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今年春节大年初一,有一部叫《刺杀小说家》的浙产电影上映。

《刺杀小说家》由雷佳音、杨幂、董子健、于和伟、郭京飞领衔主演,佟丽娅、董洁友情出演,讲了一个穿越现实和幻想世界的冒险故事。

现实世界中,一位父亲为寻找失踪女儿,接下刺杀小说家的任务。同时,小说家笔下少年复仇的奇幻东方“异世界”,也正影响着现实世界。两个世界互相影响,互为命门。其中异世界的视效奇观,毫不逊色于好莱坞顶级大片,而这一特效全部由中国自己的特效团队完成。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1)

为了这部电影,导演路阳花费5年时间全身心投入,拍摄两年半期间,原本乌黑的头发硬生生白了一大半。

为呈现充满想象力的东方异世界和真实生动的数字角色,电影第一次将虚拟拍摄、动作捕捉、实拍、CG等多项技术整合到一起来使用,不仅挑战最尖端的拍摄技术,更是实现了一套标准化的全新工业流程,可以说是一次国产电影工业的新革命。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2)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说,《刺杀小说家》拍摄结束后,很多电影后续拍摄都在用它的技术,包括去年的《金刚川》。总有一些新技术,需要有人先来尝试,路阳做了探路人。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3)

导演路阳在拍摄现场

开机立誓:要拍一部很厉害的电影

2016年3月,路阳是在华策影业一位负责人那里看到双雪涛的短篇小说《刺杀小说家》,而最终华策影业也成了这部电影主要出品方。

路阳当时花了大概一个小时看完小说,当场就觉得不应该错过这样一个故事。

“其实我也知道从创作角度来说,改编并不比原创轻松,甚至有时候可能更难。但实在太被那篇小说打动了,觉得我可以把它拍成一个有趣的电影。”

在小说改编成剧本的路上,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比路阳之前的电影《绣春刀 2》多一倍时间。

路阳不愿意做一个好莱坞电影的仿制品,他想做一个中国文化感很强,一个非常新鲜的,非常年轻的,有漫画感的视效非常好的一个电影。但制作这样的电影,改编、时间上都需要巨大的投入。

“虽然我们有了 25000 字左右很细致的大纲,但在进入剧本的时候依然很难。当时找了两个画家同步开始进行概念创作。我们在很多地方卡住,因为需要展现那个世界的想象力的部分,要去设计到我们能够相信,所以需要大量的精力。”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4)

2017年底,《刺杀小说家》剧本终于完成。

路阳把剧本发给希望合作的主创部门,同时开始找演员。

第一次开主创会议是在 2018年1月3日。

特效指导是《绣春刀 2》的特效指导,MORE VFX(墨)公司的徐建,他参与了《流浪地球》的视效工作。MORE VFX(墨)是目前国内最棒的视效公司之一。

徐建来了以后,当头就给路阳一闷棍:“老路你疯了,你确定你要做这样一个东 西吗?”

动作导演也说:“你是吃了什么东西,写出这个剧本?”

在他们眼里,《刺杀小说》是如此疯狂的一个剧本。

徐建当时的想法是,再开几次会逐渐认清现实之后,路阳就会放弃这个想法,然后退而求其次把它变得简单一些。

而最后发生的事情是,此前他们团队制作最久的项目是《流浪地球》做了9个月。而这次,徐建带着将近800人的团队为《刺杀小说家》足足做了两年半特效,比《流浪地球》的挑战要多得多。

只因,路阳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

《刺杀小说家》最大难点是特效,而路阳对特效一直都很感兴趣。

“《刺杀小说家》的时候,是我相对来说想做的时候,主题也是我想拍的,并且从手段和技术上来说,行业相对成熟,能够支撑我们完成。之前不敢想是因为要找外国团队,文化差异会导致沟通上的困难,并且有可能拍不出来想要的内容,现在时机到了。”

从十年前拍第一部电影开始,路阳就是一个很会鼓励团队的人。2018年11月《刺杀小说家》青岛开机仪式上,路阳立下誓言:“要跟大家一起,拍一部很厉害的电影”。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5)

导演路阳在拍摄现场与郭京飞讲戏

国内团队自己研发,才能把特效技术留下来

国产片的特效一直被影迷诟病,常常被揶揄为五毛特效。而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请好莱坞特效团队,但从很多电影的例子来看,效果也并不如人意。

路阳想自己干,用国内的视效人才进行探索,建立自己的工业流程,为以后的电影探路。

路阳和徐建的公司有过《绣春刀 2》的合作,了解他们的实力。 他不希望找外国团队也是因为,在一个电影的整个制作过程中,会有很多机会提出新的需求,发展新的手段,开发新的应用。如果是国外团队来做的话,下一次拍摄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路阳希望国内的特效团队能够不断成长,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去追赶国外优秀品质的电影工业和作品。

“我们要做的是视觉效果惊人的巨大的一个电影。但是我们没法像好莱坞那样去做,我们得拿出中国的办法和流程来。同时要让观众认为我们做的东西不输于好莱坞,甚至有些地方比它更好。好莱坞并不了解我们,但我们可以拍出中国的故事。”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6)

导演路阳在拍摄现场

那么剧本里面的一些角色,怎么去拍摄呢?

特效化妆再好,那个人就是一个真实的人,摄影机跟人的比例就是一定的,拍出来不是巨大的生物,在画面呈现的时候没有那种震撼力。

路阳决定要用数字化去构建电影中的三个角色,用动捕加面部捕捉的方式去驱动这些角色。

2018 年之前,国内电影还没有尝试过在一部电影里完整地使用动作捕捉、面部捕捉、虚拟结合拍摄,用这样的流程去构建一个甚至数个生动的数字角色。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7)

与此同时,好莱坞这方面数字技术已成熟,那么路阳他们做的,又能否得到国内观众认可呢?

特效总监徐建等考察了一个月之后回来的反馈是,这样的技术其实国内是有的,只是之前从来没有人把它们整合起来使用。他们面临一套全新的流程,需要去建立它。

路阳说,因为时间限定,满打满算有近 11 个月不到的筹备时间。

虚拟拍摄、动作捕捉、实拍、CG多项技术整合使用

路阳和摄影指导每天从早上 10 点开始,工作到晚上10 点,2100个分镜做了整整 4 个月。

而《绣春刀1》的分镜做了大概 50 天,《绣春刀2》的分镜做了大概有两个半月。

接下来,两位故事板老师根据他们的文字内容把它画出来。

两套东西好了之后,特效部门根据文字分镜和故事板,对重要的场景制作预览,做一段动画片。

路阳的儿子经常会跑过来看爸爸在干什么,路阳会把预览当动画片给他看。

儿子会说自己喜欢这个角色,这个角色不希望死掉,还会不停地催“爸爸你什么时候做好?”

当所有的镜头拍摄方案定下来后,路阳和摄影指导、动作指导、特效指导,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动作捕捉和虚拟拍摄工作。他们在一个摄影棚里,全方位装了 100 多个摄像头,这是光学动作捕捉的一种方式。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8)

演员身上有很多小的跟踪点,跟踪点是这个环境里的坐标,通过所有的摄影机把每个跟踪点的坐标记录下来。演员在运动的时候这些坐标是动态的,采集下来之后,就是一个演员的动作数据。

“把所有的数据整理好之后,绑定到之前做好的数字模型上,靠这些动态的数据驱动那个模型,那个模型就会动起来。然后我们把模型放到虚拟的引擎里面的环境里,就能看到在那个世界里面的角色开始表演了。”路阳说。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9)

导演路阳在拍摄现场

他说,摄影棚里有很多的摄像头,然后给摄影机装上动补的小黄球。摄影师在控制摄影机的时候,摄影机的所有的运动,包括镜头数据,会被投射到引擎的环境里面去。取景器跟真摄影机是一样的,那里面有一个完整的世界。

《刺杀小说家》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大规模和完整地使用虚拟拍摄技术。虚拍的厉害之处在于,现场屏幕里看到的东西,在拍摄现场是不存在的。

一场董子健在异世界森林中的追逐动作戏,屏幕里的花花草草,是现场的蓝幕绿幕,只有演员是真实的。

这也让曾去剧组探班的吴京难以置信,连连发出感慨“(特效技术)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10)

《刺杀小说家》第一个阶段所有大的视效部分,80%绿幕部分是在青岛拍摄的。

为了打造一个充满质感和奇幻感的东方异世界,剧组在17万的面积里搭了20多个摄影棚,不仅第一次大规模地使用虚拟拍摄技术,更首次将虚拟拍摄、动作捕捉、实拍、CG等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为国产电影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工业化制作流程。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11)

导演路阳在拍摄现场与于和伟讲戏

重庆则用一个半月拍完所有外景部分。

“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段。 我们要拍真实的演员,周围的环境会搭出一部分真实的,然后其他的对手演员、环境全部是数字的。现场是绿幕,摄影机取好景之后,虚拟拍摄部门会把之前拍摄的虚拟环境和角色导入到系统里面来。演员虽然是在一个绿幕的环境里面,但我们在摄影机和监视器上看到的是已经有了完整的环境。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准确地去调整演员的表演,摄影机的移动和位置,调整光的氛围。”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12)

2年半熬白头,最大难题是大反派赤发鬼的脸

为了这部《刺杀小说家》,路阳的压力有多大?

在2年半时间里,路阳的头发从乌黑到白了一大半。最近,路阳发色对比图,被很多业内同行转发,感慨拍工业大片的不易,网友更是调侃说要给导演众筹买染发膏。

《刺杀小说家》三大数字角色之首,大反派“赤发鬼”是难点中的难点,也是让路阳头发变白的一大原因。

路阳说,赤发鬼反复修改的细节有很多,包括胖瘦,皮肤质感,汗毛颜色,面貌是帅气还是魁梧等。做一个雕塑很简单,但做成模型,这些全部要去推敲,非常大量的工作,有很多的设计工作,前后搞了将近两年。

“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漫画感的电影,即使是反派,也不想让它长得特别难看。改了几十版,即使到2019年,从开机到后期,设计还在不断调整细节,包括胖瘦、鼻子宽度、脂肪厚度、肌肉拉伸感、嘴的角度、眉头的角度等等。”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13)

在动捕上,赤发鬼面部的汗毛在之前电影没有这样做过,制作赤发鬼的过程中,有很多特写表演,拍摄特写时要能很清楚地看到脸上的毛孔运动、肌肉运动,这是一套关于毛孔的算法,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肌肉运动和表演。

MORE VFX(墨)公司不断跟国外同行交流,用了一周时间就把这个东西做出来了,再反馈给好莱坞同行,他们都很惊讶这么快就能做出来,还建议MORE VFX(墨)公司去期刊上发表文章,介绍这个算法。

作为全片最难也是最贵的角色,赤发鬼40万根头发,全身90万毛孔,极尽逼真,最终耗费近两年完成。

路阳说,“其实我们有很强的开发能力,我们也要多关注行业里面的这些开发者、艺术家,其实特效公司并不是很赚钱,是对电影的热爱支撑他们始终在这一行。所以他们也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支持和扶持。”

通过拍《刺杀小说家》,路阳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 他很希望分享给同行,之后有同行还要拍这种类型电影的时候,起码会有一些方案或一些流程可以参考。

路阳也希望通过不断拍摄这样的电影,逐步把 (工业化)流程丰富、完善起来。中国电影也需要借由这样类型的作品,进一步快速工业化,丰富市场。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14)

“虽然我们距离好莱坞还差很多,但在很多方面我们已经开始追赶他们,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赶上他们。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好作品,通过经验去弥补行业、工业 在体系和流程上的差异。我相信如果我们努力的话,20 年之内,也许可以做出不亚于好莱坞的商业片。”

希望到80岁,还能拍出像《疯狂的麦克斯》这样的电影

经历了2个月的虚拟拍摄,4个月的实拍之后,2019年3月《刺杀小说家》终于杀青。

杀青那天下雪了,因为之前的戏都没有雪,突然下雪就接不上了,所以他们在重庆的山上找了一个巨大的帐篷,把要拍的箱车拖进去,然后再搭好蓝布。

路阳说:“《刺杀小说家》拍摄的过程本身就像是片子里那个角色,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离奇,波澜壮阔的一场冒险。而且冒险是在两个世界里同步推进。所有人跑到雪地里去合影,风巨大,雪就一直在下,拍了合影。”

拍《刺杀小说家》让路阳体力上很辛苦,但他说心不累,头发一直在变白,拍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人像摄影10个经典案例分析(牛年牛人挑战国际最尖端拍摄技术)(15)

导演路阳在拍摄现场

他说,有时候觉得人活着的时间太短了。自己拍第一部片的时候已经30岁了,(拍一部)电影要花 5 年时间,算一算(自己)还能拍几部,希望拍得更多,希望每一次都能够有不一样的故事给观众看。

“之前看《疯狂的麦克斯》,那部电影太酷了,导演和摄影师加起来快160岁。我希望到我80岁甚至更老的时候,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那是我追求的。”

对于《刺杀小说家》,路阳希望观众能在这部电影里面,看到关于希望和信念的一个美好的故事,看到这些跟观众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也有成为英雄的时刻,这是一个非常动人又很热血的故事。

路阳相信随着故事的推演,观看的人会越来越热血沸腾,会有释怀有放松,也会有心动的时候。希望能够让观众在电影里面收获一些新鲜的感受,在进电影院之前想象不到的东西。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