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明杨千嬅同台(澳门影展专访杨千嬅)

杨千嬅至今仍然将头发染成紫色,这是她在《志明与春娇》当中饰演余春娇的造型,也是她本人最爱的颜色,婚礼上也以紫色作为主体。在那个系列的3部影片中,春娇与小她几岁的志明相遇、相知、相爱,又经历了重重考验与分分合合,从2010年到2017年,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现实生活中,杨千嬅也在2009年与丈夫丁子高结婚,2012年生下儿子,从过去的“为爱勇敢的水瓶座”,成为了一名既要照顾家人孩子,又要兼顾演员、歌手身份的妈妈。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作为演员的杨千嬅,饰演的角色越来越多的都是妻子、母亲之类的角色。不管是在《哪一天我们会飞》还是《可爱的你》中,她都毫不吝啬自己对家庭或孩子的爱与付出。

张志明杨千嬅同台(澳门影展专访杨千嬅)(1)

这与她的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从出道之初,杨千嬅就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社会传达出更多“好的影响”,在自己制作专辑时,总会“自己放一个想法在里面,就是跟社会当下走,与时俱进的那种”。

在新片《麦路人》中,她饰演了一名在歌厅酒廊的歌女,随着酒廊的没落,她只能辗转在小歌厅里勉强糊口,她深信自己能够凭借努力,成为自己的偶像梅艳芳。她还有情有义,就算自己深陷泥潭,也会帮助此前曾跟自己有着一面之缘的阿博,以及同样迷失在麦当劳无家可归的单亲妈妈。

张志明杨千嬅同台(澳门影展专访杨千嬅)(2)

歌手可以主导专辑的风格方向,但作为演员,杨千嬅并没有改变故事的权利。电影的制作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工作,演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等来剧本。为了支持《麦路人》这样有社会担当的作品,杨千嬅自降片酬加盟主演。

早期在《新扎师妹》系列中的古灵精怪,其后与余春娇“人戏合一”,杨千嬅的这些形象都深深刻画在观众的脑海里。或许再加上歌手身份下,因为《我不是水瓶座》、《勇》、《烈女》等歌带来的一些印象,大家更爱的是她那敢爱敢恨的性格,以及作为“港女”的洒脱。在她自己看来,早年间没有办法遇到适合表达自己社会责任感的角色,也跟“以前还没有成熟到有这个机会去做”有关。

随着杨千嬅成为妻子与母亲,她认为自己当下对生活的体验更加“彻底”,会像众多普通人一样,不得不亲自去处理有关家庭、小孩的很多事情,这是以前一心工作的她难以体验到的全新经历,“因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女人的担当能力,和她们的压力也是开始慢慢变大的,可能需要承担很多不同的社会责任,或许需要去平衡家庭跟工作,这都是一些女人的共同语言。”

这些经历也让她能够更好地理解女人在当下社会中所需要经受的种种考验。接孩子、跟老师交流,这些生活中平常的小事,“可能就是刚刚好,不一定是要一些很歇斯底里的故事,就是很普通的一种,你会感觉到其实当妈妈不好做。”

张志明杨千嬅同台(澳门影展专访杨千嬅)(3)

界面娱乐对话杨千嬅:

界面娱乐:最近你合作的导演都是相对年轻,或者并没有太多执导作品的导演,比如新片《麦路人》就是导演黄庆勋导演的首部导演作品,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杨千嬅:可能别的人觉得,像你说的那些导演,他们好像是在不久前才有自己的作品,其实他们在幕后已经很长时间了。黄修平(《哪一天我们会飞》)是一个很资深的老师,当过副导演,还在大学里教学生关于电影的东西。然后黄庆勋他也是我认识了很久的幕后,做了差不多20年吧,这次他他筹备这个项目很久了。

我觉得如果有机会可以跟不同类型的导演合作,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因为很多眼光跟角度,我们自己看自己,跟其他人看自己很不一样的,所以镜头下的我,在不同的导演手里面,肯定有不同的化学作用,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吧。

张志明杨千嬅同台(澳门影展专访杨千嬅)(4)

界面娱乐:近几年你主演的几部影片,除了跟彭浩翔导演的合作外,都是小清新一点的剧情或爱情片,表达一些社会意义的,卖座的商业片反倒很少。为什么这样选择?

杨千嬅:跟你坦白说,很多时候我们接到剧本,都不敢肯定说会卖座,所以最重要的,还是那个剧本本身的意义,还有完整性。

我觉得这是(《麦路人》)每个演员都很期待的一个机会,在这个剧本上面他们很认真。投放的资源可能有限,但是大家的用心和大家的努力,还有那种心态,都是很想把它完成好。

而且我们这个意义也很大了,在这个事情上面,我觉得生活不是那种每一分钟都很美好的。生活如果是很彻底的时候,我们是有很多的困难,以及很多不是那么开心的时候。因为压力大,每个人的性格也不是可以消化每一种困难。我现在长大成熟,对生活又了体会和看法了。

在音乐上面,我可以做到很多不同的表达,但是在演出上面,我很想遇到一些角色,我想将这一面的我表达出来。作为一个女人,走到这个状态我应该会怎么处理。作为多功能老婆,你遇到自己的婚姻的一种问题,你现实一点去处理,还是怎么样,还牢牢在等老公自己回来吗?我肯定现在这个年代不会。

我自己有了婚姻或者家庭之后,很多时候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彻底。因为家人,还有小孩的成长,我会把自己抽离到现实的生活当中。歌手跟演员在娱乐这一块上,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梦想,是很多人在帮忙。当你要面对现实的时候,还是需要自己去解决问题,不是找助理或者经纪人。我们要处理自己家庭、小孩的问题。作为家长,我怎么去跟老师沟通,因为我要了解他在学校学了什么,我才知道该怎么教他。这是一个不能推辞的责任。

界面娱乐:面对这些问题,你只能自己去做。过程中,是不是也接触到许多过去不曾接触的人和事?

杨千嬅:对,在那个过程中我认识一些妈妈。她们有的是职业妈妈,她要干活,有一些是全职妈妈,她们面对家里面的问题,跟老公、婆婆的问题,或者在职场上面,她怎么可以抽时间出来跟老师碰面。有可能她做银行的,根本走不出来,走出来还可能会被扣分或者要被骂。

有时候他们会在我们妈妈群里叫,“救命,我还有10分钟才可以,但我知道我孩子应该差不多要到放学的时间,你可不可以帮我先接她回家?”那我们所有妈妈就会说,虽然我们不是很熟,但是会突然很团结,跟她说,“好,没事,我们家在旁边,我帮你先把女儿带回家,待会你下班再过来我家接她就好。”就是那种社区里面的温暖。可能就是刚刚好,不一定是要一些很歇斯底里的故事,就是很普通的一种,你会感觉到其实当妈妈不好做。

张志明杨千嬅同台(澳门影展专访杨千嬅)(5)

界面娱乐:但在银幕上,观众对你最深刻的印象还是余春娇。

杨千嬅:梦里的那种。

界面娱乐:对,永远的春娇姐。

杨千嬅:春娇其实跟志明如果是结婚后,肯定都会遇到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婚姻是一种共通的话题。而且肯定,结婚不只是两个人成家,我们一大圈子,是一同拥有三个家庭,对方的家庭、我自己的本来的家庭,我们的新家庭。

界面娱乐:春娇这个角色留给观众的印象太深了,大家觉得你人戏合一,这会对你的表演探索产生困扰吗?会考虑有机会颠覆这个角色吗?

杨千嬅:我没有想刻意去颠覆余春娇,我觉得每个故事总有它的那种特质在里面,所以不用特别去颠覆,去证明自己的能力怎么样,不用。而是遇到一个角色,你要好好去把她演活,这就会变成一种经典,所以很难说我会为了做一个什么经典去接一部戏,是不行的,不可能的。

张志明杨千嬅同台(澳门影展专访杨千嬅)(6)

界面娱乐:其实你的探索还挺广的,差不多10年前左右,你还和张国立等合作了《铁齿铜牙纪晓岚4》。

杨千嬅:对,那是电视剧。其实是挺好的经验,因为文化背景不一样,可能你表达的时候,说话说辞的节奏,或者是演出的那种眼神和情感上面的步拍,都很不一样。这个也是让我自己的眼光会放远一点,因为这是我们祖国民间的一些经历,肯定会比城市多很多。比方说在不同的朝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文化的概念,特别是古装戏,你要了解他们的民生变化。所以在拍《铁齿铜牙纪晓岚4》的时候,我不只是念词,还需要去了解一些剧本的历史背景,才可以了解那个人物的心态。如果你不了解的话,根本做不到那种表达。

界面娱乐:观察你这几年的角色会发现,很多还是集中在现代女性身上,会觉得大家对你的印象会被固化吗?

杨千嬅:不会。因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女人的担当能力,和她们的压力也是开始慢慢变大的,可能需要承担很多不同的社会责任,或许需要去平衡家庭跟工作,这都是一些女人的共同语言。只不过我现在觉得人长大了,在演出方面其实也可以有一些不同的责任,就好像之前Aaron(郭富城)讲过,我们拍到一些好的剧本,其实都是在社会上有一些好的影响,可能散布一些好的资讯和好的message,都会让大家反思或者关注一些问题。我觉得都是有一些责任感,不只是为了表达个人的那种演员的演技怎么样,不只是这个范畴。

张志明杨千嬅同台(澳门影展专访杨千嬅)(7)

界面娱乐:你大概是从演艺生涯的什么时候开始,将社会责任感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的?

杨千嬅:一直都有那种心态。你知道歌唱方面,其实一直都有那种想法。每一次开新唱片的时候,我都有自己放一个想法在里面,就是跟社会当下走,与时俱进的那种。因为唱片是自己主导。但是影片就比较困难,因为是个团体工作,反而就是要遇到一个好的剧本,才有发挥的机会,不能说是怎么突然会这样子想,应该是说以前还没有成熟到有这个机会去做。

界面娱乐: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找到机会就去做了。

杨千嬅:因为可能你对生活的态度,积累了一些些吧,就很想去表达。

界面娱乐:如果让你用自己的一首歌去形容自己的演员生涯,会选择哪首?

杨千嬅:我肯定会选《好不容易遇见爱》,都是好不容易的,所有的相知相遇。

张志明杨千嬅同台(澳门影展专访杨千嬅)(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