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正确心态(为什么要摒弃员工心态)

本期我分享之前掌握的部分实用工具和感悟,希望对各位有所启发。毕竟,掌握正确的方法,在遇到困难时才会不慌张。

职场上,为什么要摒弃员工心态抱有机会心态?

员工心态就是“想我能做什么”,机会心态则思考“我做什么,能创造价值”。后者的好处是不以目前的职位为基础,而是以自己能创造多少价值为基础。即便失去现在的工作,也能找到新机会。

员工的正确心态(为什么要摒弃员工心态)(1)

工作中,不安全感从何而来?

答: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规则,现在晋升依靠知识和技能而非资历。问题就在于我们年纪越大,资历越深,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速度反而降低了,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也不必相信职场人脉,它对那些打工者价值不大。人在人情在,不在两分开。

问题无法化解,但可以应对。此处分享三点建议。

首先,即便学习速度下降了,也要主动接触知识、新技能。学得慢也比停止进步强。主动学习的效果也要好于被动学习。

其次,尽量保证有多种收入来源。副业是用业余时间赚钱,理财则是用钱赚钱。尝试的同时也要关注风险。

第三,友好离职。如今很少人能在一家企业干到退休。离职就是结束一段人生关系,有句话叫买卖不成仁义在。们但凡把这段工作经历写进简历里,新公司会向前公司了解情况,做背景调查,所以,老东家不能得罪尊重每一位雇主。

有些人会说:“老板不尊重我,我为什么要对他友善?”

此时,我们要检讨的是眼光,提升判断力。不满意的工作难道不是自己选的吗?不适合为什么不当天辞职?

生活中最让人筋疲力尽的事是什么?

答:就是弄虚作假。一个言谎撒需要更多的谎言掩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别装,做人实在一点”。

要被开除的四个信号是什么?

首先是调岗,你之前熟悉的岗位不让你做了。

其次是降级,把你的职务从总监降到经理,从经理降到主管,从主管降到员工。这不就是让你走吗?

第三是安排超额工作。有的朋友可能会奇怪,既然要开除我,为什么要多安排工作呢?就是为了让你承受不住压力,自己提出辞职。

第四是公司业绩不佳,收入无法覆盖支出。

有了以上四个信号,我建议你开始找新工作。有合适的就跳槽,不要等公司的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待在经营不好要倒闭的公司,一来心情会很差影响健康,二来结局很可能是人财两空,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

下沉的船不值得待太久。

员工的正确心态(为什么要摒弃员工心态)(2)

为什么努力也不能感动老板呢?

首先,老板只看结果。结果不好,在老板那儿一钱不值。其次,决定身价的是稀缺性,不是是努力程度。换成人话就是会点儿,别人不会而且能给公司赚钱的技能。第三,员工和老板是纯洁质朴的金钱关系。一方出卖劳动换钱,一方支付报酬,这与感动无关。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也没有必要感动什么老板。你打一天工,公司发一天工资,两不相欠就挺好。

越是没本事的人自尊心就越强,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宁可花时间生气,表现形式就是穷横,都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生气对他们来说比较容易,余生也就这么过去了。

保持警惕,一是不做这种人,二是远离这种人。

靠谱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承诺过的事得做。承诺之前要环境和各方资源进行评论,承认之后全力以赴。

第二,如果做不到,有个交代。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做不到又假装可以完成,只会害人害己。

第三,不做那些让自己睡不着的事情。无论提出要求的是谁,缺德犯法的事情都不碰。

如何实现深入思考?

第一,这些想法让我感兴趣的地方在哪儿?

第二,之前我可能漏下了哪些因素?

第三,透过表层我可以看到什么,也就是深想一步。

第四,重点到底是什么?我找得对不对?

第五,各种想法之间的关联到底是怎样的?

什么是逆努力法则?

答:如果不得不努力,那么我们就不擅长做这件事儿。

相信逆努力法则的人觉得勤能补拙的原因就是“拙”,比较笨的人才需要用勤来补。

接下来是重点,不要相信“逆努力法则”。

因为社会学的实验已经证明:不是聪明的人不用努力,而是越努力越聪明。

同时智商可变。这意味着智商的可遗传度不会限制其可能的变化性。

即便基因决定了我们的初始智商,也无法确定我们最后能有多聪明。

还是那句话,越努力越聪明。

避免以证明自己为行动目的,为什么?

如果我以证明自己为行为目的,那任何对错误的质疑和指正,都会被当成蔑视。如此我们就难以进步。

谋求进步与改进,而非证明自己能行,反而对我们更有利。

如果一件事我们没做成,不会认为自己不行,或者其中有人使坏,而是会想怎样改进。

以考试举例。如果我成绩不理想,那就想想是不是不够努力,或者学习方法有问题。

我不会在意这次成绩很低。正确努力,下次就能提升。

这就是把谋求进步作为目标的好处。

员工的正确心态(为什么要摒弃员工心态)(3)

企图展示才华有利于提升我们的绩效表现,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老板说:“接下来你的表现将决定我对你的判断,包括你的智力、能力和受欢迎程度。”

那为了证明自己,接下来我们多半会努力工作。

不过这样做也有负面影响,那就是一旦遇到困难的挑战,我们会退缩不前。

有两种典型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答:表层学习和深层学习。表层学习包括两点: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深层学习法也包括两点: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根本原理。

两种学习方法都有用,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如何克服盲目乐观?

当盲目乐观充斥思维,人们多半会拒绝对自己回头一望.

保持适当悲观,想象事情也未必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此能有效启动反思,提前在心中演练不同结果。克服盲目乐观的同时提前为困难做好准备。

为什么我们身边有些人非常势利?

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世界观是“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得到某种机会或者某样东西”。在这种世界观的催促下,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势利。

或许我们应该尽量以自己的成长为目标,而非期盼于得到某样东西。

判断的四种情况,分别是什么?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试想你拿枪打猎,一阵风过,可能有鹿。此时就有四种情况出现。

你开枪击中了经过的鹿,这是正确选择。

你没开枪,鹿没有经过,这是正确拒绝。

你开枪,鹿没有经过,这是虚报。

你没开枪,有鹿经过,这是漏报。

四种情况就是:正确选择,正确拒绝,虚报以及漏报。

如果你想换工作,那这四种情况刚好对应。

你跳槽,新工作挺好,属于正确选择。

你面试之后没跳槽,新工作也不好,属于正确拒绝。

你跳槽了,新工作不理想,属于虚报。

你没跳槽,新工作其实挺好,属于漏报。

前两种情况于个人有利,后两种则存在风险。做出选择前要慎重考虑。

员工的正确心态(为什么要摒弃员工心态)(4)

速度和准确性如何权衡?

做事时我们资源有限,又快又好难以实现,选择一个有所侧重的平衡点也许更可行。

比如我想粉刷房间。如果要速度,那就赶紧刷完,有些地方没刷到或者刷得不均匀也能接受。与此相对,如果我要把做细活,那就得一下下来。可是比较慢,但是刷得会很均匀。

读书和工作无不如此。

我想读得快,那一些细节完全可以不看。想读得好,那就要把不认识的字查一遍,反复阅读相关内容。

工作时,我想快点完成,那么过程中的纰漏只要不影响结果可以忽略不计。我想完善提交结果,那速度就快不了,要反复对不同环节进行检查。

那我们到底是要准确性还是速度,并不存在对错,只取决于目标。

定义“个人成功”的两个工具是什么?

答:80岁假设与美德预期。

如果我们遇到困难,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成功,那就假设自己已经老了,躺在床上用这个视角来思考问题。这就是80岁假设。

美德预期则是:我们准备把什么美德写进墓志铭里或者祷词里。

那这一生就应该按照这种美德来做。

举个例子,我希望我自己的导词当中有乐于助人,接下来按这个做就可以了。那么针对各位而言,成功又意味着什么呢?

善用两个工具,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

美国有个临终关怀护士,他的工作就是照顾那些病危的人,送他们最后一程。多年之后,她写了一本书。

提到很多人临终前最后悔的就是“用一生的时间追求他人定义的成功,从而没能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有三件事决定我们的幸福程度,是什么?

答:关联感、能力感和自主感。

关联感就是我们跟他人建立联系,源于爱与被爱的需要。

能力感是我们能否影响周围环境,并从中取得我们想要的东西。个人对大环境的影响力有限,于是我们要更加注重小环境。

最后是自主感,简言之就是自由。我们能不能决定未来,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

搞定以上三件事,人生会幸福一点。

每个人最终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不同在于我们经历过什么,创造过哪些价值,是否在过程中尽力而为。个人经历会提升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一些工具同样可以。期待与您在评论区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