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感悟(解读关雎中的三种美)

《关雎》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第一篇作品。《关雎》的内容,我想很多人都能背出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写的是先秦时期的爱情故事,是河边的一场美丽的邂逅。如果要用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遇上了,爱上了,追上了。《关雎》之所以被世人称赞,是因为它描绘的是人们理想中的爱情。同时,在艺术手法上,《关雎》极富美感,具体表现在环境美、人物美、情感美三个方面。

一、环境美

《关雎》中的环境如图画般秀丽。诗歌既描写了叫声婉转的雎鸠鸟,又有对河流的勾勒,还有对荇菜等植物的描摹。

1.动物美:雎鸠

《关雎》开篇便即物起兴——“关关雎鸠”,小小的雎鸠鸟,叫声婉转。

关于雎鸠到底是什么鸟,从古至今有许多人探讨,西晋陆机认为:“雎鸠,大小如鸱。深目,目上骨露。幽州人谓之鹫。”西晋郭璞则认为:“雎鸠,王雎,雕类。”设想一下,水边有一只大雕,仰天长啸,似乎不是谈恋爱的环境。

到了宋代,朱熹提出:“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后世多从朱熹说法,认为雎鸠应该是一种水鸟。从《关雎》营造的氛围来看,雎鸠应该不是陆机、郭璞所说的猛禽,应该是比较小巧、叫声婉转的鸟类,这才是适合谈恋爱的环境,毕竟安全是美的前提。现代学者认为,雎鸠应该属于鸟类中的鹛鹏目鹏鹛科。

从“关关”二字,可以看出,雎鸠的叫声是连续的、悦耳动听的。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诗歌才引出男女主人公的邂逅。

关雎感悟(解读关雎中的三种美)(1)

2.河流美:黄河

《诗经》里提到的“河”,指的是黄河,那个时候,“河”是黄河的专称。

黄河是弯曲的,因为河里有洲。河流的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才能堆积成洲,所以,《关雎》中描写的黄河给人一种优雅、宁静的美。假设你站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是奔腾的黄河夹杂着泥沙,那就是另一番壮美景象了。

黄河又是清澈的,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可以看出来,河里的水草是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的。《诗经·魏风·伐檀》也有提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兮。”当时的人们把砍下的檀木放在河边,河水清澈,还泛着涟漪。

弯曲、缓慢而清澈的黄河,在线条上、速度上、明度上都是富有美感的。

关雎感悟(解读关雎中的三种美)(2)

3.植物美

《关雎》所描写的植物也是美的。“参差荇菜”是明写水里有参差不齐的水草。窈窕淑女恰巧正在河边采摘荇菜。

除了明写荇菜,还有暗写,即“在河之洲”,河中有小洲,小洲上应该有一些植被。从《魏风·伐檀》里可以知道,当时黄河岸边植被茂盛。所以《关雎》开篇写的是“关关雎鸠”,而不是“雎鸠关关”,可以想象,从茂密的树林间传来了“关关”之声,而后才看到原来是雎鸠鸟。

关雎感悟(解读关雎中的三种美)(3)

二、人物美

《关雎》所描写的君子与淑女,他们不仅具有外在美,还具有内在美。

君子在河边邂逅了采摘荇菜的淑女,从君子的行动来看,应该是个有品位,又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他做的事情都是比较有儒雅风范的。而淑女呢,“窈窕”一词已经概括出了淑女亭亭玉立的美好形象。这是外在的表现。

再从内在来看,君子爱上了这位淑女,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但他没有做出什么唐突的事,而是“琴瑟友之”,用琴瑟来传达爱意,可见他是有一定音乐修养的人,也是一个有礼的绅士。琴、瑟是专用乐器,一般老百姓是不会去买的,他用琴、瑟示爱,可以看出,他不仅有钱、有品位,还有才华。

《关雎》里描写了淑女采摘荇菜的动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左边采完了,又采右边,她的动作显得很有节奏,应该是很认真地在劳作。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不仅外貌出众,还勤劳能干,难怪君子对她一见钟情。

关雎感悟(解读关雎中的三种美)(4)

三、情感美

《关雎》描写的情感,即爱情,也是极美的,因而受到后人的称赞。它记录了君子从一见钟情到恋爱、结婚的全过程。其中,恋爱的过程是虚写的。

1.发生美

淑女到黄河边采荇菜,恰巧遇到了君子,他们是偶然邂逅的。一见钟情,刹那间的怦然心动,最符合爱情的本质。一见钟情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陌生人,二是对方符合自己的标准。显然,在君子的眼中,淑女是非常完美的结婚对象。他们两人本来互不相识,因不了解而爱上,因了解而愈发喜欢。这样的相遇是美的,富有诗意的。

2.过程美

《关雎》实际上更多的是从君子的角度写的,他爱上了自己偶然邂逅的淑女,“寤寐求之”。从时间长度来看,“寤寐”指的是日日夜夜,那也就是日思夜想,满脑子都是淑女了。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手机,不能拍照、发朋友圈,也不能要到对方的微信、QQ和电话,所以他只能干想着,也不知道那个女子是哪个部落的,姓甚名谁,还找不着她,越想就越痛苦,所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饱受爱情的煎熬。

后来好不容易打听到了淑女的消息,就开始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奏起琴瑟,以音乐传情,多么浪漫呀,让人无法拒绝。这一招的成功率还是蛮高的,今天许多男生也学到了,抱着吉他到女生宿舍楼下唱歌,往往引来周边女生的艳羡,不过也有少数倒霉的男生会被他所追求的女生泼一盆冷水。

从情感的浓度来看,君子是专一的、深情的,他对淑女怀着炽热的情感,展开了锲而不舍地追求,以琴瑟打动对方,这个过程也是美的。

关雎感悟(解读关雎中的三种美)(5)

3.结局美

故事的最后,君子和淑女喜结连理了,从“钟鼓乐之”可以看出来。琴瑟可以是个人弹奏的,而钟鼓是打击乐,往往是成套的,属于古代礼乐器,是婚礼、典礼等隆重场合演奏的音乐。所以,“钟鼓乐之”应该指的就是君子和淑女他们婚礼上演奏的音乐了。

君子与淑女的结合,可以说是绝配,结局是美好、幸福的。这种结局的出现也是有理由的,君子对淑女的情感是毋庸置疑的,他有地位、有品位,情感炽烈热忱,淑女及淑女的家庭应该也是许可的,毕竟条件这么好的一个贵族青年,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

关雎感悟(解读关雎中的三种美)(6)

四、结语

从《关雎》所描写的内容看,诗歌从环境、人物、情感三个维度,营造了比较富有浪漫气息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期许。此外,《关雎》本身就属于民间歌谣,在韵律上具有复沓之美,即便语言更迭,今人读来依旧朗朗上口。正因《关雎》富有多重美感,使得这场河边的美丽邂逅流传千古。


我是热爱传统文化的夏阳晢煜,如果你喜欢古诗词,欢迎继续关注我哦!

本文由夏阳晢煜发布,2020年5月12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