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所有时间轴(金庸传连载侠骨柔情无奈好梦由来最易醒)

文章摘自《金庸传》

上期回顾:才子佳人——熔炼现实的侠骨柔情

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梦中情人, 这段情,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深藏心底,任凭沧海桑田,久久挥之不去。

1950年, 香港一位17岁的女孩在荧屏一亮相, 便惊艳四方。这个女孩名叫夏梦,容貌清丽,身材高挑,气质娴雅大方,贞静平和。因演技卓越,一入影视圈,便主演多部电影,迅速成为国语影片一流明星,成为长城电影公司的“长城大公主”。那个在《董小宛》影视剧中聪颖灵慧、一身灵气的形象,深深刻在了金庸的心中。金庸曾向朋友坦言:“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得我为其目炫;银幕上的夏梦更美,使我心跳加快, 魂儿都快被勾了去!”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如此赤裸的表白,恐怕也只有金大侠这样骚情赋骨的文人才能说出口。当时的夏梦有西施之称,而金庸却表示:西施有多美,谁也没有见过,我想她应该长得像夏梦,才算得上是名不虚传。可见金庸对夏梦的痴迷程度,自此犹如神女般的夏梦便成为了金庸一生为之追求的迷梦。

金庸所有时间轴(金庸传连载侠骨柔情无奈好梦由来最易醒)(1)

《天龙八部》中的神仙姐姐王语嫣的原型,似乎就是金庸的“梦中情人”夏梦。王语嫣在金庸的笔下清艳绝伦,靓丽惟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绝世美女。在描写王语嫣的外貌时,金庸用的是一唱三叹的笔法:“先不见人,但闻其声。只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就能使段誉全身一震,怦怦心跳,热血如沸,心神俱往。一声叹息便如魔咒一般勾了段誉之魂,及见其背影,只觉烟霞笼罩,恍入仙境。苗条的身形,披肩的长发,折射的却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氛围,一抹精神的浓郁香气。”如此详尽的描写,如此精致的笔墨,足可见金庸对王语嫣的偏爱之情,而这不正是金庸对于夏梦的情愫吗?

与大多数男子一样,金庸为了追求自己的女神,做出了一些近乎疯狂的举动。为了接近夏梦,金庸开始“改行”写剧本。1957年更是不惜离开《大公报》,委身于长城影视成为一名小编剧。很多人感到疑惑,金庸作为名满香江的大才子,为了一个夏梦,竟然甘愿放下身段,放弃大好前程。而金庸对此却是意味深长地回答:“想《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为了接近意中人秋香,不惜卖身潜入豪门为奴,我这点举动不算什么,相比之下,倒还差得远呢。”

为了取悦夏梦,金庸在加入长城影视的3年之内,几乎是在近乎疯狂地创作剧本,且大多是为夏梦量身定做,金庸为夏梦打造的第一部影片名为《绝代佳人》,影片的名字便是金庸对夏梦最高的礼赞。3年来的努力使得金庸的工作极其出色,这也得到了夏梦的称赞。

金庸所有时间轴(金庸传连载侠骨柔情无奈好梦由来最易醒)(2)

金庸意识到编剧与演员的接触并不多,虽然他现在与夏梦同在长城影视,但是见面的机会并不多。金庸明白,要想与演员时常见面,就必须成为导演,为了进一步接近夏梦,金庸极力争取要导演自己写的剧本。金庸如此的用心,终于得到上天的眷顾。终于,一部由金庸编剧,夏梦主演的

《王老虎抢亲》开始拍摄了,而本片的导演正是金庸。

在作为导演的期间, 金庸每天都早早来到片场,然后与夏梦讲戏, 久而久之两人逐渐熟悉起来,夏梦有时还会跟金庸开玩笑,因金庸有一个“姚馥兰”的笔名,夏梦每当在片场见到金庸,都会笑着说“姚家阿姨来啦!”而当拍完戏大家散场时,夏梦又会来一句“姚家阿姨要走了啊!” 这样玩笑的话,在夏梦看来,不过是觉得金庸这个人很随和,能够开开玩笑;然而站在金庸的角度,那简直成了非比寻常的“意思”。为此,金庸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姚嘉衣专栏”。他想要追求夏梦的心更加热切了。

说起金庸与夏梦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莫过于那次咖啡馆的约会了, 那似乎是惟一一次二人单独相处的时光,是金庸鼓足勇气向夏梦提出的邀请。在音乐渐起,烛光柔和的境地,二人四目相对,频频举杯,浪漫的情调和诗意的氛围不觉令人想入非非。酒过三巡之后,金庸终于向夏梦吐露了深藏内心的爱慕之情。

夏梦看中金庸的人品,也欣赏他的才华,但此时她已经拥有了美满的家庭,夏梦深爱自己的丈夫,不可能做出对不起丈夫的事情。当时的夏梦不仅事业蒸蒸日上,而且是难得的零绯闻女星,她不想在感情方面横生事端,她请金庸格外海涵。离开之前,夏梦也曾深情说道:“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

属于金庸与夏梦的约会时间结束了,金庸从此收起了追“梦”的心思,但是仍然把她视为“梦中情人”,他将这种注定无果的苦恋,淋漓地挥洒在了武侠小说当中。

1959年,金庸怅然离开长城影视,创办了《明报》。不久之后,夏梦开始了一次出国旅行,金庸特意在《明报》上开设一个专栏,名叫《夏梦游记》,专门刊载夏梦写的旅游散文和小说。

金庸所有时间轴(金庸传连载侠骨柔情无奈好梦由来最易醒)(3)

金庸对夏梦的情感日久弥新, 直到1976年, 夏梦告别26 年的演艺生涯,随着丈夫前往加拿大定居。明星阔别影视圈原不是一件大事,金庸却接连几天用《明报》的头条对此事进行详细报道。除此之外,金庸还专门写了一篇社评《夏梦的春梦》,以此来祝福“真善美”的夏梦。“去也终须去,住也不曾住,他年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当真是字字看来情匪浅,一生苦恋不寻常。不明内情的人也许并不理解金庸的做法,而对于金庸来说,他为夏梦所做的一切都是情到深处,借此感怀。

在原版的《天龙八部》当中, 神仙姐姐王语嫣与段誉枯井中互诉衷肠,终于情定三生,王语嫣也跟随段誉回到了大理。这显然是金庸描绘的一个完美结局,一个弥补现实遗憾的心理安慰。但是在新修订版的《天龙八部》结局当中,王语嫣并没有跟随段誉,而是随着表哥慕容复走了,而那番“来世续缘”的话语,也成为令段誉断肠的羁绊。或许此时的金庸, 已经看开了,心境已然澄明了。段誉心心念念的不过是石洞中的那一尊玉像,他爱的是王语嫣的美,王语嫣的善,而并非王语嫣这个人。在王语嫣面前,他动一点非分之想,都感觉自己是在亵渎,这不是爱情,不过是崇拜罢了。王语嫣于段誉而言,永远只能是神仙姐姐,而无法成为妻子。

夏梦已经成为过去,留在心底了,这段侠骨柔情之下的“春梦”,也该醒醒了,金庸看透了,便也释然了。

金庸所有时间轴(金庸传连载侠骨柔情无奈好梦由来最易醒)(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