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共有多少个动作(杨氏太极拳动作名称的由来)

杨氏太极拳共有多少个动作(杨氏太极拳动作名称的由来)(1)

太极拳的拳式动作名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加深对太极拳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有利于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 太极拳的拳式动作名称亦称招数名称,文化内涵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传承自其它门派的拳术。因为太极拳是在集其它门派武术大成的基础上创立的,所以有些招数名称就直接套用过来了。当然在历史流传中可能有微小变化。比如太极拳中有些拳式动作名称就与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记载的某些拳式动作名称相同或相似。第二方面是以身边的事物、动物命名,以增强生动形象性,便于加强记忆,也便于理解招式中所含有的技击意义。太极拳命名者将太极拳与日常生活常见物品联系起来,使习练太极拳者易于掌握拳架或套路动作之型,更易理解太极拳的技法。

杨氏太极拳共有多少个动作(杨氏太极拳动作名称的由来)(2)

“手挥琵琶势” 拳式,仿形如左手怀抱琵琶、右手弹奏琵琶的姿势动作,这个拳式隐藏有另一个含义,“琵琶”乃指人身之琵琶骨,就是锁骨。这招的最后打击对方的要害部位是对方的锁骨。这属于断骨法。因此有些老练家喜说此招,拿此招说事,可是又只肯露一点,将此招式连消带打的技法用意引到肘部,因为这样的用法对切磋较技还算较为安全的。其实的用法是:,对手右拳击我,我先左右手接其手臂,后带滞住对手身形,然后左手扣其肘部,右手翻手砸其琵琶骨,对手一旦琵琶骨受损,战斗就多数结束了。这就叫一步一打,引进落空,避实击虚。这样伤筋断骨不留情的打法只适用于打击歹徒坏人。

“搬拦捶”拳式,搬、拦、捶是三个连续的动作。就是搬转,拦截,捶击。设想对方右手握住我的右腕,我右手划一小圆将其翻转,我的右腕粘住敌之右腕,左手抚其右肘,此为搬。敌方必定松开握腕的手,我用左手拦截敌方右臂,此为拦,上左步用右拳直击(捶)之,此为捶。

“如封似闭”、“十字手”,这两个拳式中均有双手搭成“十”字的动作,蕴含着“当敌人来击时,习练者双手即斜交成十字封条形使敌手不得进,就像盗来即闭门”的意味。两手呈斜十字交叉,如贴封条状,称为“如封”,属防守法;继而沉肩垂肘,两掌微收向里引进,以化解敌力,分后即合,以闭劲向前按出,似关闭门户,称为“似闭",属进攻法。可见“如封似闭”一势,是先防后攻、防后反攻,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典型拳势。

杨氏太极拳共有多少个动作(杨氏太极拳动作名称的由来)(3)

“抱虎归山”拳式,有一种说法是:据说老虎的警觉性很高,当它携幼虎回归山里时怕被跟踪会本能的回头察看,虎尾随之扫动称之为虎剪,虎有一吼、二扑、三剪之能,右臂后撤抽打效仿虎剪,该势包括捋,挤,按。设想对方从右后攻击时,我转腰回身右臂肩、肘、腕、手依次展开犹如虎剪抽击之。“抱虎归山"的“搂”要寓回抱之意。因它是应身后攻击法,我转腰,以右手覆腕搂去,用仰掌回抱,所以搂的高度在对手腰间为宜,较“搂膝拗步”拳式的搂膝为高。另有一种说法是:杨氏太极拳名家李雅轩认为“抱虎归山“的“抱”字,是虎豹之“豹”的误写,应为“豹虎归山”为妥。并认为此式动作“分明是右掌由胸间,左手平面部,扭项回头向右后方扑去,如虎豹归山之形势”。其作用如是说:“如对方在右后向我上部来犯时,我便由左往右后转身,以两手向其右臂或胸部找其右侧面打截劲,连撑带扑冲去,势如豹虎躐山之状。”

杨氏太极拳共有多少个动作(杨氏太极拳动作名称的由来)(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