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死人出葬吹唢呐(神农架民俗丧葬习俗之打丧鼓)

打丧鼓也叫打夜锣鼓,是闹夜的一种形式。即以两人一班,一个打鼓,一个敲锣,迈着缓慢而沉重的步子围着灵柩转,边走边唱。打丧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始阶段,叫开歌路。站在灵前边打边唱。第二阶段叫唱正版,由歌师们轮流上场,唱长段子或散歌。第三阶段还阳,有较为固定的唱词。还阳在凌晨(五点左右)进行,丧鼓从灵柩前一直打到堂屋门外,号称五层门。歌师唱还阳的歌词,众孝子跪在面前烧纸,依次退至门外。

阳日镇的丧鼓歌,属于“转丧鼓”。但是境内的丧鼓歌的音调更加古朴苍凉,内容异常丰富。天堂地狱、山川河流、鸟兽花卉、神灵鬼魂,人生世事、古史英雄,囊括万物,无有而不涉。它不仅仅祈求神灵、超度亡魂、歌功颂德,而且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的百科全书。

神农架死人出葬吹唢呐(神农架民俗丧葬习俗之打丧鼓)(1)

村民认为老年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人生在世犹如水上浮萍,光景千年恰似空中闪电,春花秋月不久,人缘已尽结发难留,自古有盛必有衰,有生必有死,哪有人生而不死,无常已到世事尽抛,劝亡者休想家乡,劝儿女不必悲伤,山中哪有千年树,人间哪有百岁郎,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年人死亡是天经地义的现象,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因此,人死非但不悲,反视为一件喜事。视年老去世是驾赴瑶池,百年归山。

在阳日镇境内,凡遇亲朋丧事,必请歌者击鼓赛歌,亲朋纷纷来祭,整夜打丧鼓“伴灵”、“闹丧”。这与其说是对死者的吊念,不如说是对死者的欢送。前来“闹丧”和“伴亡”的歌师为了安抚“鬼神”,慰藉生者,冲淡这种凄凉的气氛,人们除了歌唱亡者的生平事迹之外,主要触景生情的“随口作歌”,以歌相嘲。如:屋大好停丧、门大好出丧、千年出一口、万年出一双、什么人造屋、什么人停丧、鲁班造屋、凡人停丧、千年出一口真命天子、万年出一口护国宰相、自从今天停过后、永世万年不停丧。

境内的“丧鼓歌”就它的悠久历史、丰富内容以及语言特色,都优于其它歌谣。它包括了古今世事,有对人后的看法,有对古代人物的评价,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以及亡者入地狱或升天堂的丰富联想。这些组成了一个绚丽的历史和神话的画卷,生生息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