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房企打折卖房你还在等什么(某房企楼盘七折大甩卖背后猫腻)

过去这一年来,某房企一直在陷入在资金链紧张的传闻里。

最近更是有大量网友爆料,这家房企在全国范围内不少地方搞起7折促销,而且不是以前那种惯用的先拉高价格再打折促销的手法,而是实打实7折促销,是以周边房价的7折,甚至5折在出售。

不过天下没有平白无故的好事,这家房企会如此断尾求生,很显然也是有一些风险的。

(1)房子大甩卖

这家房企最近的实打实7折促销,是要求购房者全款买房,并且是买期房,而且基本都要求“网签延后”。

这个就给购房者带来很大的风险。

很显然,这家房企会如此拼命,资金链有多紧张可想而知。

对购房者来说,面对这样的便宜馅饼,是否吃下去,也是一个需要取舍的选择。

赌赢了,购房者可以按照周边房价的7折,甚至一半的价格买入房子。

但要是赌输了,这家房企没能挺过去这个难关,购房者的钱也可能会打水漂。

这里有一些猫腻。

并不是说有便宜我们都不能去占,但我觉得有接前提。

1、不能去买这类房企的期房。

2、不能任由其网签延后。

对购房者来说,购买期房本身就要承担一旦房企出事,有可能烂尾楼的风险。

在这个基础上,网签备案延后就更是放大风险。

这类房企的资金周转模式通常是这样的。

房子在建的时候,就以在建工程的方式抵押给了银行。

这种在建工程抵押属于比较常见的操作方式,一般都是开发商为了顺利周转资金。

一般来说,购房者在缴纳首付款后,房企就需要去给这套房子办理解押手续,因为只有房子没有抵押了,才更跟购房者进行网签备案。

也只有网签备案了,这套房子的产权才会归到购房者名下。

如果没有网签备案,那么虽然你的钱给了开发商,但是在房管局并没有你的产权登记,房子还并不属于你。

所以该房企要求网签备案延后,很显然是有猫腻的。

说白了,就是该房企的资金十分紧张,不足以短时间内把购房者的房子去还清抵押贷款来办理解押,只能要求网签备案延后。

同时,根据当前网络上流传的网友们爆料,该房企的这种打折促销套路是这样的。

1、要求购房者全款买房,不能按揭,才能享受这个打折优惠。

2、要先按照100%全额付款,然后3-6个月后,才返还30%给购房者。

3、要求网签备案延后。

所以,这些套路背后,但只说明一件事情,该房企在想尽一切办法来努力回笼资金,已经到了断尾求生,甚至是断臂求生的地步了。

有便宜,也不是那么好占。

客观说,假如是全国范围内房价大跌,都打了7折甚至腰斩,我当然也是鼓励支持大家进场捡便宜抄底。

不过假如这种需要冒着很大风险去捡便宜,实际上就是火中取栗。

是需要赌的。

所以,大家如果近期有打算去购买该房企的打折促销期房,我建议至少你应该在了解清楚其中的风险,自己做好评估后,才能自己具体去决定。

而不能只看到便宜,没有看到风险,这很显然是不行的。

这也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原因,给大家提个醒。

这并不是说阻止大家一定不能去买该房企的房子,买房子这种人生大事,更是需要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

而且要是万一,后面该房企撑过这个难关,还活蹦乱跳的,那么现在进去赌一把的购房者,就占了大便宜。

但目前看,该房企的资金流确实很紧张,不然不至于走到这步田地,那么这背后巨大的风险,是我们需要考量的。

而假如在部分地区,出现那种不是期房、或者没有网签备案延后,仍然还有这种实打实的打折大甩卖,我觉得并非不能考虑。

特别是有刚需的朋友,要是碰到这样的好事,该出手时还是得出手。

但我还是要再强调一下:

1、不要买踩了三道红线房企的期房。

2、不让网签备案延后,应尽快网签备案。

不能做到这两点,或者一定要你网签备案延后的,我建议还是慎重考虑。

三道红线今年都没踩到的房企“绿榜”我也贴给大家看一下。

又有房企打折卖房你还在等什么(某房企楼盘七折大甩卖背后猫腻)(1)

大家买房的时候,可以把绿榜房企的楼盘作为加分项去综合考虑。

(2)房企H

再来说说这家房企H吧。

去年房地产企业的三道红线出来后,就爆出过这家房企H,传出一个“求救信”,当然这个后来被该房企辟谣了。

房企H在三道红线出来后,资金链就一直很紧张。

这是因为,按照三道红线规定,如果三道红线全部命中,只能借新还旧,不能新增负债。

这三道红线分别是:

红线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红线2:净负债率大于100%;

红线3: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

而房企H目前一直是三道红线的榜上名单里,在不能新增负债的情况下,习惯依靠大额举债扩张的房企,自然压力很大。

但像房企H资金如此紧张,也是比较少见。

房企H有个特点,就是喜欢用商业承兑汇票延期兑付,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有建筑商给房企H盖楼,房企H本来应该支付其工程款,但房企H并不马上支付其现金,而是给他等额的商票。

建筑商拿着房企H的商票,要6个月后,或者1年后才能在商票到期后,到银行换钱。

但建筑商也不傻,不可能平白无故让自己高额资金被房企H占用,所以房企H就需要许诺高额的利息。

去年9月份,就有传言,房企H的商业承兑汇票年化利息高达15%-20%。

现在则更夸张,房企H的商业承兑汇票甚至高达33%,已经是高到离谱的利息。

又有房企打折卖房你还在等什么(某房企楼盘七折大甩卖背后猫腻)(2)

更夸张的是这么高利息的商票规模,居然有2052亿元之多。

如下图所示,房企H的商票余额规模,可谓是一骑绝尘,几乎是后面十几家房企的总和。

又有房企打折卖房你还在等什么(某房企楼盘七折大甩卖背后猫腻)(3)

可见,国内房企像H君这么喜欢用商票来延期兑付,也是少见。

而最近这几个月,房企H不断被爆料出商票未兑付。

这个意思是,企业拿着到期的商票要去银行换钱,结果房企H拿不出钱来兑付给其他企业。

所以关于房企H资金链紧张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在去年9月份爆出的“自救信”后,虽然房企H辟谣了,但没多久,房企H就进行了一次1300亿元的高额债转股。

在2017年,房企H为了冲刺回A,引入了1300亿元的战略投资。

当时这些战略投资入股是有一个对赌协议,就是房企H要在2020年之前成功在A股上市,否则战略投资者有权要求房企H回购股份,让战略投资者变现。

很显然房企H现在是不可能上市的,这使得去年9月份出现战略投资要求房企H变现的一幕,才引发当时的一连串风波。

而后,房企H最终也和这1300亿元战略投资者达成和解,在去年9月29日,房企H就公告说863亿元已经转成普通股,也就是不要求房企H回购他们股票来让他们变现。

这等于是这些战略投资者,迫于无奈跟房企H彻底绑定在一起。

但很显然,这样的事情,是有悖于信用的。

也说明,房企H,拿不出1300亿元来给这些战略投资者变现。

在房企H资金明显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各大银行的风控体系,也不可能坐视不管,纷纷开始收紧对房企H的放贷。

这也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在你日子越不好过,那么银行越有可能给你抽贷。

银行为了风险控制,是只会做锦上添花,而不会去雪中送炭,这也不能怪银行,因为对于房企H这也负债很严重,资金又紧张的企业,你去给他雪中送炭,很可能就送到无底洞去了。

但很显然,房企H,最近这几个月日子是越发紧张。

要不然也不会在资本市场上,跑去大肆要宣传造车的噱头,甚至在车的底盘都没造好的情况下,就把其造车企业的市值一度炒到超过5000亿元,这很显然是很不正常的。

我猜测,可能房企H,如此卖力炒作造车,是为了从资本市场上融资,来救其主业。

车能不能造出来,对房企H不重要,哪怕底盘还没有造出来,都敢拿去车展上展览。可见房企H对资金的需求有多迫切和饥渴。

于是才会出现,当前房企H以大甩卖的形势去断臂求生。

(3)求生欲

房企H的求生欲望也是很强的,根据房企H前段时间透露,他们目标是在6月30日至少让三条红线里的一条红线变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房企H过去一年的有息负债从8743亿元,降到了6000亿。他之所以可以在一年里把有息负债一口气降了接近3000亿,实际上就是靠不断断臂求生来实现的。

跟隔壁老王前几年做的事情,比较类似。

也因为这样不断去断臂求生,房企H的净负债率从去年8月份的219.53%,降至3月份的152.9%,降幅堪称惊人。

但即使降了这么多,其负债率也仍然惊人。

所以,房企H这个自救最后能否跟隔壁老王一样挺过来,谁也不知道答案。至少从目前情况看,房企H很显然比当年隔壁老王还危险不少。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还是挺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头部房企出事,因为他这种企业垮了也就算了,关键其背后牵扯到许多我们普通民众安居乐业的朴素愿望。

从这个角度看,这些房企肆无忌惮的把老百姓绑架到他们马车上,是非常无良的行为。

不过,偏偏你还不能坐视不管,一旦这样的头部房企暴雷,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此承受巨大的损失,我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也希望房企H能够自救成功。

不过,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不以我们主观意志去转移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重视风险的缘故,没有人喜欢风险,但我们又必须去重视风险,这是反人性的,所以才是最难的。

包括,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去年要出台那三道红线。

但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要出台那三道红线,就是在救这些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风险为何物的房地产企业。

这些房地产企业只知道不停加杠杆来铆足狂奔,把所有人都绑架到他马车上,这样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挥霍资源。

从这个角度看,这些没有一丁点风险意识,只知道加杠杆的房企,是很可耻的。

这个世界,还不是我们说的算,外面还有一个美国在虎视眈眈,还有美联储正在磨刀霍霍。

现在美联储在未来一年的加息预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美联储加息,我们这些高负债企业,有多少能活下来?

所以我们才要赶在美联储加息之前,通过这三道红线,把这些房企的脖子牢牢掐住,就是要逼他们断臂求生,这实际上是反过来为了救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企业。

这一刀我们不自己主动刮骨疗毒,那么未来等美联储来砍下这一刀,就不是刮骨那么简单,而是直接腰斩,那才是真正的要你命。

当前国际博弈越发凶险,还希望我们国内的企业家们,能摆脱以前那种完全不知风险为何物的粗放发展模式,在企业内部多建立起风控体系。

只有这样,我们未来跟美国在做更激烈博弈的时候,我们才有更充足的底气去应对可能在未来1-2年内即将到来的金融海啸。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