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经典电影(电影夺冠伤了排球迷的心)

中国女排对于一代人而言是抹不去的记忆。于是满怀期待想看看电影中的纪录是如何将这个优秀的团体表现出来,同时准备升华自己的爱国之心。中国女排、女排精神,这是我作为一个排球迷引以为自豪的情感寄托。中国女排的每个人,中国女排的重要比赛,大多都看过。五连冠时期虽未出生,但是电视镜头里、网络纪录片中多次找寻那段艰苦奋斗,再不拼就没有机会的画面。白银一代虽未染指冠军,但是郎平的回归,与如日中天的古巴女排多次抗衡,依然理解这支奋起中的团队。黄金一代从大冠军杯到世界杯到奥运会,当张越红惊天一扣,实现超级逆转的那一刻,女排精神深深烙上心底最动人的时刻。青铜一代,不管如何换帅,如何因为战绩耳边飘过一丝骂声,因为中国女排,我不曾放弃关注和期待。王一梅成为女排中的代言人,也是我开始在这只拥有冠军底蕴队伍里面首次有了偶像概念。伦敦是我唯一一次在那个重要之年不敢完整地观看一场比赛。郎指导二进宫,世界杯夺冠,里约重回巅峰,世界杯十一连胜,中国女排又一次给了国人一份期许……竞技体育,成绩是保障,精神是底蕴,荣誉是压力,团结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团结一定不能成功

排球经典电影(电影夺冠伤了排球迷的心)(1)

女排拼搏剪影

观影后,我的心起起伏伏,和同行伙伴一通抱怨。作为一个关注排球多年不敢说资深,但是隐约比大众多了一点感触的人,我很难过。女排精神难道被曲解如此?

影片分三个阶段重点记录女排的一路,五连冠时期的记录过程让我最为惊讶的是“他们是谁?”作为女排精神的奠基人,全篇在第一代女排的诠释过程中除了郎平的名字外竟然没有别人的名字。解说配音的宋世雄老师啊,这样的解说您为何要同意。1号扣球、7号受伤、3号拦网....他们的名字呢?曹慧英、陈招娣、周晓兰、周璐敏,孙晋芳都被叫了队长为何名字不说出来,多么的寒心!我们要认识女排精神,更要知道女排精神的传承人是谁。世界杯与东阳魔女日本队争夺冠军麻烦导演编辑老师弄清楚了,比赛不是这一场,全篇是否应该铺垫一下女排如何进入决赛?合着袁伟民指导每天不讲技战术,仅仅靠着一腔爱国情怀就能赢得比赛?这不是体现女排团结爱国,我觉得是在丑化袁指导和老女排!

排球经典电影(电影夺冠伤了排球迷的心)(2)

中国女排的奠基人

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的交锋中,没办法还是没有看到陈忠和指导对技战术的指挥,到处充斥的是焦虑、急躁、甚至违背现实中规矩。现实中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周期经历太多的艰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冠军是无异的。为何要揪着和平大战两人之间心理战术弄得剑拔弩张。

排球经典电影(电影夺冠伤了排球迷的心)(3)

前国家功勋主教练陈忠和(左)/郎平

第三个重要环节让我这样一个感性的人都听得一身鸡皮疙瘩。请编剧老师尊重事实,中国排球协会顾问会议不是美国情报局开会。巩俐老师啊,郎指导是个谦卑的人,请您把您演绎的那份不屑一顾收起来好不好。女排陈鹿的出走更是让我感到惊讶……原型中的她是因为伤病好吗?离开的过程是否暗示女排姑娘没有素质,教练同意你走吗?你怎么可以没有素质到说完直接走人呢?再来吐槽一下现役女排姑娘的那段故事。所谓术业有专攻,她们的专业是排球,请不要让他们说那些让人肉麻的话好吗?原来队伍中的丁霞是个刺儿头,徐云丽是个格格不入的人,朱婷是靠诉苦博得同情,这和选秀前的自我介绍有区别吗?编剧老师长点脑子好吗?还有常识一点,巴西队队长法比亚娜人家是副攻不是主攻!中巴一站的前一天晚上郎指导不让大家练习球了,这又是什么行为,大赛前主将先乱这可是大忌啊,郎指导根本不可能的!就不能改成训练正常,只不过郎指导在训练后默默承受这份压力吗?

排球经典电影(电影夺冠伤了排球迷的心)(4)

女排名将颜妮

体现中国女排精神需要一个真真正正读得懂中国女排的导演来指导演绎,陈可辛导演我并不否认他是个很棒的导演,但是对于女排的理解隔着思维观念的。大陆没有优秀导演了吗?香港导演他怎么可能理解到这个深度呢?很无奈。从《中国女排》到《夺冠》改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一个热爱排球的人对这部影片的期许,因为没有一部影片记录这只有队魂的队伍,可是当看到了影片后,我宁愿没有看过。或许女排精神太高大,不是一部电影的时间可以表达的,也许这是一部纪录片更好,因为我们太熟悉、太喜欢真实的中国女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