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

最近,偶尔在网上看到一条发问性的“趣闻”:《小兵张嘎》有“原型”吗?是的,这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电影的主人公,是有“原型”的,他就是燕秀峰!一位10多岁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的传奇英雄。读完这篇报道后,我随即连锁性地问自己:小时候第一次看到这部让人喜爱的影片是什么时间?是在哪里看到的?特别是,当时放映的人是谁呢?

“现在开始放映电影”

“社员同志们,请不要说话了!现在咱们马上开始放映电影:今天晚上要放的,首先是关于科学种田的幻灯片,然后是儿童战斗影片——小兵张嘎……”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1)

青年曹立升(舒荣先摄于1978年)

当年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内容、熟悉的场景,至今依然铭刻在记忆中!虽然已不记得第一次观看这部精彩影片的具体时间了,但1976年夏天的这一次,地点是在我的家乡——位于鲁北平原的博兴县曹王公社曹二大队,南湾西侧的空洼场地。用“曹普”(即人们戏称的“曹王普通话”)讲话的,则是负责电影露天放映的曹二人曹立升!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2)

刚才还处在一片噪杂喧闹中的人们,听到立升的“权威性”告知后,霎时出现了几秒钟的欢呼雀跃,随即又安静下来,众目由北向南一起投向用两根木头杆子撑起来的银幕上,有人还抓紧伸出自己的手“晃动”以在银幕上显示出来,共同期待激荡人心的时刻的开始……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3)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4)

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比电影更适合成为通往记忆之路的通道了。只要打开它的阀门,那个湮灭的岁月的所有气息就会扑面而来……四五十年前,在缺少电视、没有网络、交通信息闭塞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的单调与枯燥,电影就成为了调剂人们生活的快乐剂与良药。为解决农村电影放映的落后局面,加快农村电影的普及与提高农村文化生活,许多地方的人民公社成立了放映队,从农村选拔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优秀青年担任放映员。能够看上一场电影,成为每个人既幸运又舒畅的惬意之事,甚至被认为是近乎奢侈的享受。尤其是观看一些战斗片,如记录抗战的《地雷战》《地道战》,描绘解放战争的《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还有展示抗美援朝的《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经典电影,更会让人群情高涨、兴奋不已,几乎是百看不厌,乃至有的观众有时看不上正面银幕,就搬着凳子去看反面。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5)

那个时候,公社的电影放映队,一般是以大队(村)为单位,在全社范围内巡回放映。书生意气、伟岸稳健的曹立升,与同事负责在30多个大队的电影播放,自然成了被人们推崇的“公众人物”。男女老少看电影的人,都非常敬重他。他到村里放电影,如果一边忙,一边还能够客气地和周围的人打个招呼说句话,那答话的人会感到是件挺有面子的事。

而在平时,老少爷们遇见立升的第一句话,恐怕就是“什么时候来咱村里放电影啊”,特别是小孩子们,见到让他们无比崇拜的立升后,往往会像跟屁虫一样缠在他身后跑,一句一句不停地追问来村里放电影的确切消息,如获得了播放的具体时间,那肯定会跳着脚走路,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内奔走相告,爆炸式地扩散喜讯,乃至播放电影的下午一放学,就会像子弹一样冲出教室,急急忙忙跑回家,连饭也顾不上吃或者匆匆带上块凉窝头,搬着座位火速到达电影播放的场地占位置。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6)

放映机前的立升(摄于1978年)

电影场上,一只昏暗的小灯泡悬挂在放映机的上方,远远望去,觉得有些刺眼,立升的脸庞在漆黑的夜晚则显得格外的光鲜。中间换片时,人们的目光又立刻转向了他,一起耐心地等待他把片子换完。一个晚上的电影,除了影片中的人物(尤其是反面人物)的所谓“经典片语”与故事的“精彩情节”等刻在了人们的脑海里,立升有条不紊的工作情景也留在了大伙的心里。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7)

当时,在许多人的眼里,电影放映员是个非常吃香的“肥差”。除了每天晚上能够坐在最好的位置欣赏电影外,到了各大队放映,都得好饭好菜地热情招待(实际上不是白吃的,按规定每人每天交一斤粮票、四角钱作为生活费),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敬重。记得在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回,语文老师给我们出的命题作文是“我的理想”。班里30多名学生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理想”五花八门,而又有相对的“一致性”:有的期盼长大后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有的希望去“九二三厂”(即胜利油田)工作,为祖国多产石油;还有的打算当一名生产队饲养员,喂好牲口,让膘肥体壮的牲口助力多打粮食;……;而有六七个同学的美好愿望“不谋而合”,都是渴望未来像曹立升那样,成为一名气派体面而又光荣神圣的电影放映员!

放播一体游刃余

虽然有些少年儿童那个年代的梦想,是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像立升那样让人羡慕的电影放映员,但殊不知,放映电影是份责任重大的工作,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劳累辛苦又得掌握电器、机械与光学知识,还要在美术、音乐、语言文字等方面拥有较强的能力与素质。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8)

1978年(中)与同事在一起

公社放映队,当时在很大程度上承载了党和政府在农村最基层的宣传文化职能,成为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传播者。放映员常年都是在路上,夜以继日,从一个村庄到下一个村庄,有时甚至一晚上得转两个村庄。不论刮风阴天、酷暑严寒,电影都是要放的。晚上放映,下午就要套好毛驴,把放映机、银幕、扩音器、喇叭、胶片、留声机和发电机等统统搬到车上,然后运到电影场地。到了场地,得抓紧做好架放映设备、接通电源、测试放映机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尤其是在冬天,要忍着寒气操作各种冰冷的设备。而在放映过程中,遇到故障是常有的事。立升在追忆当年的“麻烦事”时说到,有时会遇到胶片在通过镜头时被卡住,有时会遇到胶片因温度太高被烧成焦洞中,特别是赶上烧片时,需要他马上静下心来,在人们焦急甚至烦躁的等待中,用小剪刀将烧坏的胶片轻轻剪掉,然后再用橡皮膏细心地重新粘上。诸如此类的事,他已记不清遇到了多少次、处理了多少次,每次既不能不着急,又不能太着急乱了方寸。

当年曾经有社员对一块在生产队干活的人说,电影放映员的工作都是在晚上,他们白天肯定不是玩就是睡觉,真舒服啊!实际上,放映员白天一般也是不能休息的。前不久,在与立升电话沟通时,他谈起了那时白天的工作:不仅不会闲着,甚至有时比晚上还忙,如集中试机放映(即观众常说的“倒片”)、发电试机,制作有关科学种田、计划生育及宣传好人好事的幻灯片以备晚上播放,还要举办展览、编写板报、教唱电影歌曲、培训文艺骨干、修理相关设备......工作的范围涉及方方面面,乃至远远囊括了后来出现的文化员、计生员、农科员、水利员、卫生防疫员的工作职责。

“…老人因病于*年*月*日几时几分在家中不幸逝世,永远离开了日夜陪伴他的至亲,永远离开了与他朝夕相处的邻里街坊……”

记得是在80年代初期,村里有位德高望、年逾九旬的老人故去。逝者的葬礼与众不同的是,专门录制了一份老人的简要生平,在连续三天的悼念活动中反复播放,使得追悼的氛围更加深沉浓重。村里的人,虽然大部分是第一次听到主播人的这类哀乐相伴的低沉播音,但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这是立升(录播的)啊”!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9)

全镇元宵佳节活动的播音员

按理说,“播”和“放”是两个概念,两种工作。但是,立升在“放”(电影)的工作实践中,也学会、掌握了“播”,而且越播越好。他回忆说,当年自己每放一次电影,自然也就看一次。平时注重学习的他,时间久了就对不少影片进入了“研究”的状态,特别是对某些演员如何发声、如何表达喜怒哀乐等,他慢慢从中悟出了“窍门”并逐步进行消化与吸收。有一年,我回老家过元宵节。村里举办闹花灯、猜谜语、舞狮子等民间艺术活动。当彩车队开始绕村行进时,远远地就传来立升直播的“祝全体村民佳节愉快、阖家幸福、万事如意”等热情奔放、温馨和谐的亲切祝福。

当然,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造艺术,集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应变性等于一体,并非某些人理解的见字出声的机械动作,也非普通声音的炫耀与卖弄。立升的播音,在曹王人的心目中,被视为一种传情达意的美:刚健浑厚,具有感染力,让人愿意听下去;朴实明朗,给人以亲切感,让人相信内容的真实性。80年代后期,立升还兼任了镇电视台与广播站的播音员,其举止优雅、魅力十足的形象气质博得了人们的广泛好评与赞许。虽说他们每次编辑制作的关于发展经济、计划生育、征兵宣传等节目的时间不长,但受到了地(市)县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有的报道还获了奖。家乡人从他播报的内容中,了解了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也获得了不少助力经商致富的信息知识。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10)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11)

荣获的先进工作者证书

终未“立升”亦无悔

电影是集文学、音乐、演艺及自然风光等为一体的视觉产品,通过移动图像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启迪心灵,具有开阔视野、催人奋进的重要作用。我国自1905年诞生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特别是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1949)与观众见面以来,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过程中,礼赞党和人民、颂扬先进,成为始终昂扬的主旋律。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12)

(三排左一)参加全县电影管理站培训留影

1975年,立升从公社中学高中毕业后,先是在本大队第九生产小队担任会计,次年春节前,经过推荐、面试与培训后,他就上岗成了公社电影放映队的一名成员。从放映首场故事片《艳阳天》开始,他一直“把控”放映机至今,长达47年,累计放映18000多场。其中2015年以农民合同制身份退休后,他依然继续坚持从事公益电影的放映。回顾漫漫历程,他见证了诸多因对电影知识缺乏和对电影的痴迷导致的“趣事”。有一次,电影放完了,有两个社员跑到银幕后面转了几圈“找人”,结果不一会跑过来,满脸疑惑地问立升:这又不是戏台子,就这么薄薄的一层布,咋还有那么多人在上面动呢?还有一次,放映电影《朝阳沟》,观众“爆满”,散场时有个人的鞋子居然被挤丢了,不料第二天,一家人一块去找立升,问捡到一支鞋没有?

作为20岁刚出头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曹立升,在近半个世纪努力为父老乡亲们放好电影、送去精神大餐的同时,自己从影片中塑造的诸多战斗英雄、先锋模范的先进事迹中不断汲取积极上进的思想、智慧与精神的力量,则成为他最大的收获。如开篇提到的“嘎子”燕秀峰老人,这位曾经消灭了近百名鬼子和汉奸、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的革命功臣,建国后居然隐姓埋名,成为天津一名普普通通的锅炉工人,着实让人敬重与钦佩。著名战地作家魏巍根据其事迹特意写了中篇纪实散文——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13)

“嘎子”原型燕秀峰老人生前留影

《燕嘎子》,文学大咖徐光耀写了小说《小兵张嘎》后改编成电影。其它如前面提到的描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影片,还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五朵金花》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生动场面的影片,以及《焦裕禄》《咱们的牛百岁》《建党伟业》等一批聚焦人物、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党的历史的电影,这些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无不激励着立升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激励着他在这同一岗位上一直默默无闻的付出、奉献与坚守。当淋着雨在回家的路上时,他唱起电视剧《便衣警察》的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就为自己增添了干劲。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14)

61岁上岗公益电影放映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与后来网络的迅速兴起,“生活好了、电影跑了”,农村电影事业逐渐萧条,于是,放映人员改行的改行,退出的退出。这段时间,立升思想上也有过难免的波动与烦恼,但早已将个人身心完全融入到挚爱的放映事业中的他始终坚信,无论时代怎么变化,电影作为一种利用声画讲故事的艺术,一定会有它持久的生命力与存在的价值的,老百姓始终会需要它的。用他的话说,坚持就有出路。后来,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的公益电影,作为维护公众利益、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信息传播方式,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进一步增强了立升继续投身电影放映的坚定信念与意志。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作为农村电影普及的推广者,在长期为父老乡亲服务的工作生活实践中,曹立升形成了朴实无华、踏实奉献的作风,而且一直保持了下来。90年代初期,因就医,他与家人曾去滨州找过我,让人感觉他是那样的本分与坦诚。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但听老家的人讲,立升良好的思想风范与行为属于久经考验的,一生都不会改变的。2009年,镇邮局急需一名邮政投递员,有的人不屑这个“跑腿”的苦差事,立升就在做好公益电影放映的同时,兼任了该项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八年。

曾经基层电影工作者(难忘家乡电影人)(15)

含饴弄孙

带着情怀的故事、带着温度的情节,常常会隐没在岁月的不为人知之处。客观地讲,立升在岗时抛头露面的场合比较多,和领导打交道的机会也不少。但据说,他从来没有就个人的发展与前途等相关问题,向组织和单位提过什么要求,不像当年有的与其身份差不多但“脑子活”的人后来通过各种办法与路子转成了公职人员甚至成为了领导干部。他虽名为“立升”,却没能“立即升迁”,甚至根本就没有升迁过,一直就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农村电影放映员,因此,有人说他“憨”、“傻”,有人说他“白干了”,但风风雨雨从事、钟情该项工作近50载,如今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他,自豪地认为自己这辈子干得有价值、有意义,活得知足,从来没有后悔过只有他和同事才有的永远值得回味的“电影经历”。他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的贡献,给予了他们很好的待遇。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一直干下去,做一名彻底的“终身电影人”。

历史可以走进时光深处,但不可以被遗忘。谈到电影,人们会有兴致;谈到电影明星,人们会更有乐趣。然而,我们也不能忽略、更不能遗忘当年让我们欣赏电影、认识影星的人!在高清数字替代胶片放映、农村公益电影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的今天,家乡人不会忘怀一直坚守为村民服务的“电影人”——曹立升,不会忘怀他为农村文化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3年1月于烟台

【作者简介】曹高芳,山东博兴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发表论文50多篇,主编全国高校规划教材1部,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