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大师爱情观(存在主义教母诞辰112周年)

哲学大师爱情观(存在主义教母诞辰112周年)(1)

有这样第一位女作家,她不仅创作思想影响了文坛,她的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也影响了世人。她就是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1月9日,是她诞辰112周年的日子。

出生于1908年的这位女作家被世人所称之为“存在主义教母”,一直以来,她都本着对人自身的基本问题的深切关怀进行文学创作。人是什么,人怎样的生存,人应该如何生存,始终是她小说百奏不变的主旋律。在创作文学作品中,她更关心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而不是社会,历史政治的描写是为个人的自我实现而设置的:更关心人的“自由”,而不是他们的“幸福”,帮助人们从浑噩无知或孤芳自赏中走出来,去发掘对处境有意识、有承担、有超越的“真正自我”。

很多人知道波伏娃,更多源于她的伴侣、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保尔·萨特,他们二人的爱情故事也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哲学大师爱情观(存在主义教母诞辰112周年)(2)

出生于一个守旧的富裕家庭的波伏娃,虽然从小过着安定、舒适的生活,但是她骨子里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

“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这一句掷地有声的宣言,很难想象,是波伏娃19岁的时候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当时,她仅是巴黎高师的一名学生。在20岁弱冠年华,就与与萨特、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这些影响二战后整个思想界的才子们结为文友。

波伏娃和萨特相恋的时候只有21岁左右,据她晚年回忆道,“他(萨特)完全符合我15岁时候的幻想,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另一个我。”他们俩人一开始的爱情更多的通过字里行间来传达,“也许是我们关系如此持久的原因”。

哲学大师爱情观(存在主义教母诞辰112周年)(3)

在大学的一场考试之后,萨特与波伏娃的来往频繁起来。当波伏娃准备到乡下家中去度假时,两人开始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分离的痛苦。波伏娃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那个夏季,我好像被闪电所击,一见钟情那句成语突然有了特别罗曼蒂克的意义。”“当我在八月初向他告别时,我早已感觉到他再也无法离开我的一生了。”

波伏娃和萨特的爱情中,可以看到她离经叛道的个性。她的个性,对于她的人生道路选择、她的女权主义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她所撰写的《第二性》是对于女性的人生观、女性的价值的探索,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作品。也因为如此,波伏娃在美国的声誉远远超过萨特。她为全世界的妇女打开了一道门。她的《第二性》改变了全世界人类亿万人的命运。

哲学大师爱情观(存在主义教母诞辰112周年)(4)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如是评价她,“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出人头地的作家群中的一员,是划时代的前锋。她的一生、她的作品和她的斗争导致法国及整个世界女性和男性的醒觉”。

图片综合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