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来历传说与习俗简短(七夕节的起源来历和特有的民俗活动)

七夕节来历传说与习俗简短(七夕节的起源来历和特有的民俗活动)(1)

马上就是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七巧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神话节日,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夕节来历传说与习俗简短(七夕节的起源来历和特有的民俗活动)(2)

七夕节最早源于“牵牛婺女”星宿崇拜与原始信仰。婺女,即女宿。又名须女,织女。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之第三宿,有星四颗。

七夕节来历传说与习俗简短(七夕节的起源来历和特有的民俗活动)(3)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昬翼中,旦婺女中。”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

七夕节来历传说与习俗简短(七夕节的起源来历和特有的民俗活动)(4)

七夕节是祭拜婺女星的节日,是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传承至今,围绕着这一节日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七夕节来历传说与习俗简短(七夕节的起源来历和特有的民俗活动)(5)

拜织女

在古代“七夕”是女性的盛大节日。古时女性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一般在少女少妇中举行,她们大都是预约好自己朋友或邻里们联合举办。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七夕节来历传说与习俗简短(七夕节的起源来历和特有的民俗活动)(6)

斗巧

斗巧是七夕节期内的一种以女性为主的比赛性的民俗风情主题活动 。女孩子们赛事穿针、 蒸巧悖悖、烙巧果实、做巧芽汤 , 及其用面塑、剪纸画、彩绣等做装饰物这些。 谁的技艺好,谁就得巧 。斗巧寄予着汉人劳动者质朴的审美情趣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完美。

七夕节来历传说与习俗简短(七夕节的起源来历和特有的民俗活动)(7)

吃巧果

七夕节也有它独有的美食——巧果。巧果又称七夕果、乞巧果子,《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并会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样。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