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由来(华夏五千年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由来(华夏五千年炎黄子孙)(1)

词语释义: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词语性质:中性词

典故出处:《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近义词:神州华胄(zhòu)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由来(华夏五千年炎黄子孙)(2)

成语来历:炎黄子孙中的“炎”指的便是炎帝,号神农氏,也就是上古传说中大名鼎鼎的“神农尝百草”的主角。也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炎黄子孙由来(华夏五千年炎黄子孙)(3)

黄”指的是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传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 ,又称姬轩辕。号轩辕氏,也就是我们经常在上古传说中所说的“轩辕黄帝”。建都于有熊(今河南郑州市),亦称有熊氏。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

炎黄子孙由来(华夏五千年炎黄子孙)(4)

炎帝神农氏管治后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黄帝便乘时而起,打败不同的部族,其余部族的首领亦纷纷归附,于是形成炎帝、黄帝、蚩尤(chī yóu)人鼎足而立的局面。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蚩尤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进行了一场大战,就是大名鼎鼎的“涿(zhuō)鹿之战”。此战最终以蚩尤战败告终,也让炎黄部落占据了中原地区,并进一步发展壮大。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

炎黄子孙由来(华夏五千年炎黄子孙)(5)

后来炎黄部落与居住在东方的部落、南方的部落的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朝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后来,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炎黄子孙由来(华夏五千年炎黄子孙)(6)

姓氏小知识:鲧(“gǔn”大禹之父)、禹(夏朝开国国君)与夏人之后,以及共工、四岳与各姜姓国,皆黄、炎之后也。先秦炎黄子孙包括夏、商、姬、姜四族,也就是姒姓、子姓、嬴姓、姬姓、姜姓氏族中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国家。比如周王室和鲁、晋、郑、卫、韩、魏、燕、虞、虢等姬姓国;齐、申、吕、许等姜姓国。徐、黄、郯、江、赵、秦等嬴姓国、子姓宋国。

一个典故一段故事,每天三分钟,带你了解一个典故背后的历史,带你领略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源远流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