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是怎样的(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

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与“寻花问柳”“拈花惹草”考

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是怎样的(状元榜眼探花的来历)(1)

隋炀帝时,士子在应试前须递送“投状”,类似今日考试填报的个人资料。考试结束后,成绩最好者放在全部投状的最前面,称为“状元”。宋代公布进士榜时,状元姓名居榜的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状元左右,如同人的眼睛,故称为“榜眼”。直到南宋后期,榜眼才成为第二名的专名,第三名进士则改称为“探花”。探花一词始于唐代,唐朝的新科进士放榜后,朝廷组织庆祝宴会-“杏园宴”。宴会前在进士中选年少俊美者乘马采花,称为“探花郎”。

“寻花问柳”、“拈花惹草”考

“寻花问柳”和“拈花惹草”的意思都与男女关系有关。“寻花问柳”借指狎妓,而“拈花惹草”则指挑逗异性,特指玩弄女性。为什么“花柳”、“花草”皆比喻女性呢?原来这与“花柳”、“花草”的喻意有关。因为“花”在古代经常被人用来借指美女,如形容女子的美貌和艳丽,就用“花容月貌”、“花枝招展”、“如花似玉”等等。其实,“寻花问柳”最早倒是只有字面意思,是指寻访春天的景色。后来因为“花”“柳”皆有特指,才转为它意。“花”在古代不仅是美女的代称,还表示同妓女有关的事物,如称妓女为“花娘”、“花旦”,妓院聚集之地为“花街”、“烟花巷”等。而“柳”也有这种意思,“柳巷”就用来专指烟花场所。“花柳”在古代诗词曲文中,经常用来借指烟花场所,在烟花之处沾染的疾病亦称“花柳病”。因此,“寻花问柳”便又有了新意:用以比喻在烟花场所嫖宿妓女,就有了狎妓的意思,也可称为“寻花觅柳”、“眠花宿柳”。

何谓“黄花闺女”

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都喜欢在脸上“贴花黄”。花黄就是用采集的花粉,做成黄色的粉料,再用薄纸片剪成各种花、鸟、鱼的形状后,沾满黄粉,并将其粘贴于额头、酒窝、嘴角、鬓角等处。也有用黄颜色的饰粉直接在额上或脸颊两侧画上各种花饰的,称之为“贴花黄”。“贴花黄”是少女特有的妆容,因此,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词。按照古代风俗,少女出嫁后,就要另作一番打扮,故民间有俗谚:“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时间久了,“花黄”两字颠倒用在“闺女”一词的前面,便构成了“黄花闺女”一词,这一用法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就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词。同时,“黄花”通常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黄花闺女”也喻指没有过性行为的年轻女性。

“邂逅”一词是郑国人创造的

“邂逅”一词意指偶然地,不期而至地相遇。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听上去文绉绉的,充满诗情画意。其实,这个词确实是从诗歌中来的,而且出自古老的郑国(都城在今之新郑市)。春秋时,郑国地处风光旖旎的溱洧流域,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文化繁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优越自然环境的滋养和传统地域文化的熏陶,这里的人民思想活跃,观念开放,不分老幼,大家都喜欢唱歌。人们经过整理,把这些歌曲编入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由于是典型的郑国风格,故名《郑风》。《郑风》共收集诗歌二十一首,其中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情歌《野有蔓草》,歌曰:“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这首情歌描绘了一幅温馨纯美,情景交融,田园牧歌式的爱情画面: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缘相遇,与你携手同行。

“邂逅”一词便出自这首郑国人创作的经典情歌中。因为它源于情歌,所以后人往往将其使用于异性之间的偶遇。其实,这个词并没有固定的专属,同性之间同样是可以“邂逅”的。

(全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