辛词产生了重大影响。

顺便提一句,小仙在查阅这篇文章的素材的时候,无意中查到了当下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清平乐》,这部电视剧原名《孤城闭》,名称当来源于这首词。这部电视剧以宋仁宗为主角,范仲淹也是剧中的重要人物。如果大家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最好的10首诗词(两宋第一人范仲淹)(3)

这是一首写羁旅乡愁的词,虽然题材并不新鲜,但是范仲淹写出来却气象阔大。

此词上片写景,山映斜阳,水波连天,碧云、黄叶、寒烟、芳草,色彩鲜明,秋色如画;

下片触景生情,用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等写出羁旅离情。

这首词展现了范仲淹词作中柔媚的一面,在艺术性方面对后代颇有影响,王实甫就在他的名剧《西厢记》中化用过此词。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最好的10首诗词(两宋第一人范仲淹)(4)

这首词写秋夜离人相思之苦。

上片写景为主,情寓景中,用“落叶”、“寒声”、“玉楼帘卷”、“银河垂地”等表现秋夜的寂静。

下片纯系抒情,婉转细腻,一往情深。最后三句描写相思之深,形象生动。李清照就在他的《一剪梅》中化用了这首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范仲淹最好的10首诗词(两宋第一人范仲淹)(5)

“剔银灯”是一个不太常见的词牌名,题目中的“欧阳公”就是范仲淹的好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

范仲淹主导庆历新政,欧阳修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范仲淹被贬,欧阳修打抱不平,写文章怒斥当时的司谏官高若讷不作为:你真是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二字(《与高司谏书》: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范仲淹被吕夷简、夏竦等保守派政敌诬陷结党营私,欧阳修仗义执言,声称君子结党,是因为有因为有共同的志趣和信念,对国家也有益无害;(《朋党论》)

所以,范仲淹和欧阳修,不仅是共同战斗的战友,也是推心置腹的知己。这首词就是范仲淹在被贬之后,在酒席上和欧阳修发出的几句牢骚。

从表面来看,范仲淹似乎有些心灰意冷,觉得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但了解了上面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之后,就能明白范仲淹此时内心的苦闷,也只有在面对知己的时候,才能将这种苦闷吐露一二吧。

范仲淹传世的诗作和文章很多,但词作却只有五首,然而上面四首都是经典之作,还体现了范仲淹风格之多变。

范仲淹现存的诗作有305首,内容非常广泛,或言志感怀,或关注民生,或纪游山水,或咏物寄兴。和诸多政治家一样,范仲淹以文为诗、议论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和晚唐、西昆体的晦涩诗风截然不同,是宋诗风格确立的重要基础。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最好的10首诗词(两宋第一人范仲淹)(6)

这首诗是范仲淹诗作的代表。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种思想,和他在《岳阳楼记》中写的,是一脉相承的。

1052年,范仲淹在去往颍州上任途中逝世,享年64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自此,“死谥文正”二字成为封建文人梦寐以求的殊荣,宋朝及之后的几百年,能获得这样高度评价的,也只有二十多人而已。

范仲淹的功绩和个人品德,也成为以后知识分子的行为标杆,后世史学家都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南宋著名学者吕中就曾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毛主席也曾说: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重温范仲淹的这些经典诗词文章,小仙感觉自己再次受到了鼓舞和熏陶。

范文正公千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