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古诗词朗读(部分字词改拼音引热议)

南都讯 记者张伊欣 2月19日,公众号“普通话水平测试”发表一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刷屏,文中例句了古诗词和词语的改音案例。经查证,该公号使用的新闻图片原是发表在2018年5月11日《北京晚报》的一篇文章《“说(shuō)客”“坐骑(qí)”你读对了吗?》。

虽是旧闻,但每次出现字音更改的消息,总能引起网友们的热议。就网友的问题,南都记者采访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聊聊“如何在现代学习和认识古诗词的注音和朗读?”“汉字审音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相关问题。

蒙曼古诗词朗读(部分字词改拼音引热议)(1)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误区:古诗词注音和朗读是两套系统

南都:古诗词在现代需要改音吗?比如,乡音无改鬓毛衰,“衰”在诗中本读cuī,教科书上的注音是shuāi。

蒙曼:(就这个案例)我认为没有问题,这根本不是古音和今音的问题,这是叶韵(叶xié韵,也作“谐韵”、“协韵”),叶韵是古人在朗读或者吟诵时,为了押韵想出来一个不得已的办法,我个人认为,它不涉及字应该怎么读的问题,“衰”当然读shuāi但读古诗文的时候,为了照顾语言的感觉,古人发明了这个叶韵的办法,就读cuī。

蒙曼古诗词朗读(部分字词改拼音引热议)(2)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南都:古诗词中只要字音不押韵就得改吗?

蒙曼:一般来说就是为了押韵,但押韵过程中有一些相对约定俗成(的规矩),比方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为什么不改“回”的字音,而改“衰”的,我觉得这就属于历史的约定俗成了。

南都:后来叶音在历史上逐渐被淘汰了,我们如何朗诵诗词?

蒙曼:叶音可能是在注音方式上淘汰了,但我个人认为在诗词朗诵的时候是可以保留的。如果把叶韵都标注上去,需要很多的注音(工作量太大),所以倒不见得追求把(诗歌中的词语)所有的注音都标注出来,但我们在讲解过程或使用过程中,我个人理解还是应该考虑诗歌韵律美,按叶音来读

南都:那在实际运用中,教科书应该怎么写?

蒙曼:比如“衰”标注shuāi,本身就这个字,我个人觉得没错,语文老师可以在教的时候跟学生讲,古诗是押韵的,如果读成cuī的话,是属于叶韵,它会显得更加美丽、更加朗朗上口。

南都:所以您觉得古诗词的字音不需要改?

蒙曼:我不是觉得没有必要改,这个(古诗词的字音)就没改。我认为是好多人误会了,以为古音有两个,然后现在变成一个,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一个是注音系统,一个是日常朗读系统,比如在注音系统里,如果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野”注音成yǎ,是不现实的,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读yě没有韵律感,我认为这是两码事,大家把这事混为一谈了,在古代这也不是一个注音的问题,是叶韵,就是特别地为了这句诗而造出来的。

焦点:不在“改,不改”,而是在信息不对称

南都:1985年曾有一次审音工作,2016年审音的征求意见稿发布,汉字读音的改变与时代是否有联系?

蒙曼:那是一定的,我们的字音一直在改,所以我觉得没有办法追究什么是古音,也不光是从我们这个时代开始,南北朝的时候古人就发现《诗经》读不下去了,如果不用叶音的方式读《诗经》就押不上韵了,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字音的变化一直在进行。但改一定是特别谨慎的,是要拿出非常科学的依据来。

南都:您怎么看待这次争论?

蒙曼:我现在觉得这个争论的焦点不在改,而是信息不对等,国家语委的专家们可以出面澄清公众的疑点,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修改依据。如果大家觉得他们澄清是有道理的,我们尊重,如果大家觉得澄清不足以说服人们,那需要再沟通,再慎重些。比方说,“一骑红尘妃子笑”“骑”字音从jì改成qí,我个人不太理解,因为它词性不一样。词性不一样,读音就不一样,这是从古代到今天大量存在的问题。

蒙曼古诗词朗读(部分字词改拼音引热议)(3)

南都:如果改的话,您觉得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蒙曼:首先要符合语言发展规律,比如现在没有入声字,归到其他类里,但它是符合某一种规律的归类。另外,现在的语言习惯也挺重要的,我知道,“拜拜”是2016年新加进去的,过去在中国的语言传统里不存在这样的组词方式,这是尊重了现在的语言习惯。

南都:现在互联网词语比较流行,是否考虑这样趋势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蒙曼:那得看它时间的延续性,比如“十动然拒”,过了一两年,现在没人再说了,要是贸然加进去就没有尊重语言规律。但“拜拜”这个词好像改革开放以后大家已经用了40年,大家都会用,加入这个词就是合理的,我认为时间是检验(是否需要加词或者改音)的重要标准。

南都:虽然这是“旧闻”,但每次出现这样的新闻大家都非常关注,您有没有建议,就是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怎样去分辨?

蒙曼:语言专家可以出来说说话(笑),我还是这个意思,这是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南都:大家都在关注,是因为要考语文)对呀,既然是这么严肃的事,专家应该给一个既权威又通俗易懂的解释,不要抛弃这种对话的机制,这说明大家多么爱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