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民俗来历(安塞腰鼓与民俗)

安塞腰鼓与民俗

陕西电视台讨论民间文化的一期“开坛”节目中,著名作家陈忠实说:“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安塞腰鼓不是真实的安塞腰鼓,因为腰鼓秧歌不会在山顶、山坡上表演的……”

安塞腰鼓民俗来历(安塞腰鼓与民俗)(1)

激情飞扬,风流倜傥的谭家营鼓手表演大过堂


是的,陈忠实一语道出了民间艺术的尴尬。我们看到的许多东西是一些摄影或影视等艺术家想要的,民间艺术家们为了满足别人艺术的需要而作了秀,民间艺术在迎合中就背离了其原有的东西。那么民间的安塞腰鼓究竟是怎样的呢?秧歌在陕北民间是与民众春节期间祭祀、敬神分不开的,也是和庙会分不开的。

秧歌的队伍里必须有的两个道具是扇子和伞,扇子是预示风调的,伞则是表示雨顺了。而腰鼓又是和秧歌分不开的,是陕北秧歌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月里,在农家小院里沿门子拜年的安塞腰鼓


安塞处于战争双方的拉锯之处,千百年来由于战争的杀戮和兵匪掳掠,陕北人出于自卫和宗教的双重目的,借助庙、神的神秘和当时人们的迷信心理,“会”这种组织就诞生了。一般的“会”是五个村或十个村甚至于二十个三十、四十个村的村民围绕一座庙宇产生的组织。

“会”的活动是围绕着庙来进行的。每年腊月,各“会”就将自己“会”里的年轻人集中起来进行秧歌排练。秧歌北宋时称阳歌,源于祭祀土地爷的活动,也叫闹红火或社火。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形式,内容很多,有“扭”有“跳”有“耍”。“扭”主要是指彩绸队,扇子队,还包括跑旱船、骑毛驴等;“耍”指蛮婆、酸汉、媒婆等丑角在秧歌队伍中以诙谐形式逗乐,又称“丑场子”;而“跳”则指舞龙,舞狮和腰鼓。“敲起来扭(耍)起来,不敲不扭唱起来”是安塞群众对秧歌的形象的描述。

秧歌,顾名思义,必须有歌。秧歌活动中的敲、扭(耍)、跳实际上都是为唱服务的,唱才是秧歌表演的最终目的所在,而唱者就是“伞头”。“伞头”绝大多数又是“会长”,他在秧歌表演过程中唱出对别的会和本会众乡亲的赞美和祝福。他在秧歌的排练表演过程中,始终是核心,而他手中的“伞”是整个秧歌队的指挥棒,同时也是神的象征,他本人则是神和本会的代言人。

正月里秧歌队的活动,除给本会及外会众人祈求神灵保佑四季平安,新年风调雨顺,有个丰收年以及“正月里动动响气,家添人口外添财,年年岁岁不生灾”和“开春锣鼓鸣,一年四季驻太平”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是向外会展示本会的团结和经济战斗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安塞腰鼓民俗来历(安塞腰鼓与民俗)(2)

春节期间,在安塞县城街道上表演的安塞腰鼓


秧歌队中最重要的除伞头之外,就数腰鼓手了。

腰鼓手是本会身体强壮,身手敏捷的青年人。他们在秧歌队中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本会的战斗力,保护秧歌队中的其他成员。所以在 1942 年之前的千百年里,头戴盔缨马刷,身着羽巾战裙,脚蹬马靴,一副古代武士装扮的安塞后生,紧随伞头,遇到别的秧歌队时立即以斗士的姿态,在貌似表演的跳跃腾挪中,以脚、手、头、肩以及腰鼓等与对面过来不让道的秧歌队争夺道路。对手的队形乱了即为败者,就得站到路两边让道给对方;胜者则耀武扬威地从中间走过;而败了的腰鼓队则和自己的秧歌队一起垂头丧气、狼狈不堪地站在路边偃旗息鼓,等对方过去后才可以重整旗鼓,继续前行。有些败了的秧歌队可能今年就结束了自己的表演,撤回自己的领地,重新练艺,以图来年东山再起。

在场地秧歌表演过程中,遇到观众太多,场地被挤的过小,秧歌队无法正常展示自己的风采,不利表演的情况时,腰鼓手们就会在伞头的指挥下,用动作幅度很大但整齐划一的侧蹬腿或武术及拳技成分很大的缠腰过裆等武鼓把场地扩展开,陕北人称为“踢场子”。另一种“踢场子”则是指秧歌表演中的小场子,分武场子和文场子,还有一种是诙谐形式的丑场子。小场子中的武场子也是由腰鼓唱主角,有时也以耍狮、舞龙补充。如遇到有意挑衅或有人对本队队员不敬时,腰鼓手干脆就成了打手,以拳脚来维护本队暨本会的尊严。

秧歌表演的小场子中的“扭”、“耍”都是文戏,而“跳”即腰鼓表演则是武戏,也是秧歌表演中的重头戏。表演时动作一般由缓到急,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不论先后出场的腰鼓表演都是一场秧歌中的压轴戏。

安塞腰鼓民俗来历(安塞腰鼓与民俗)(3)

势不可挡


踢开场子后,舞绸、舞扇和骑毛驴、跑旱船的各小队以及酸汉、蛮婆等丑角转到外圈放松地扭转或干脆就地蹲下,护住扩展开的场子后,随着伞头和鼓乐的指挥,腰鼓手们迅速变换好队形,几十面腰鼓在鼓手手中鼓槌的统一击打下,发出穿透力极强震撼人心的鼓声,在牛皮大鼓,铜唢呐、铜铙钹及铜锣的伴奏下,腰挎血红鼓儿的鼓手们冲进场地中央,开始了他们的那震撼人心的表演……

这时的腰鼓手们是最投入,最用力的。要是围着的观众中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异性多些,那他们更是不要命了地跳跃腾挪,不遗余力地挥洒出男性的力量和洒脱,以赢得异性的青睐和喝彩。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平时很少能见到陌生人,特别是陌生的异性。而此时,正是他们展示自己个人风采和魅力,用肢体语言求偶的机会。这也是腰鼓手们在十几天的大强度高难度的表演中时时精神饱满,劲头十足的主要原因。有些鼓手有可能当时就和人群里顺眼、中意的姑娘眉目传情,也可能表演完了就会溜进人群,找中意的姑娘试探一番,甚至和姑娘先后离开人群,到没人处谈情说爱去了。

安塞腰鼓民俗来历(安塞腰鼓与民俗)(4)

黄土雄风——真武洞镇冯家营腰鼓队的山地腰鼓表演


腰鼓手在秧歌队伍中既是表演者,也是秧歌队的保护者或打手,他们就是各会力量的象征。秧歌表演是各会展示各种综合实力,而秧歌队中的腰鼓则是展示战斗力的一种方式。

作为腰鼓手,在学习腰鼓技艺时会学到一些武艺。新中国成立前的安塞 腰鼓里高难度动作很多,比如“二起脚”、“三脚不落地”、“无底洞”、“鹞子翻身”等动作没有很好武术功底无法完成。所以,打上几年腰鼓的好鼓手,个个都成了身手不凡的汉子。

安塞腰鼓民俗来历(安塞腰鼓与民俗)(5)

意气风发,剽悍勇猛的真武洞腰鼓手表演二人对打


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腰鼓一直是秧歌中的一个表演类别,名称也只是叫腰鼓、花鼓或陕北腰鼓。从七十年代末期,有文艺工作者将腰鼓单独编排成文艺节目,出现在省、市的舞蹈、文艺调演、比赛舞台上。1984年5月,陈凯歌、张艺谋拍摄电影《黄土地》时,首次将腰鼓拉到山坡上表演;1986 年 2 月,中国、日本合拍大型电视系列片《黄河》时,又将600余名腰鼓手集中到山顶上表演;

1986 年 12 月,央视举办的首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上,以安塞腰鼓手为主组成的演出队首次将节目直接叫成“安塞腰鼓”。随着这次大赛中《安塞腰鼓》获得大奖和 1987 年央视春晚再次以这一名称出场并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安塞腰鼓就一步步走出安塞的农家院落,走出秧歌队,成了一个和秧歌并列的民间艺术。但在民间,安塞腰鼓大多时间还是秧歌队伍中的一个表演节目,它的表演场地还是安塞人的院落、村道、街道和广场。虽然共有 17 万人的安塞县目前有 5 万余人会打腰鼓,也有了县、乡“腰鼓表演艺术协会”,并且腰鼓也走进了中小学学生的课堂,但是除各学校、单位外,乡村民间,秧歌或腰鼓的组织,还是以“会”为主的。

来源:微安塞-鼓舞延安 作者:郭志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