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

周丹: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院长,首席人才测评专家

谢克海: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兼CEO,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

周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生态与人才战略教授、MBA中心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1)主任,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秘书长

这是 一刻talks X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X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HR进化论系列分享。企业要想成功运转,必须依附于一个完备的组织结构,HR部门亦是同理。随着人力资源行业经过不断地演进,过往“三支柱结构”要逐渐被“钻石型结构”而替代,那么两者的区别在哪里?钻石型结构下,HR该如何开展工作?想要为自己赋能的HR又应该怎么做呢?针对此,北大方正CEO谢克海在《HR进化论》的访谈中,给出了自己的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2)建议。

文章共5279字,阅读需要14分钟

周丹:我们也知道在过往的三支柱的一些模型里面,有很多的企业有一些实践,那今天我们关于整个的HR内部,我们如何去组搭我们的能力?如何使我们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去分工协作、发挥整个团队的效能?想请谢总可以先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 钻石结构论

谢克海:我对HR这个部门或者是HR队伍内部自己的结构设置,我是有看法的,我先说个结论叫“有队伍没结构”,就是给他配了可能十个人、二十个人、三十个人,但是他不知道怎么搭建结构,使这个队伍变得非常有战斗力。

那么我们说一个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的三支柱这件事情,其实三支柱的话最起码有二十年了,有很多公司搞三支柱,你搞了三支柱效果到底怎么样?据我所知很多企业没有做到这一点,并没有解决自己战略资源的问题。

还有一个你们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我们实际上HR是围绕着BU做事情,三支柱里面说有HRBP、有HR Shared Service Center(人力资源研究服务) ,然后还有COE,COE也好、Shared Services Center也好,实际上围绕着HRBP来的,因为要服务它,由它来服务业务,然后HRBP的话服务BU,这是整个逻辑。

但是这个逻辑对吗?我想说是不完整的,如果你说这是唯一解就是错误的,如果说它还有我们允许做加法,至少起码是不完整的。

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3)

什么叫不完整的?你们注意看你们查所有的人力资源教科书,我没有找到一本说HR应该以BU为中心。HR的目标是什么?都谈到是为了组织发展服务的,是为组织服务的,不是为BU服务的,但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偷换了概念,把为组织目标服务,变成了为BU的业务服务,我们走偏了,我们走窄了,我们忽略了还有其他的东西,需要我们HR去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4)关注。

因此我说三支柱要被我后来提到的叫钻石型结构取代。什么意思?三支柱和钻石结构差别在哪呢?我先从三视角说起。

就是HR你该服务给谁?我简单地说你要服务整个组织,我们如果非要具体说一点的话,你要服务CEO,你要服务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简单地说叫CEO视角。

第二个视角是什么呢?HR你应该有一个全员视角,就是你要为全体的员工去服务。

第三个你要有BU的视角,所以叫HRBP,你如果分成HRAP、HRBP、HRCP分三个,那么把COE里面的研究职能我们留下来,我把它叫SRC——Shared Research Center(人力资源研究服务),然后呢,服务职能留下就是Shared Service Center(人力资源研究服务)留下来,于是乎这样的话,就由原来的三支柱变成是有五个元素,也就是你的队伍按五元素配置,这个就是钻石结构。

这就是整个的核心逻辑。那么核心逻辑里面你一定会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5)关注,你刚才提出来HRAP、HRCP、HRBP,到底你这个HRAP、HRCP和HRBP有什么差别?我相信你们一定会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6)关注这件事情。

我们这些HRAP是要站在组织的高度去思考组织的问题的,他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7)关注的是全员想不想干,能不能干,我管他叫组织的传感器。注意和那些人只站在某些员工的角度,就是员工有什么事,HREP、HREAP是研究这个事的。

HREP、HREAP一般来讲只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8)关注中基层,我这边是Across the board全员的,包括高层的,你看各个公司所谓的员工关系计划里面、员工关系里面,一般来讲高层没人管,这个是都要做的,所以这个是它的概念,要超过HEEP、HEEAP的概念,这是关于我对于HEAP的看法。

HRBP我就不说了,HRBP还是忙他那个事儿,但是HRBP实际上我有一些新的看法,BP我认为不能光接单,要去下单。HECP的话最核心的就是,HECP要站在CEO的或者是组织的高度,就P和O提出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9)建议,这是我对HRCP的要求。

那么HRCP是什么?在人事部里面两个角色:第一个角色是参谋长,第二个角色是COO。

参谋长是干什么的?参谋长是安静下来对全组织进行研究分析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他扮演COO的角色,因为那么多模块、那么多职能,那么多BU需要去服务、去协调,还包括你下的单。到底那个单有没有人去落实?它应该是扮演日常的协调角色,有人接着会问:那这个的话和COE有什么不同吗?我经常有时候去交流的时候问他们,我说你们谁是HRBP?大家举手,你说HRCOE,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COE。

COE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告诉你三支柱里面的毛病是,COE它是视角模糊、服务对象模糊、工作内容模糊,但是如果我强调,HRCP就不一样的。

第一个CEO视角,第二你的角色很清楚——参谋长COO,第三的话你的工作内容很清楚,PO的诊断,所以这个是对HRCP的不一样。

因此我的提议是什么呢?我们要由三支柱过渡到钻石型结构,这个过渡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解决结构问题,你不把结构调整好,你是解决不了后面的工作任务问题。

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10)

大家都知道钻石和石墨这两个的原子结构,都是由原子排列的,但是结构不一样,但是由于排列不同而完全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金刚石是非常硬的、透明的、人见人爱的;石墨软的、黑的,完全都是碳原子的结构,这个结构是一样,就给你配了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11)30个人、20个人、10个人,你怎么去排列结构,这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它说你要让潜水艇飞起来,潜水艇飞起来,你先把结构解决了,你否则潜水艇飞不起来。

周丹:您觉得在这么多种角色里面,如果非要排个序,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您觉得哪个角色是最重要,或者是特别难的。

谢克海:我觉得比较难的是CP,HRD当然难了,CP的战略性思维,整体性思维要求更高,而AP的话,其实你刚才谈到员工感受观也好,其实我们也不是说员工所有呼吁都要去搞这个,很多事情数字的背后,现象的背后,可能有好多逻辑。

所以我一直觉得,就是HR不光AP也好,BP也好,CP也好,HRD也好,对组织深刻的理解是最重要的,最深刻的,而不是浅显的,要是整体性的深刻的理解。那么这个恰恰就是那种所谓概念化的东西,你能不能有概念化的理解。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东西的话,这种如果是核心素质的话,我认为HR今天,我们不是缺专业的东西,好多教材在谈专业的事情,好多这样的培训班在谈这个事情,但都理解的不够深刻。

周丹:其实因为这种角色的拆分,我相信应该其实对我们的结构进行了一些重塑,但同时也对每一种角色的人,提了一些更明确的要求,您觉得如果在这种钻石模型的结构性下,他会不会使,比如说我们整个人力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增加呢?还是您觉得主要是分化?

谢克海:不会,我觉得是这样我不主张加一个人,你只是结构配置合理、把角色分配合理、把任务说清楚就可以了,我们是这个环节有问题,不是人少了,人事部一个人都不需要加,你可以让一个人,有双责双角色就够了。

就相当于我们屋里面应该有人扫地,还有人做饭,你突然间发现,比如说还需要有个人负责,比如说灯的维护,你就说还有这个事儿,加活就完了,不需要加人,我不觉得你需要加任何一个人,你只是结构变得合理了,角色分配合理了,把任务说清楚就行了,我们是这个观念,不是人少了,一个人也能干。

周丹:周教授在整个我们的学术界或者是理论界,我想对于我们整个HR团队的建设,或者说结构性的一些发展趋势,您这边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周禹:其实这个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刚刚谢总的分享从三支柱更新延展成我们的五个维度的钻石模型,这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和贡献。我们都知道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中国的企业开始有人力资源这个专业或者实践开始,似乎主流的关于HR功能,或者是一个部门条限的结构设置,其实都停留于叫做职能模块型,这很好理解,就说大企业然后HR的团队有俩做招聘的、几个做培训的、考核薪酬的,这能模块型非常地传统。

后来到了2.0版本的时候,其实他需要有叫做用一个老词,叫做系统解决方案,就是抓那些真正具有战略性、组织性的、关键的人力资源的工作,然后以这个任务为主轴,把做招聘的、做培养的、做考核做激励的组成一个作战团队,也可以理解成为项目制。

后来到了3.0版本,西方90年代中后期,他们这个经济周期下行的时候,当时就出现了一阵风潮,也是产生了所谓的人力资源部无用论的一个实践基础,就发现大企业病,最后企业开始Downsizing,开始瘦身健体,那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3.0版本的结构,我把它称之为叫做专业外包型,或者也叫做经济采购型 。

当时西方很多企业就做了这样的事情,把人力资源部也Downsizing压缩,最后相当于人力资源部变成一个具有专业识别能力的采购部门,它去采购外部的专业化服务。

后来到了4.0版本,我们说产生了我把它概括成叫用户交互型,主要是指内部用户开始交互了。在这样的模式下其中最主要的代表,就是刚才谢总谈到的,已经驰骋了20多年的所谓的三支柱。

所以不管是三支柱、还是四支柱,还是其他的模型,它的本质其实是在强化一个用户视角,就是要强化了我的人力资源部,各项工作的价值靶向性要明确。

那么还有最后一个阶段,可能未来会是一个趋势之一,当我在跟我内部的用户高频、更深入、更精深地开始交互的时候,它必然会让我HR的这些分化的团队,有更强的产品化能力,慢慢地升级成我说的5.0阶段,就是价值经营型。它可以变成一个准利润中心了,通过向内部的用户交付产品,它可能可以有一个准市场化的机制,更加鲜明地体现人力资源部的价值创造。

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12)

周丹:我们在跟很多HR实践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在我们很多实际的不管叫做它的人力资源项目一些聚焦,我觉得它的过程一直就分分合合,所谓的角色之间可能有分化,它的价值定位,或者让它更加地专业化,但是另外一个趋势我们看到,其实组织的问题,它很多时候不只是一个角色能解决,它可能需要很多角色,面对共同的问题,怎么去衔接。

所以我们会看到比较多的组织里面,它可能利用一些平台化、数据化,或甚至于它一体化的一些专业的主题,去将它的很多的角色又再次组织在一起,我觉得我们在这个结构化过程中,可能也要去提防,可能过分的分裂化,因为我觉得在三支柱的一些执行的过程中,在执行过程中慢慢地走到了我是COE,所以我只做COE的事,你是HRBP,所以你就是围绕这个BU去做的,SSC你就做共享。

谢克海:三支柱的最大的问题在于以BU为中心,就是所有的部门围绕着BU转,而钻石型结构,谈到的是以组织为中心,大家围绕着组织能力的建设去做事情。我认为跟时代有关系,我再说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13)30年前、50年前、100年前,可能三支柱是可以的,而VUCA时代变了,我们需要钻石型结构,这就是我的看法。因此我就想问各位同行,你现在是什么结构?你钻石结构了吗?这是我对同行的喊话。

| 合伙人论

周丹:刚才我们谈到了整个HR团队的一个结构角色的分化以及设计,我想这个其实是一个基于组织设计的大话题,但是具象到可能我们的非常多的观众,大家很关心的个人的问题,我如果作为一个HR,有可能我现在只是一个刚刚入门的HR,或者说我已经在组织里面有五到六年的工作经验,那我也想问问谢总和周教授,从HR如何能够更好地发展?如何能够在组织里面更具有更好的个人影响力?以及刚才两位其实讲到,比如说概念化思考深度思考,这些东西又如何去塑造?想听一听两位给我们的HR的朋友们的一些更具像的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14)建议。

谢克海:我以HRD咱们举个例子,以HRD举例子,我们在很多公司的HR做过接触,我举个例子你比如说调薪的时候,业务部门把调薪水的方案报到人事部了,那么这时候你会发现不同的HRD有不同的表现。

一种表现是什么呢?拿到统计表看看,可能发现里面有不合理的,但是看看也就算了,他看完之后呢,他大概就把它报到下一级,送到那审批,他就完事了。那么他像个什么呢?他像一个,我说难听点像个邮差,但是他是比较负责任的邮差,他每年启动工资的调整,他每年把表收上来,每年把这个表报上去,每年报完以后再落实下去,他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一个邮差,我如果管它叫段位的话这是一段。

那么二段的选手什么样呢?二段是说我拿过来之后,我对它进行分析,我提出我的看法,甚至我在前端的时候,拿出很多很专业的方案,看上去就特别地职业,提出很多专业的意见出来,但是这是第二个阶段的。为什么呢?因为其实在公司里面,要做事情的话,你提出了专业方案有时候=不把你当个事,上边BU不听你的,上边可能也无动于衷,大概说说这事儿,当然这种人有个心态,大部分是我提完之后拉倒,你爱听不听,反正我提了,我表达了我的意见,表达完也就完了,我认为这叫段位二。

那段位三是什么情况呢?段位三是在一和二的基础上,第三个是很有态度的,这个态度你看对于什么,他拿到名单之后,他会对这名单里面的每一个人,他会有他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基于个人我喜不喜欢他,而是基于比如说业绩问题到底怎么回事?真是这个业绩吗?你提交的名单区分度够吗?为什么这人涨了20%?那么好凭什么不是80%?他就有非常明确的态度的,他对名单会有好多的想法,他有好多的意见,并且就这意见,要和BU和决策的那个机构,要去深度交流,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个就是说他不光有前面的那两点,第一点我认为是一段的人有敬业,二段的人有专业,三段的人要有强烈的合伙人意识。

所以第一种人我管他叫什么呢?我管他就叫局外人;第二种人我管他叫职业人;第三种人叫合伙人。

所以段位的结果,就你是局外人,对HR来讲,你是局外人,你还是个职业人,你还是个合伙人,合伙人都是我们家的,凭什么?凭什么就得给他涨工资?凭什么那个人那么重要,不给他涨工资。我就以涨工资为例,其他都不讲了。培训名单也是一样,我别的就不展开说了。所以的话,就是说第三个是合伙人,只有到合伙人的这种状态,还是我想要看到的状态,还是有可能CEO也好,总裁也好,公司最高层也好,他才真正觉得你这个人,用你当HR就对了。

如果是第一种人是什么呢?是有敬业没专业;第二种人是有专业没态度;第三种是人是什么呢?我们要做到有态度还要有专业,然后有那种主人意识,这个才可能是作为个人来讲,作为HRD来讲,你才可能是一个称职的HRD。

周丹:我们从敬业的员工,到职业的HR,再到有态度的HR,这其实是一个进阶的过程,但是我是觉得在这个中间,非常非常重要的其实是第二阶段。

我们会看到的在不同的组织里面,当然有一些不错的组织,它的第二阶段已经OK了,所以它开始走向第三阶段了。但是我们有非常多的一些成长型的组织,其实还有非常多的过程,我觉得还在从1到2,你怎么能够把HR的真正的这种专业性能发挥好,当然这种专业性我觉得并不简单是,我怎么招人?我怎么发薪?我怎么熟悉《劳动法》?我觉得这个还是属于我们讲的HR职能性的专业,但我觉得很多时候来自于对人,就是最早的时候,谢总其实提到的会用人、如何用人、如何发展人、如何识别人,在这个上面我们会觉得,现在的很多HR在真实提升自己的能力上,是可以下一点工夫的。周教授有没有什么补充?

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15)

周禹:我们的观察,发现一个好的HR有态度、有能力、有段位还得有一些基本功、有专业能力,但是其实总结我们今天前面都谈到的,看似一个好的HR,他其实不仅有自己的专业基础,他还是应该有一些战略高度的站位,如果更好的话,他有专业的历练也好、他有深度的交互也好、他有一些业务的深度,今天一个好的HRD,他应该还有点视野的宽度。

我的理解是他看组织,不仅看我们自己整体的组织,他还看整个产业链的组织,他看人不仅关切咱们企业家里的这点人,他配合着我的产业链的布局,我看整个产业链上的人,这是视野的宽度。

第四个,做HR真的不容易,我们还得有点人文的温度,因为很多政策、很多变革,你涉及张力、涉及矛盾、涉及利益和立场,那么在具体跟相关方的交互过程当中,我的政策可以是有力度的,但是我的沟通可以是有温度的,所以这个沟通的软技能,这个人文温度也很重要。

最后一个软实力,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HR他还得有人员的黏度,他可能不见得是企业里面权力最大的、可能也不是挣钱最多的、但他可以是人缘最好的,在梯队上、在层次上、在辛劳上、内外上,他有很强的人员黏性,可能是大家口碑里面都善交、能带来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16)正能量的。

周丹:听起来我们的HR团队的这种多样性感觉格外的重要一些,因为全部凝结在一个人身上,真的是比较难。

谢克海:我们的HR同行们想一想真的不要有专业没段位,你要想一想你现在是段位几?你是合伙人吗?这是我对HR同行的喊话。

周禹:关于HR的段位,其实把我们今天的两个议题,包括上一期的两个议题,一个好的HR跟CEO的交互和战略价值的连接,跟BU的交互,跟业务价值的共创和增量的创造,还有我们对整个HR条限的结构搭建,以及我们HR自身能力素质和段位的提升,我最后一句话是受谢总和周院长的启发,其实就是从一个专业的到一个更具综合项目的职业人,最后成为企业的合伙人。不仅HR成为企业的合伙人,还能帮助企业和企业家团队打造更多的合伙人,那可能就是一个高段位的HR。

hr如何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HR职场天花板是为老板服务)(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