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的起源和由来(茶字的由来)

我国对茶的野生利用,有5000年之久。西周时移为家种,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这个“茶”字的出现却要晚得多。

茶字的起源和由来(茶字的由来)(1)

“茶”字的出现,大都认为在中唐,约公元8世纪,以前指称茶的是“荼”字。

荼,一字多义,又一字多音。《辞海》“荼”字条,注明三个读音:一与“途”字同音;二与“茶”字同音;三与“书”字同音。“荼”在指称茶时,读音也是“茶”,因为“荼”是茶的古体字。《辞海》又在“苦荼”条下注释:苦荼的“荼”读“茶”字,苦荼就是茶。我们的祖先虽在近5000年前就发现并利用了茶,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茶”这个字,到汉魏时期,民间口头上已把茶这种植物或饮料称呼为“茶”,可在文字上还假借“荼”这个字。

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荼”字的记载始于《诗经》。《诗经·邶风·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但此“茶”字,是茶,是菜,还不明确。至公元前200年《尔雅》成书后,始将荼定为茶。至于“荼”字何时改写为“茶”字,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茶”字是从唐会昌元年(841)柳公权书写《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855)裴休书写《圭峰禅师碑》时开始,因此他确定“茶”字的变形“变于中唐以下也”。此后,“茶”字的形、音、义才固定下来。

茶字的起源和由来(茶字的由来)(2)

茶的各种称呼、字形及传播

茶在古代是一物多名,特别在陆羽《茶经》问世以前,除了“荼”以外,还有许多雅号别称,如模、蔽、茗、葬等。

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木》载:“模,苦荼。”(晋)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荼。”

晋王微《杂诗》有句:“待君竟不归,收领令就模。”诗人等候友人不至,只好收拾起待客物品,饮模自慰了。诗人所饮的“横”和前面《尔雅》所载的“模”,显然都是茶。

西晋杜育作《葬赋》:“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葬草,弥谷被岗。”赋中说的生于高山的奇产“葬草”,即是茶。

唐杜甫《进艇》诗中有“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翌无谢玉为缸”之句,这里的“茗”亦是茶。

茶字的起源和由来(茶字的由来)(3)

《三国志·吴》“韦曜传”:“或密赐茶葬以当酒。"

唐皮日休《茶坞》诗云:“种葬已成园,栽葭宁记亩。"这密赐的“F”和宁记亩栽的“葭”,同是指茶。

除了荼、茗、葬、模、诧、酸、葭、选之外,茶的别称还有槁、皋芦、瓜芦、水厄、过罗物罗、姹、葭荼、苦荼、酪奴等称呼。茶的别称,在唐以后多数已不用,也有延续用的。如“茗”用得还比较多,今人常称饮茶为“茗饮”或“品茗”

茶的雅号也不少,如一名“不夜侯”。晋张华《博物志》称“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又名“清友”,据宋苏易简《文房四谱》言:“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为茶也”。又名“余甘氏”,据李郛《纬文琐语》称:“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亦有雅称“森伯”“涤烦子’的。随着名茶的出现,往往以名茶之名代称,如“龙井”“乌龙”“毛峰”“大红袍”、“肉桂”“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雨前"等。称谓极多,美不胜收,不一而尽。

不少专家认为,地球上北纬45以南,南纬30°以北区域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种植的茶,全部源于滇、贵、川。俄语、英语、德语、日语、法语这儿种语言中茶的发音,都是我国“茶叶”一词的音译。虽然它们是福建巴蜀茶叶音律的变态,但茶叶的原意是不容置疑的。

“茶”字的音、形、义是中国最早确立的,并由中国输往世界各地。1610 年中国茶叶作为商品输往欧洲的荷兰和葡萄牙1638年输往英国,1664年输往俄国,1674年输往美国纽约,因此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均源于中国“茶”字的音,如英语“TEA”,德语“TEE”,法语“THE”等都是由闽南语茶字(TE)音译过去的,俄语的“qah”和印度语音“CHA”是由我国北方音“茶”音译的,而日语茶字的书写即汉字的“茶”字。

可以看出“茶”字最早出现于中国,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都是由中国“茶”字音译过去的,只是因各国语种不同发生变化而已,由此也可以说明,茶的称谓发源于中国。

茶字的起源和由来(茶字的由来)(4)

英文“tea”的由来

tea”在英语中是茶的意思。在英语中“tea”这个单词,人们一致认为是由福建沿海地区“茶”字的发音转译过去的。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同样的“茶”字,在不同的方言体系中,发音是不一样的。在福建厦门一带的方言中,茶的发音为“te”(近似“贴”音),而厦门、漳州、泉州三地自唐设立“市舶司”管理船舶载货进出口以来,一直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那些漂洋过海来中国进行贸易的西洋商人,买了大批的茶叶带回去。他们在福建听到人们叫茶为“e”,回去之后,便告诉国人这东西叫做“te”。

但是,为什么茶在英文中写作“tea”,读音是“梯”而不是“贴”呢?

据相关正音学者说,“tea”是十六、十七世纪时才形成的。那时e和a两字母连

写,作为“双元音”,“tea”读起来就有点类似于“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