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县历史传说(法库老故事法库民俗)

【法库老故事】法库民俗

法库地区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既有共同的民俗,又有各自的特点。从清中叶到解放前,法库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在饮食、服饰、婚姻、节日、礼仪等方面,和汉族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处。这就使法库地区的民俗呈现出五色缤纷的局面。

(1)节日

春节。是法库各族的共同节日。解放前过春节和现在过春节有很大差异。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也叫“过年”。传说,“年”是古时一种怪兽、它在人们丰收时到各家抢夺果食。它怕红色、响动,因此,为防止“年”的侵扰,各家各户过年时、要放鞭炮,贴红色的对联。每年腊月下旬就开始作过年的准备,并形成谚语:“二十三灶王升天(过小年,升灶王爷),二十四写大字(用红纸写对联、福字等),二十五扫尘土(打扫卫生),二十六买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酉(贴对联),三十坐一宿,初一上街走(拜年)。”农历三十晚称除タ,午间就开始供大纸,半夜子时接神,开门,去院中摆上供桌,生木头火,放鞭炮。向神佛叩头,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煮饺子吃。初一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问安。

回族虽然也和汉族一样过年节,但不烧香拜神佛,不贴对联。每年要过三大宗教节日,即大尔代节(大开斋节)、古尔邦节(小开斋节)和圣纪节。这些节日到来都要做丰美的食品,自食或作为礼品送人。

满族比较重视续家谱、敬祖、给老人拜寿等活动。他们保留了原女真人颂祖的遗风,寿宴间除有寿酒、寿桃、寿面外,还伴有满族的歌舞。据《柳边纪略》记载:“满族有大宴会,全家男女,必要迭起舞,大率举一袖手额,反一袖手背,盘旋作势曰莽势,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空齐,盖以此为寿也。”此外,拜寿的亲族晚辈,要为寿宴献活牲,然后团团围坐,共飨满族特有的火锅。

蒙古族的节令更多,更讲究。一年之中有供佛、祭星、祭鄂博、祭火等节日。

锡伯族过“西迁节”,又称“怀亲节”。乾隆二十九(公元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从盛京(今沈阳市)及所属凤城、辽阳、开原、岫岩、熊岳、锦州、抚顺等十五个城镇,选调善骑射的锡伯族官兵1020人,携同家属3273人,调往新疆伊犁驻防戍边。这样农历四月十八日,便成了锡伯族的传统节日,叫作“杜音拜专扎坤”。

(2)婚丧

法库地区各民族,由于长期居住在一起,互相影响,婚姻丧葬习俗逐渐大同小异了。解放前的婚姻丧葬习俗既有健康的传统,也有糟粕的内容。

法库县历史传说(法库老故事法库民俗)(1)

婚姻。解放前,在婚姻问题上,各民族的青年男女都讲究门当户对,都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讲求属相是否相忌或相克。偶而也有恋爱结婚的,但必须与上述不成文的规定相一致。结婚亦需双方家长同意,履行旧式的婚烟礼仪。比如提亲、订婚、议娶、结婚、圆房等过程。

汉族的婚烟习俗,大致是经媒人介绍,双方父母同意,即举行“定亲酒”。这时男女双方父母可以到对方家相看,喝酒,叫作“定婚”,但是男女本人还不能见面。过一段时间,择吉日举行婚礼。先由男方父母到女方下聘礼,约定结婚日期。结婚时,新娘提前一天被送到男方村屯的某一家(称下处)住下,第二天寅时或卯时娶亲。男方用扎彩绸的轿或车到“下处”接新娘。新娘无论冬夏都要穿上红棉祆、绿棉裤,蒙上红盖头,由娘家哥哥或叔叔把新娘抱上车或轿,婆家给“下处”二块肉,称“离娘肉”。当喜车或喜轿启动时,鼓乐齐奏,鸣锣开道。路过井或庙时,要用红毡遮住喜车或喜轿。到了婆家大门口时,婆家要关上大门,叫“憋性”。过会儿オ开开大门,喜车或喜轿进院。新娘由人扶着,在红毡上走到天地桌前。新郎身着长袍马褂,头戴帽头,狮子披红,也站在天地桌前。天地桌上摆着香斗、斧子等,由司仪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进入洞房”。新娘进洞房时,要迈过门槛上放着的马鞍和两串铜钱,表示福贵平安之意。还有两个小女孩递宝瓶壶。新娘上炕要登一个高粱口袋,意为步步登高。新娘要向一个方向坐一个时辰,叫“坐帐”。“坐帐”后,由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这时娘家给新郎摆上一桌酒席,由小舅子陪着吃,叫“管大饭”。新郎吃完饭,新娘下炕,换上时装衣裤,梳洗打扮,给长辈叩头、装烟、认亲。之后,娘家人就回家了。晚间入洞房,新郎、新娘吃宽心面。

满族只是说法不同,其过程被称作“相门户”、“小定”、“问话”、“过礼”、“完婚”等程序。但某些过程或环节上也有差异。锡伯族男女青年在新婚之夜“抢骨头”(后改为抢“肘子”)的风俗迄今尚存。蒙古族也有类似的习俗,称之为“抢太阳”(即当清晨太阳刚出来之际,男女双方奔向太阳)。朝鲜族“爬子窗"(“子昌”之意,新郎从正门进入洞房,新娘从窗口进入洞房,但在窗子内外加上梯子,新娘让人搀扶上下)。过去回族除了规定禁止与其他民族通婚外,每当姑娘出嫁时,娘家都要陪送一个铜壶叫“汤瓶壶”,作沐浴用。回族是一个爱清洁的民族,清洁习惯的养成与作礼拜时要进行小净(洗脸面、口鼻和手脚)或大净(洗全身)有关。伊所兰教认为人结婚是圣行,新娘新郎要大净,女家还要为新娘用线绞去脸上的毫毛,称“绞脸”。

丧葬。满族与汉族没有什么不同。解放前,当某个人死了,儿女们乘老人没咽气时,穿上寿衣(包括寿鞋、寿帽),抬到停在屋地中间的门板上,然后指路、报庙、停尸、入殓、守灵、送殡、下葬等许许多多陈规陋习,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进行,有些已不复存在,但残余犹存。由于蒙古族笃信喇嘛教,因此在解放前,当老人死了,要请喇嘛诵经、超渡亡灵的事经常发生。在满、汉两族有权势的人家老人死了,也请和尚或道士通经,以使死者升入天堂享福,免坠地狱受罪。法库境内汉、满、蒙、回、锡伯各族,解放前都盛行土葬。灵柩用车拉或人抬,视坟茔地远近而定。讲排场的人家茔地虽远也尽量用人拍;抬杠多少,不单由棺材的大小轻重而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权势大小和财产多少的显示。起灵时要由长子摔坏烧纸的泥盆,点燃死者的枕头和衣物,用灵幡引路一直送到坟茔地下葬。富有人家,还请画匠扎车马人,也要在下葬时焚烧。灵车经过途中要漫撒纸钱,亲人们可尽情哭诉,但埋葬后归来的路上不准再哭。回族的丧葬则不同,当老“无常”(即死了之意)主张当日埋葬,俗称入土为安。要下葬前,分贫富贵贱,将死者用清水冲洗后用布包身,放在经匣(装尸的灵匣)内,由阿訇主持者“纳在”(殡仪)后,抬到事先准备好的墓穴中。解放前朝鲜族的送葬仪式与其他族略有不同,一般灵厘较小,四至八人抬杠即可。在起灵后要唱丧歌,走三步退两步。每抬一段路程把灵匣放下饮酒。坟地虽然不远,但一次送葬几乎用去半天的时间。解放后这种情形很少见了。

(3)礼仪

生活在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都是很讲究礼仪的。假如你走到满族聚居的地方,不论你走到哪家农户,主人都会热情让你脱鞋上炕,越是贵客越是往炕里让。蒙古族更是以热情好客著称,蒙古人见面互致问候,邂逅相逢的陌生人,也要问好。不论贫富客来敬茶,是蒙古族传统的礼节。敬茶时,一定要用双手。如是贵客,除了茶点外还要敬酒,并唱传统的敬酒歌劝酒。当你接过主人盛情的美酒一饮而尽时,确实能体会到那种“相逢意气为君饮”的豪情。蒙古族的礼敬用品,最上者为哈达。哈达的料为丝绸、绢、布等几种,大多为白色,其长短不等。一般礼尚往来,一尺三至三尺,重大的礼仪用三尺以上的。蒙古族礼节颇多,每逢客至,全家老少出门迎接,由家中人依次向客人问安。男子曲右膝下垂,俗称“打双千",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多握手问好。客人进屋,要掀门帘左边,不能踩门坎。进屋后多坐左边,即“西边”,上首(即北面)多为尊长者所坐。如拜见父母尊长以及喜庆场合时,均以哈达相献,以表示敬重之意。主人献奶茶,客人要用右手接。喝奶茶时,喝毕可再要,不喝时以示不要了。主人沏好的茶,不能不喝,对主人的敬献不可推让。主人给客人敬酒时,要用双手接,将酒一饮而尽,还要给主人还敬酒,席间唱赞美友谊的歌曲劝酒敬酒。

(4)饮食

满族喜欢吃黄米面饽饽(粘豆包或粘火勺),白片肉和灌血肠早就受到满族的喜爱。满族农民普遍养猪,相传满族狩猎者第一个征服的对象就是野猪。吃猪肉喜肥不喜瘦,猪腿上的关节啃后卸下来给孩子们玩。这就是东北姑娘至今还很喜欢的传统玩具“嘎拉哈”。满族不吃狗肉,忌带狗皮帽子。每逢喜庆的日子,全家共享满族特有风味的火锅。火锅又分专吃飞禽的天上锅;专吃江海鲜味的水中锅;专吃林中野性的地上锅。也有混合吃法,在火锅里,既有雉鸡肉,又有海蟹,还有免肉。近代又出现了“什锦锅”、“三鲜锅”等别具风味的小吃。

法库地区的蒙古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喜吃白面、大米、黄米炒米和炒面。副食喜吃牛、羊肉及其他肉类。还用面食、蔬菜和肉类做肠,即面肠、血肠、肉

肠,色泽味道俱佳。不吃驴、马、骡肉,忌食病死的牛羊肉。喜饮奶茶、红茶,俗语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吃了肉食之后,饮茶使人感到清爽、舒适,油腻之感顿时消失。这一嗜好,已影响到法库境内居住的其他各族。

回族以米面为主食,吃牛、羊肉,忌吃猪、狗、驴、马、骡和一些凶猛野兽的肉;禁食自死的动物和血制品。每逢节日喜炸油香(将和得较软稍加发酵的面粉,用手拍成大碗口大的饼,用豆油炸制而成),并把它作为礼品送给街坊邻里。尽管各地回族习惯不一,但回族婚宴有一个特点,一般不招待烟酒,即席吃饭,吃完散席,十分利索。这种宴席比起烟雾腾腾、吆三喝六、觥筹交错、又吐又呕的婚宴来,显得更加温文尔雅,清新独特。

锡伯族由于受满族的影响,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

朝鲜族在饮食上,主食主要是大米,特别喜欢的是吃狗肉,每顿饭离不开辣椒;特殊风味的食品有打糕、冷面、辣白菜、辣椒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