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六大板块(有种更加走心的研学旅行)
文 / 杨新宇 来源:研学头条(ID:headline_yanxue)
1
从“游学”到“”读万券书,行万里路“
研学旅行是一种“以旅行为载体,在行走过程中学习知识、增加阅历、锻炼能力”为目的的体验活动,它的一个重要目的和效用就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来感受与学校、家庭完全不同的生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收获更丰富的感悟。
溯源我国的研学旅行,可追及春秋战国的“游学”,孔子游列国的“文化苦旅”。最早出现“游学”二字的《史记·春申君列传》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北史·樊深传》中也有“游学于汾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的记载。
在我国历史上,学习和游历始终相辅相成,游学多指远游异地,从师学习,以所学游说诸侯,求取官职。
孔子招徒讲学,率弟子们周游列国、传道授业,从困顿碰壁中体悟人生,开阔眼界,了解民风政情。
及至战国,诸侯并起,厚招游学,广纳贤能;文士们通过游学增进学识进而充当纵横家游说诸侯国,成就了一大批人才。
两汉承继战国游学之风,学子们为学经,远行访师问道,游学丰富了学子、士人的知识与阅历。
唐代兴“壮游”、旅行学习之风,众多士子走出书斋,多作郊游、远行、交友、边塞之旅。至宋代和明清,游学、书院文化盛行,士人旅行制度化,社会逐步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流意识。
追溯历史,郦道元、玄奘、李时珍、徐霞客都可以算作游学的先行者,他们有明确的游学路线和资源,也有清晰的目标,方法则有访谈,纪录等。旅行的时间更长,距离更远,可见,我国古人就有壮游四方,探寻真知的觉悟。
相较游学,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学”,重视课程内容,更加强化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更能体现“”读万券书,行万里路”。
2
未曾壮游,怎知自由
壮游:一种旅游形式,英文为Grand Tour。"Grand Tour"是指自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欧洲贵族子弟进行的一种欧洲传统的旅行,后来也扩展到中欧、意大利、西班牙等国。300多年前,随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欧洲局势逐渐趋于稳定,英国上层阶级的一些年轻人从牛津、剑桥大学毕业后,开始踏上一场穿越法国和意大利的旅行,探寻艺术、文化和西方文明的根源。这样一场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后来被称为“壮游”(The Grand Tour)的旅行逐渐成为了年轻人们仪式性的“成年礼”,同时也影响了欧洲历史、艺术、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300年里,蒙田、拜伦、雪莱、歌德、王尔德、司汤达、尼采、托马斯·曼等文化巨匠都曾走上这条旅行线路,在意大利寻找灵感和文化资源,他们一路留下了重要创作。
《汉语词典》《中华古典诗词词典》等工具书对壮游的解释是“怀抱壮志而远游”,点出了壮游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旅游者必须“抱有壮志”并且进行“远游”。
“壮游”一词被广泛认为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传式诗歌《壮游》,主要讲的是:“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在壮游活动情况上,虽以唐代为盛,玄奘西行历时十七年,于贞观元年(627)出发西行,贞观十七年,师正式辞王东归。王阳明与徐霞客游历天下的事迹,就是对壮游的最好阐述。但其出现时间却远远早于唐,目前能被学者广泛认可的壮游活动可以追溯到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在其父司马谈的指导和影响下进行寻访收集史料、古人遗迹、矫正史书的学术旅行。《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为: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学术界将司马迁这次游历命名为“二十壮游”。南朝陈叔齐在《籁纪·人籁》中就有“摧壮游之行色兮,怯关河之旧衣。
(玄奘西行图)
玄奘法师自出家以后,在各地参访学习佛教大小乘教典。由于当时传入中国的经典有限,很不完备,众师解说不同,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于是为了“一睹明法了义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决心西行求法,虽未得唐太宗批准,仍偷渡出境,冒险寻求真理。
在西行路上,备经艰难险阻,但法师志向坚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玄奘西至西域然后再向南,途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还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最后到达印度。回国以后,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备载唐代西北边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产、风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迹,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徐霞客游历图)
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在完全没有他人资助的情况下,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及相当于现代的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省、市、自治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王阳明雕像)
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一生都在游历天下。虚度19年时光,走遍天下却始终找不到“道”在哪里。王守仁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论非常不满,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学说。所谓“致良知”:
就是说认识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心灵,认识的方法应该是向内的自我体验,并将自己的体验即心中的天理推广到外部事物之中。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3
不壮游,人生何以辽阔
用脚去丈量世界,用心去遇见美好。
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两次出发:一次是离家遇见世界,一次是通过壮游遇见自己。
英国《国家地理》杂志年度冒险家阿拉斯泰尔·汉弗莱斯,一直畅享在“壮游”的路上。“壮大的心智,壮美的旅程,壮阔的对话”是对壮游最好的概括。阿拉斯泰尔·汉弗莱斯就像一个平易近人的朋友,在对自己的旅程娓娓道来的同时,分析了人们觉得出行难以实施的时间、金钱、工作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原因,并为跨越这些障碍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告诉读者如何选择适合的出行方式,如骑行、徒步、走水路或是乘坐机动车等,摘录了其他探险者的智慧箴言,鼓励人们走出家门,实现壮游梦想。
当我们打开这本书的时候,阿拉斯泰尔·汉弗莱斯或许又启程在新的壮游路上了。他真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主动人生践行者。在他眼里,“一里长的门阶”区别出每个人的不同,也是每个人挑战自我的开场。万想不如一动,伟大的旅程都源自“一里长”的行动。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倾尽一生的时间,都在重复别人的故事。而作者却在用与众不同的壮游人生定义着幸福、成功和快乐。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就永远也不会去做了
为了去看远在柏林的女友伊卡,谷岳策划了一场浪漫而又艰辛的逃亡式旅行,从北京到柏林,以搭顺风车的方式,穿越欧亚大陆的13个国家,全程16000公里,途径沙漠、雪山和草原。谷岳和搭档刘畅,一路上得到了88位司机的帮助,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抵达柏林。
这一场浪漫而难忘的旅行,打动了无数人,也引领了年轻一代新的生活潮流。因为这样那样的借口,你的理想一生都未实现。人们一直以为是时间和现实的问题阻碍了自己实现梦想的脚步,其实根本上是自己没有行动力的问题。别再为自己的止步不前找借口,人生就是需要饱经沧桑饱览风光啊。
小人物的壮游人生
二〇〇二年七月,黄进宝和同为焊接员的妻子杨丽君,带著建国中学三年级的大儿子黄建家、弘道国中三年级的小儿子黄琮富,暂停工作和学业,以十三个月的时间,完成铁马家庭环球行。
他们经济不佳,但爸爸黄进宝决定效法穷和尚只靠一钵一鞋就上路的精神,不仅睡民宿、学校、帐棚,甚至在清真寺、公安局都有过夜经验。一路上,大儿子负责英语交涉与文字记录、小儿子负责采购补给、爸爸负责带队修车、妈妈负责洗衣煮饭。四人同心协力,以不甚流利的英语,克服了签证、食宿、异文化造成的误解等问题。一路下来,孩子得到许多宝贵的历练,变得成熟、自信。
4
可以看出古代壮游是游学的一种,可以分为个体壮游和集体壮游两种形式:
个人壮游以人文、宗教、科学为主要内容,旨在实现理想、丰富阅历。
集体壮游兼顾个人和国家功能。
与古代壮游相比,笔者认为现代壮游应该包括几个方面的特质:
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时间更加自由、组织更加灵活、与人文社会互动深、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
壮游不是流浪,它怀抱壮志,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与探险也不太相同,壮游者不局限于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间,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世界之大,壮游兼顾了一部分学校之外的研学功能。
近年来,组织研学旅行的学校范围不断扩大,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人数也有明显增加,但整体实施效果和水平参差不齐,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
一方面,研学旅行活动存在“只旅不学”的现象。有些研学旅行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活动不够深入,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兴趣不高,走马观花,漫无目的,比较被动地走完行程,收获不大,活动效果不甚理想。
另一方面,研学旅行活动也存在“只学不旅”的现象。一些学校担心旅行过程中缺少教育意义,过分强调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外出。出发前,各科教师充分挖掘本次活动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在任务单中设计出内容繁多题目让学生填写,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使研学旅行变为学生忙于答题的过程,学生兴趣下降,影响活动效果。
总之,壮游不是享受,而是一种体验。壮游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过程,在过程中行成的意志品质、行动能力、创新精神、学科知识会更加的融合于心,对个人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的亲近感、丰富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对学生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构建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更走心的深度学习,是对学校研学旅行一种有效的补充。而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切实推行更走心的壮游活动,将对中国的教育改革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文章整理至公众号研学头条,研学头条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关注研学头条的那些人和事儿,每天为你献上研学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业大事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