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俗斩大幡(玉林博白风俗奇闻录之)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即敬且远,鬼神之说或有些慌缪,但又言“科学尽头是神学”,且听且看且敬。

众所周知新桂系巨头李宗仁曾在玉林兴业“屯兵”,新桂系以广西一省之力 ,对抗各路军阀,参与北伐,两广起义,抗日战争…等都表现出有不俗的战力

除了兵源地民风强悍这一因素外。

与桂军的团结,纪律严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博白处于两广交界,自古也是南蛮之地。自然也有很多让外界人所不理解的风俗。

其“屯兵”,也称“屯兵马”、“屯阴兵”。

“屯兵”也不是谁都可以屯的,一般是“师傅佬”所屯。

“师傅佬”是博白民间对民间道士的通俗叫法,外省也可以认为是“半仙”诸如此类。

一般有人“老了”,小孩“撞邪”“祈福”,都需要“师傅佬”主持。

有道行的“师傅佬”一般是非常受尊重的,一般人听见这家人有人做“师傅佬”,都不会主动招惹这家人,说这家人有人“有兵马”,惹不得。

而“屯的兵马”越多,越说明这个“师傅佬”道行越深。

至于为何要“屯兵马”,有人说是为自己所用,也有人说是安抚镇压其它“野鬼邪岁”。

当然其中门道不是一般人所能窥探。

“屯兵”对于“日子”,也是非常讲究。

不仅要贡献祭品。

还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仪式。

任何一个环节缺失、不到位,都可能使“兵”走失,如果有身弱之人撞到,轻则大病一场,重则“上身”。

所以“屯兵”,也是在民间看来非常重要、值得敬畏一件事。

另外一个“师傅佬”不在了,他所屯的“兵马”也需要人来接手或“驱散”。

客家风俗斩大幡(玉林博白风俗奇闻录之)(1)

还有一个较为“血腥”的风俗是“斩大幡”。

进行“斩大幡”一般运气不好的人家是为了驱邪。捐赠的一种仪式。

一般由“师傅佬”选好地方,通常为偏僻静悄的荒野之地,生畜一只(牛),幡旗一面、纸钱等…

每次举行“斩大幡”,附近的群众都会闻声而来,凑热闹。

“师傅佬”会做法让邪岁上“牛身”,在正午时分,阳气最为强盛时刻,一刀将牛头砍下,如果一刀砍不下,就不算成功的“斩大幡”,此时牛血会喷射而出,洒在“幡上”。

在为牛羊超度后,“斩大幡”仪式也算结束。

当然“斩大幡”,有不同版本。

有些人还会拿米饭粘牛血回去给身弱孩子吞食,来“壮运”。

客家风俗斩大幡(玉林博白风俗奇闻录之)(2)

图文无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