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娇几个丈夫(陈阿娇外公舅舅)


汉武帝刘彻一生征伐四夷,开疆拓土,是西汉的一代雄主;同时他也是一代多情帝王,他宠爱过的女人无数,比较知名的就有四位;

第一任皇后陈阿娇、二任皇后卫子夫、宠妃李夫人、钩弋夫人。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

陈阿娇几个丈夫(陈阿娇外公舅舅)(1)

1金屋藏娇

陈阿娇的出身尊贵无比,她的母亲馆陶公主,是窦太后和汉文帝的嫡长女,是汉景帝的同胞姐姐。

她的父亲是堂邑夷侯陈午;外祖是汉文帝刘恒,舅舅是汉景帝刘启。阿娇是真正的天选之女。

馆陶公主是窦太后的小棉袄,常在宫中陪伴窦太后。阿娇很小的时候,就跟随母亲出入宫闱,她和表弟刘彻等经常一起玩。

汉景帝看到外甥女常跟着一帮男孩子玩,还问阿娇:“阿娇,你怎么净跟男孩子玩啊?”

小阿娇天真的回答:“女孩子嫌我淘,都不跟我玩。”

由此可以看出阿娇小时候很淘气,没有女孩子样;阿娇和刘彻是童年玩伴,可谓青梅竹马。

馆陶公主有母亲的宠爱,她还不满足,她还经常给景帝送美人,博得弟弟的欢心。有了窦太后和汉景帝的宠爱,馆陶公主被封为馆陶长公主,地位如同诸侯王。

馆陶公主的野心却远非如此。

馆陶公主深知血缘亲情只会越走越远,只有亲上加亲才能让血缘交扯不断。于是馆陶公主开始在景帝的儿子中物色女婿,景帝的女儿中物色儿媳。

陈刘联姻,陈家的地位才能巩固。

馆陶公主看中了太子刘荣,今天的太子便是明天的皇帝,她的的阿娇是要当皇后的。

于是馆陶公主托人去给刘荣的母亲栗妃提亲。栗妃因为馆陶公主常给景帝献美女,对这个大姑子非常讨厌,她拒绝了馆陶公主的提亲。

馆陶公主被栗妃拒绝后,她暗暗记下了栗妃拒亲的这笔账。

陈阿娇几个丈夫(陈阿娇外公舅舅)(2)

馆陶公主又看上了刘彻,她找到了刘彻的母亲王美人去提亲。

王美人深知馆陶公主在汉宫是个通天的人物,刘彻有了这样的丈母娘,是百利而无一害呀!王美人十分高兴的答应了。

馆陶公主抱着小刘彻问:"你想娶媳妇吗?"说着便指着左右等女官问刘彻满意吗?刘彻说不好。随后长公主又指着自己的女儿问道:"娶阿娇好不好?"

刘彻看了一眼母亲,王美人微微点头,刘彻便笑着说:"如果能娶到阿娇,我就修一座金屋让她住。"长公主大为欢喜,于是去请求景帝恩准,景帝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馆陶公主有了刘彻“金屋藏娇”的承诺,她开始和王美人联合为刘彻的前途奔走。馆陶公主记恨栗妃,自然对侄子刘荣也不待见。太子刘荣当得,刘彻难道就当不得吗?

馆陶公主在景帝和窦太后眼前,给刘彻争取表现的机会。

刘彻本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他博闻强记,有自己的见解。一次景帝生病在汤泉宫疗养,馆陶公主和王美人带上刘彻和阿娇去看望景帝。

刘彻看到汉景帝生病躺在床上,说:“父皇生病了,为何不请枚乘来治啊?”景帝被刘彻说懵了,问刘彻:“为何要请枚乘呢?”

刘彻答:“枚乘只要讲七件事,就能治好父皇的病”。汉景帝问哪七件事?刘彻反问:“难道父皇没有读过《七发》吗?那七件事都写在里面。”

汉景帝惊讶于刘彻小小年纪竟然知道枚乘的《七发》,他心里为刘彻的聪明好学高兴。

馆陶公主趁机在窦太后和景帝面前说栗妃的坏话,最终栗妃的儿子刘荣被废,栗妃也抑郁而死。

胶东王刘彻成为太子,阿娇成了太子妃。刘彻继位后,封阿娇为皇后。

陈阿娇几个丈夫(陈阿娇外公舅舅)(3)

阿娇和刘彻的婚姻并不是自由恋爱,而是双方母亲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缔结的盟约。

纵然刘彻和阿娇青梅竹马,少年情深,但是他们的婚姻被蒙上了政治联姻的阴影。这如同风平浪静的海面下隐藏的暗礁,一旦触礁,就会有翻船的危险。


2.幽居长门宫

阿娇的母亲是武帝继位的最大功臣,婚后阿娇在武帝面前常说:“你的皇位是靠了我家才得到的,除了我,你不能再有别的女人。”

阿娇愿得一心人,白头共偕老的想法没有错,试问哪个女人不想自己的丈夫对自己一心一意呢?一夫一妻是阿娇的心愿。

汉武帝继位之初,窦太后掌握政权,他为了稳坐皇帝宝座,对阿娇的善妒任性只能忍着,并不敢亲近别的女人。

武帝初期,窦太后专政。刘彻在朝政上受窦太后掣肘,他的新政得不到施展,衷心他的大臣被迫自杀,他心里一肚子的不痛快。阿娇不禁不软语安慰,反而稍不如意,就撒娇耍横。

只要武帝稍一反抗,阿娇就用馆陶公主来压制刘彻。刘彻里外不得自由。

汉武帝一国之君却处处被女人压制,他那个憋屈啊!

心里不痛快就要找个宣泄的地方,一天他去灞上游玩,回来路过姐姐平阳公主家,他就顺道去看看姐姐。

平阳公主深知弟弟的处境,她为了给弟弟解忧,讨弟弟开心,就安排酒宴歌舞隆重招待。

刘彻给姐姐说说话,看看舞,心情好了很多。

舞跳完了,平阳公主又安排歌女来唱曲。

这位歌女,歌喉婉转,唱得很有感情,刘彻听的通体舒泰。

歌女不禁歌唱的好,人长的也漂亮,瘦瘦弱弱的,让人见了就心生怜惜。汉武帝一曲没听完,就抱着美人去了浣衣轩。

陈阿娇几个丈夫(陈阿娇外公舅舅)(4)

这位美人就是卫子夫,汉武帝宠幸过后,就带她回了宫。

阿娇知道后,给汉武帝大闹一场,迫于窦太后和馆陶公主的压力,汉武帝只得任由阿娇来处置卫子夫。卫子夫刚入宫就被阿娇弄到后宫做最苦的杂役。

卫子夫一年都不得见武帝。

后来卫子夫跟随一批宫女一起被放出宫,出宫时汉武帝才再次见到了卫子夫。武帝看到卫子夫,想起前情,再次宠幸了卫子夫。

卫子夫这次怀上了龙种,阿娇是气急攻心,向母亲诉苦。馆陶公主找人暗杀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卫青后被公孙敖所救。

汉武帝知道这件事后,对阿娇更加讨厌,对卫子夫更加宠爱。

武帝有了新宠,很少再去阿娇的宫里。阿娇和武帝结婚十年,都没有生出孩子。

且不说在皇宫,皇上不能没有子嗣,来继承大统。就是在平民家,孩子也是维系婚姻的纽带。

阿娇吃尽了天下苦药,花了不下万金,依然肚子平平。而卫子夫,却一胎又一胎的生着。

眼看着卫子夫圣眷日隆,阿娇再难忍耐。她向母亲和窦太后哭诉,母亲只能劝她再看太医早生孩子,窦太后也说她不孕,皇帝自然要宠幸别的妃嫔来绵延子嗣。

母亲和外婆都帮不了她。

其实感情的事,母亲和外婆一参合会更加混乱。阿娇总想着拿外婆和母亲来压制刘彻,而刘彻是一国之君,是有野心有想法的君主,他怎甘心总被别人掣肘。

阿娇一直在触犯他的逆鳞。

阿娇既然得不到母亲的帮忙,就自己动手收拾卫子夫。只是她用了很愚蠢的办法,她听从巫女楚服的计策,采用巫蛊之术,来诅咒卫子夫。

汉武帝最讨厌的就是巫蛊,他看到阿娇的所作所为后,再容不下阿娇。他不在顾忌“金屋藏娇”的诺言,废除了阿娇的皇后之位,将阿娇幽居长门宫。

陈阿娇几个丈夫(陈阿娇外公舅舅)(5)

至此,阿娇和刘彻的十年婚姻走到了尽头。

如果阿娇能温柔点,善解人意点,别那么咄咄逼人,也许在皇后的位置上会坐的更久。

只是,人生没有如果这两个字。

阿娇被废后,在长门宫受尽冷落孤独。她思念武帝,闻得武帝喜欢司马相如的辞赋,她不吝千金来请司马相如做赋,想着能挽回汉武帝的心。

司马相如是当时的汉大赋名家,曾经他写的《上林赋》《子虚赋》深得武帝喜欢。司马相如,收了阿娇的钱,自然极尽才华,为阿娇做《长门赋》: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这首《长门赋》写得缠绵哀婉,在后宫很快传唱开来。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在武帝面前就唱过此赋,武帝听后不喜,不让李夫人再唱。

武帝听了《长门赋》并没有动容,反而还不高兴。

辛弃疾在《摸鱼儿》中有: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阿娇千金买赋,也没有让汉武帝再回心转意。一旦失去,便永远失去。

阿娇是天选之女,本身是汉武帝的表姐,有亲情的加持;母亲又是武帝继位的功臣,外祖母大权在握,阿娇明明拿了一把好牌。结果却被阿娇打的稀烂。

阿娇被废也留给我们几点思考:

一,阿娇的出身是她的筹码,同时也是她和刘彻感情最大的阻碍。阿娇的存在,时时在提醒汉武帝他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这如一根刺扎到了霸道霸气的汉武帝心里。

二, 阿娇因为出身高贵,也养成了她骄傲狭隘任性妄为的性格。她眼里揉不得沙子,不允许武帝出轨,对感情有独占欲。她不懂得伏低做小,总仗着母亲的拥立之功,飞扬跋扈,藐视君威。

三, 阿娇不懂自己的丈夫。汉武帝的新政和窦太后无为之治的理念相左,武帝新政得不到推广,阿娇没有站在武帝一边,支持武帝,阿娇不懂得丈夫需要什么。

四,阿娇善妒,心胸狭窄,容不下汉武帝的宠妃卫子夫,殊不知,身为皇后,她没有母仪天下的气度。

五、对付情敌卫子夫时,她采用了丈夫最讨厌的巫蛊,阿娇都不知自己丈夫的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可见她在武帝身上并没有太用心思。或者说心思没有用对地方。

阿娇的出身,决定了她的性格,性格又决定了命运。

阿娇是成也出身,败也出身也。

大家对阿娇被废,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