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真实历史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存在铁帽子郡王)

《雍正王朝》中,两次提到“铁帽子王”一次是雍正刚刚继位时,邬先生决定隐退,在离开京城时他特意嘱咐十三爷,要拼了命辞掉“铁帽子王”这一荣誉,否则会给自己埋下隐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果郡王真实历史是个怎么样的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果郡王真实历史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存在铁帽子郡王)

果郡王真实历史是个怎么样的人

《雍正王朝》中,两次提到“铁帽子王”。一次是雍正刚刚继位时,邬先生决定隐退,在离开京城时他特意嘱咐十三爷,要拼了命辞掉“铁帽子王”这一荣誉,否则会给自己埋下隐患。

第二次是胤禩、胤禟等人,与关外的几个王爷借整顿旗务之名,企图架空雍正实行所谓的八王议政。后来在张廷玉与胤祥的合力下,才得以解围。胤祥对着几个关外王爷说:“还不赶紧向皇上认罪,难道真要皇上废了你们头上的铁帽子吗?”

《雍正王朝》的收视率高、影响力大,但毕竟属于影视作品,其中有很多剧情是和真实的历史有差距的。比如“铁帽子王”这个称呼就很有问题,它不应该出现在雍正朝,而是在乾隆朝以后,确切地说是在乾隆四十三年以后才有的。

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估计不少读者都会有一个概念,清代的亲王、郡王无非就两种,一种是世袭罔替的,一种是降等袭爵的。这种看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关键在于有个时间节点,而这个时间节点就是乾隆四十三年。

先来说乾隆四十三年以前的爵位承袭情况

清代宗室爵位分十二级若干等,御史就以亲王为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知道,清代共有十个铁帽子亲王(两位郡王略过),其中六位是功封,即清初开国功王,四位是恩封亲王。

亲王的爵位始于皇太极改元称帝后,即崇德年间。当时获封亲王的仅有六个: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成亲王岳托、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

这六个人都有一个特征,他们都是八旗旗主,所以崇德时期封和硕亲王是有个基本原则,非旗主不封亲王。由于岳托后来获罪,被降为克勤郡王。顺治朝时又加上了庄亲王硕塞、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才最终形成了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

这六王从崇德时期首次分封时,就没有规定他们是世袭罔替的,同时也没有规定是降等承袭的。因此他们死后,都由自己的儿子承袭了亲王爵位。唯一不同的是,六个亲王中,除了豫亲王多铎外,其他人的封号在顺、康时期都发生了变化。

以礼亲王为例,代善去世后由他的第七子满达海承袭亲王爵位,并改为简亲王,不久又改为巽亲王。到了第四代时,又改成了康亲王,第一任康亲王便是康熙朝平定三藩的主要功臣杰书。雍正朝康亲王改为简亲王,乾隆朝又改为恭亲王,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最终恢复了礼亲王的封号。礼亲王一脉,亲王的封号变动最多。

再如郑亲王,曾改封号为简亲王;肃亲王改封号为显亲王。至于多尔衮是由于死后遭到顺治帝的清算,所以睿亲王爵位被革,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恢复。

不管封号如何变动,但有一点都是肯定,那就是亲王的爵位始终没有发生变动(有因罪被降后又重晋的)。这是因为清初时期,宗室王公的数量尚不多,二来则是当时中原未大定,这些王爷大部分都是领军统兵的一方大将。

到了康熙后期以及雍正一朝,清王朝的统治趋于稳固,但这一时期亲王的承袭,依然遵循祖制,没有采取降等袭爵的措施。

乾隆四十三年以后的情况

到了乾隆中后期,由于宗室繁衍,加上顺、康、雍三朝又增加了诸多皇子,这样一来,亲王、郡王的爵位就很多了,国家负担过重。为了防止向明代一样出现严重的宗禄问题,乾隆皇帝才实行王公降袭。

乾隆四十三年时乾隆为多尔衮翻案,借着这个契机,乾隆帝将睿亲王多尔衮恢复了亲王爵位,配享太庙准其世袭罔替。同时也将清初的几个功王配享太庙,加恩著世袭罔替。至此,清代才有了“铁帽子王”这个称呼。

乾隆四十三年以前,亲王的爵位都是不降等袭爵的,大家待遇都一样,也就不需要强调“铁帽子”这一说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怡亲王允祥算是一个特例。

雍正八年,允祥病逝,雍正帝下了一道谕旨说:“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雍正这道谕旨中所说的“世世相承,永远弗替”,似乎也有世袭罔替的意思。

不过怡亲王爵位世袭罔替是在乾隆初年才正式确定的,换言之允祥才是清代第一个获得“铁帽子王”称号的亲王。1722年,69岁康熙让大臣宣读遗诏,一旁的四阿哥听到“礼亲王”3字时,脸色骤变。康熙:不善待他,我死后都不得安宁!

雍正皇帝最想不通的一件事,就是老爹康熙在弥留时,还不忘在遗诏上,要求他善待礼亲王的后人。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上面这句话,是康熙皇帝遗诏上的原话。

大概意思是:礼亲王是太祖皇帝的儿子,你们要好好善待他的后代,否则,我死都死得不安心。

一般来说,遗诏,是对继任者最正式的要求,只会写最重要的事情。

康熙在遗诏上特意叮嘱,显然,在他心中,善待礼亲王的后人,是一件国事。

可问题是,礼亲王代善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不能辅政、对国无用,为何康熙会留下这样的旨意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拆分:

1.礼亲王是谁?2.为什么要善待他的后人?3.为什么康熙一定要嘱咐雍正?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礼亲王是谁?

礼亲王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是皇太极的哥哥。

而皇太极又是顺治的爹,即康熙的爷爷。

那么,算一算,礼亲王就是康熙皇帝的堂爷爷。

这是最简单的人物关系。

不过,皇家无亲情,能让康熙如此叮嘱儿子,这件事肯定也不能简单被归为血脉亲情。所以,我们要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何要善待礼亲王的后人?查资料,发现这个礼亲王,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皇太极能当上汗王、顺治能入关、康熙能继承皇位,都无法忽视礼亲王代善的功劳。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礼亲王代善,那么,康熙都不一定能当上皇帝。

不信的话,我分享几件代善干的大事,大家就清楚了。

一、不可磨灭的功勋:文治武功,建国功臣

作为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是最早跟着努尔哈赤打天下的那一批。

他16岁正式征战,第一次上战场,就立了大功,被册封为贝勒。而后在乌碣岩大战中,他斩杀敌将,又赐予“古英巴图鲁”的称号。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中,代善率军参战,西征明军,北伐蒙古,南战朝鲜,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代善还有个哥哥,名字叫褚英,是努尔哈赤钦定的继承人。

不过,褚英性格暴虐,后来被赐死,而代善作为弟弟,有谋略有智慧,在军中很得人心。

在哥哥死后,代善短暂地当过一段时间的继承人,不过后来因为和多尔衮的母亲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绯闻八卦,他被取消了继承人的地位。

不过,即便如此,代善仍然是子侄辈中第一人。

康熙十年,康熙表彰代善的功绩,对他的征战的功勋高度总结:

“王出则効力戎行,入则宣猷廊廟,无不殚厥心力。”(取自《八旗通志初集》)

换言之,在康熙心中,如礼亲王代善这样的开国功臣,理当善待。

二、两次拥立:爱新觉罗嫡系的大恩人

开国功臣很多,但能让康熙皇帝念念不忘的,没有几个。

代善和其他人相比,他最特殊的地方在于,他2次拥立皇帝,1个是康熙的爷爷,1个是康熙的父亲。

第一次,首倡皇太极。

努尔哈赤去世时太匆忙,来不及留下传位给谁。

按照当时的规矩,这个继承人的人选,就得由八王会议来选。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投票,在八王中推举一个人。

“尔八王中择其能受谏者即嗣父为国君。若不纳谏,所行非善,尔八王即更择其能受谏而好善者立之。”(取自《满文老档》)

当时,代善是大贝勒,又是年岁最大的,军功、兵力也是最强的。

只要他想,他就是众望所归的继承人。

但他没上。

代善不仅没上,还直接提议,拥立八弟皇太极当大汗。

因为有代善的拥立,皇太极这才顺利当上大汗,否则,他排行第八,兵力也不占优势,怎么都轮不上当大汗。

第二次,巧妙拥护皇子继位。

1643年,皇太极匆匆离世,也没指定继承人。

按照规矩,这一次,还是大家投票。

此时,最有可能当大汗的是2个人: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

这两个人,一个是代善的侄子,一个是代善的弟弟,谁当大汗,对他都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过,代善没有独善其身,还巧妙把汗位推给了皇太极的儿子。

当时,豪格、多尔衮的拥护者,直接在大会吵起来,互不相让。

按照规矩,代善要出来说话,调和并表态,但代善没说话,一直到皇太极的两黄旗表态:应该让皇太极的长子继位!

此时,多尔衮的弟弟多铎抓住“长”子,立马表示:论长幼,应该让礼亲王(代善)继位。

多铎的目的很简单,把水搅浑。

但代善完全不买账。

他直接开口:“虎口(豪格),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云。”(取自《沈馆录》)

这句话的意思是,代善说,他认为应当让皇太极的长子当大汗。

这就是非常清晰地表态了。

但谁也没想到,豪格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来了一句推辞:“福少德薄,非所堪当。”

这一推辞,两黄旗就不干了!

他们冒着得罪多尔衮的风险拥立他,他居然还退让?

于是,两黄旗也退让了一步,说:“必须得是皇太极之子继位。”

此时,局势就发生了变化,此前,两黄旗拥立豪格,如今,两黄旗只拥立皇太极的儿子了。

这是多尔衮乐意看到的局面。

他只要拆分这些支持豪格的人,那么他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自然有希望当大汗。

但这个时候,代善又开口了。

他说:“睿亲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我老矣,能胜此耶?”(取自《清史稿》)

说完这句话,代善就直接离开了现场。

乍一看,代善好像对谁继位无所谓,但实际上,他在传递一个信号:我老了,我们上一辈的人,就不要掺和皇位了。

显然,代善立场很鲜明,就是支持皇太极的儿子。

在代善走后,济尔哈朗打破僵局,提出了让福临继位,自己和多尔衮辅政。这就是顺治皇帝上位的故事。

但从这个故事来看,如果代善不坚定拥护皇太极的儿子,恐怕,这个皇位也轮不到顺治。

在康熙眼中,礼亲王代善不仅拥护了爷爷,还拥护了父亲,这是2次大恩,没齿难忘。

三、大义灭亲:首告阿达礼、硕托,削减多尔衮势力

福临继位后,日子并不好过。

多尔衮虎视眈眈,大臣、贝勒们明面效忠大汗,实质上还是追随多尔衮。

更过分的是,代善的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还专门跑去游说多尔衮,表示自己愿意追随他,让他为首领。

硕托:“内大臣图尔格和御前侍卫皆从我谋矣,王可自立为君。 ”(取自《清世祖实录》)

这种行为,显然就是让多尔衮去篡位了。

多尔衮也是有野心的人,只是,此时他还没有儿子,兵力也不占百分百的优势,这才没有轻举妄动。

当时,福临年纪也小,压根不知道这件事。

代善如果有半点私心,也会把这件事瞒下来。

但他知道后,直接把这件事捅到了明面上——首告阿达礼、硕托。

到了明面上,多尔衮迫于舆论,就不得不处置了硕托和阿达礼。

在康熙眼中,代善的行为,一方面削弱了多尔衮的2个助力,另一方面,也威慑了其他蠢蠢欲动的人。

显然,代善是自己家难得的忠臣。

四、后人争气:代善之孙,军功赫赫。

康熙愿意善待代善的后人,除了代善本人的功劳外,还因为他的后人都很有出息。

代善的几个儿子,都是清初建国时的功臣,军功势力不小。

清初的八个铁帽子王,光代善一脉就占据了三个。

而到了康熙年间,代善的孙子杰书又一次成为清朝大功臣。

平定三藩的征南大将军是他;围剿耿精忠、平定浙江、直捣福州是他;打败郑经、收复沿海厦门、金门、铜山的也是他……

可以说,康熙登基的前些年,杰书就是王朝安定的定海神针,属于卫青式的人物。

只是,康熙三十六年时,杰书就去世了。

这样的有功之臣,康熙自然希望后代能够被善待。

从代善的上述事情来看,礼亲王一家“忠心”“有功”“有用”,自然值得被善待。不过,这种事,值得在遗诏中还特意叮嘱吗?

很自然,我们就要来解决第三个问题——康熙为什么要嘱托雍正?

善待礼亲王代善的后人,康熙为何要特意提醒,还不惜写入遗诏呢?

这件事,就要从雍正皇帝的性格说起了。

康熙偏向仁政,凡事不愿意太下狠手,对于有功之臣总愿意顾念旧情,予以善待。

但雍正是个“狠角色”,多疑又狠辣,很多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的态度,最讨厌尸位素餐的人,处理起官员来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对于儿子的性格,作为父亲的康熙不可能不知道。

或许,他是为了避免儿子对礼亲王后人下狠手,才特意叮嘱。

康熙临终前,继承礼亲王爵位的崇安,能力和资质都不算太优秀。

可能,他哪天就犯错了。

如果不刻意叮嘱,心狠手辣的雍正动手起来,哪里还会顾及到他的祖辈呢?

一想到这件事,康熙就夜不能寐,便刻意写入遗诏之中,希望能引起儿子的重视。

康熙的苦心没有白费,雍正在位期间,对代善的后人们很好,袭爵的崇安更是先后管理镶红旗汉军事务、正红旗汉军事务、宗人府事务、议政……

我想,经历了九龙夺嫡的康熙,对于自己最后选的继承人,应该也是满意的。

雍正是个十足勤奋的劳模皇帝,在位期间不仅改变了康熙末年的吏治弊病,将皇权专制推向顶峰,还发展经济,将满清推向了顶峰。

如果要说最大的缺点,那可能就是雍正选了四阿哥弘历继位。

比起康熙和雍正,乾隆这个最长寿的皇帝,能力就远不如自家长辈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