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讲河北的大学(张雪峰劝河北考生别去北京)

高考对于普通人而言,称得上是命运的转折。即使当时不觉得怎样,但往往大学毕业后的体会越来越深。

考上哪所院校、去到哪个城市、选择什么专业,这些对于以后找工作甚至谈对象,都存在不可低估的影响。

城市也是填报志愿时的重要筛选条件,在很多人眼里,这甚至比学校更重要。在常规的思路里,京沪等大城市总是令人向往的报考地。张雪峰老师却在劝退,这是为啥?

张雪峰讲河北的大学(张雪峰劝河北考生别去北京)(1)

张雪峰劝河北考生别去北京:大城市资源不是给外地人的

河北的学生数量和内卷指数不少,再加上省内的好大学有限,很多同学不得不选择报考省外的院校。而北京既是一线城市,也离老家不远,深受当地考生的青睐。

笔者也曾在帝都工作过,河北的大学生和打工族确实不少。刘强东曾经说过,他选大学只考虑京沪,因为在大城市才能见识到更多新鲜事物,确保自己的视野。

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种选择的正确。但并非所有人都有“东子”的头脑和机遇,更多人可能面临着骨感的现实。

张雪峰讲河北的大学(张雪峰劝河北考生别去北京)(2)

包括张雪峰老师,也曾规划留在北京,但坚持数年后还是败给现实,最后只能选择离开。这大概就是他进行“劝退”的原因吧。

张老师提醒河北考生:最好别报北京的大学,你以为有机会留在那,但北京的资源可不是给外地人准备的,别太单纯。

他的劝告确实值得认真考虑。作为过来人,笔者想起自己高中时期的想法,也会觉得太天真。以为早起贪黑地做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张雪峰讲河北的大学(张雪峰劝河北考生别去北京)(3)

但是水平相近的毕业生太多了,不是名校出身,就算去大城市也未必有更好的岗位。而且,哪怕你考上985,想在北京混也没那么简单。

曾经有位男生面试某研究院,虽然学历和专业水平都过关,可对方却问:你家条件好吗?因为对方见过很多同学由于家里买不起北京的房子,有稳定工作也只能辞职回老家。

张雪峰的劝告引起争论,报考北京的意义不是这么狭隘

升学是普通学子实现迁徙的最主要途径。我们无法决定自己出生在大城市还是小村镇,但学业可以让成绩达标的同学,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张雪峰讲河北的大学(张雪峰劝河北考生别去北京)(4)

留在北京确实不容易,但如果没尝试就主动放弃,可能留下终身的遗憾。很多人就是报考大学时担心学习成本高,没有报北京;毕业后还是踏上北漂之路。

如果想去大城市的高中生直接报北京的院校,至少上学期间能提前了解那里的就业环境和日常氛围。毕业生直接就业或者选择放弃,都更为理性。

包括一些身在北京的河北生源表示,去北京的意义不要想的那么狭隘。就算最后不能在这扎根,读大学的过程也是种熏陶。

张雪峰讲河北的大学(张雪峰劝河北考生别去北京)(5)

很多毕业生发现这样的定律:本科期间所在的院校和城市,将会给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带去关键的影响。这在未来职场和家庭关系中,也会凸显。

北京怎么说也是一线,而且是首都,几年的高校生活中,学生接触的同学和老师跟小城市会有所差异。这些是无形的价值。

还有一位大学教授认为,家境普通的学生,反而更应该去大城市。因为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熟人现象”越少,竞争的公平程度越高。回到老家可能稍微像样点的工作,都需要家里熟人介绍,根本不对外招聘。

张雪峰讲河北的大学(张雪峰劝河北考生别去北京)(6)

河北高考生报考北京,依然存在值得的理由

笔者认为,张雪峰老师的分析不无道理,但是因此劝阻考生们避开北京,有些片面。对于河北生源,依然有不少报考北京的理由。

首先就是距离上的便利,有些同学做长途公交就能直接到家,这种优势是其他省份的学生不敢奢望的。其次,北京的河北人较多,外出遇到老乡和老同学的概率更大。

别小看这个因素,在外来人口较多的地方,这会成为重要的人脉资源。相互介绍工作和租房的话,要比自己孤立无援方便多了。

张雪峰讲河北的大学(张雪峰劝河北考生别去北京)(7)

最后,能力普通的学生可以前期在北京节俭些,争取攒点工资。以后回到河北老家,手里也算有点底子。能力强的毕业生,如果能争取到安家机会,等于后代的起跑线改变了。

无论在哪里,都需要有足够的行动力、判断力加上一些运气。离开北京的同学有很多,别人的教训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因此完全否定这个选择。

【话题】你认为普通学生报考北京如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