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地名的由来(青海省县名的由来)

原创 牛汝辰

青海各县,就历史演变看,河湟流域设治较早,变迁也多;牧区设县较晚,历史演变也较简单,但就语源语义看,情形就比较复杂了。有的是羌语名称,鲜卑语名称,也有大量的藏语名称和蒙古语名称,还有哈萨克语名称,也有原先为少数民族语名称逐渐被汉语雅化了的。

汉语县名

(1)取义于政治意念的。

循化。意即“遵循王化”。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曾修筑循化城(旧名一公城,移公城,在土门关外)。金朝设积石州,属临洮路。元因之。明初设积石州千户所,属河州卫。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草滩坝筑城驻兵,名“循化城”和“循化营”,乾隆《循化志》说:“御赐嘉名”,“偶合于宋耳,非复旧名也”,可见取义于政治意念。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城,设循化厅(县一级),先后隶属临洮府和兰州府,道光九年(1829年)改隶于西宁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循化县。1954年3月成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青海藏族地名的由来(青海省县名的由来)(1)

贵德。原名归德。据乾隆《甘肃通志》卷三“贵德所”条,“明以前为番夷驻牧之地,洪武三年(1370年)征西将军邓愈至莽刺川,始置归德州,取番夷向化之义”,其政治意念是很明显的。清初设归德所,属河州卫。雍正三年(1726年)裁河州卫,改隶临洮府。乾隆三年(1738年)改隶西宁府。到乾隆二十七年设归德厅,置县丞(称西宁县丞),四十七年(1782年)改“归德”为“贵德”,意为“以德为贵”,沿用至今。五十六年(1791年)改设同知。1913年贵德厅改为贵德县。

海晏,1943年设县,取义于“海晏河清”,地方承平。该县县治在原西汉末王莽的西海郡城一带。这一带,原为先零羌牧地,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冬,王莽在此设西海郡。西海之名,在《汉书·王莽传》中记得很清楚,王莽上奏皇太后王政君说:“今案已有东海、南海、北海郡,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定名西海,显然系取义于“四海一统”。这个西海郡维持了约十五年,即废弃。

平安,平安县系1982年5月设置,治平安镇,该地古名安夷和平戎绎。据《水经注》载,自青沙山北流至平安镇汇入湟水之河名勒姐溪,原为勒姐羌居地,因部族得名。东汉初在此设安夷县,属金城郡,建安时西平郡设立后,归西平郡。魏晋因之。十六国时仍为安夷县。北魏时废县。隋唐时,属设于乐都的西平郡或鄯州。宋时称宗哥城。元时设骚站。明洪武时设平戎绎,嘉靖元年(1522年)修平戎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增修。清康熙改平戎城为平安城。

(2)表示民主革命时期政治概念的。

1929年青海成立省政府后,从乐都县划出东半部新设“民和县”,取义于“人民和睦”或“民国和平”。

从西宁县划出一部分新设“互助县”,取义于“互助互爱”,1954年改设“互助土族自治县”。

在隆务寺一带新设同仁县,取义于“同登仁域”;在恰卜恰一带新设共和县,取义于“五族共和”等等,都反映了时代烙印。

青海藏族地名的由来(青海省县名的由来)(2)

(3)由羌语雅化了的。

乐都,据《汉书·赵充国传》,汉人没到此之前,已有“雒都谷”之名,可见系羌人所命名,在《汉书》中也写成“落都”或“洛都”,可见系译音。至于“雒都谷”具体指哪条山沟,有人认为指老鸦城以北的冰沟,也有人认为系乐都县北的引胜沟,原名胜番沟。到十六国时后凉吕光置郡(约在386—390年间),雅化成乐都,沿用至今,已有1600年了。南凉王国(397—414年)曾以乐都郡城为国都。北魏时属鄯州境,孝昌二年(526年)后鄯州移治于此,此时鄯州治和乐都郡治同城,名西都县(西都县先在今西宁,移此),隋代,改为西平郡,唐初复称鄯州,具为湟水县。吐蕃统治时仍名鄯州,驻有节度使。宋时,称邈川城,元符二年(1099年)改置湟州,旋改乐州。元时归西宁州。

明时设碾伯所。碾伯,为藏语,与“年保”同字异译,系山神之意,“碾伯沟”,即山神之沟,指北通苍龙岭,云腾雨生之胜番沟。清初仍旧,雍正三年(1725年)设碾伯县,1929年改名乐都县。

(4)以河川或某地方位命名。

大通,本为河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大通卫,筑三城,设三营,即白塔(今大通县旧城)、大通(今门源县城)、永安(今门源西北六十公里),卫治在今门源。乾隆九年(1744年)移卫治于白塔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改大通卫为大通县。新中国成立后,县治移桥头镇。

门源,1929年划大阪山以北设门源县。1929年析大通县置亹源县,因地处古浩亹水,即今大通河;古浩亹水,亦名阁门河,《晋书·音义上》:“亹者,水流夹山,岸若门”,孟康曰:浩亹读合门。颜师古曰:浩音诰,水名也,亹者,水流峡中,岸深若门也。西汉曾置浩亹县,治今甘肃永登县河桥镇。北宋在浩亹河上筑大通城,此河遂因大通城而改称大通河源头而命名。1953年设亹源回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1959年,亹源简化为门源。

湟源,意为湟水上源。道光九年(1829年)设丹噶尔厅,驻主簿,1913年改为湟源县,丹噶尔与东补尔,同字异译。有人云,丹噶尔系藏语,在湟水岔口处。

湟中,1944年设,治鲁沙尔镇。鲁沙尔,藏语,新村落新部落之意。“湟中”之名始见于《汉书》。谓两山对峙、湟水中流。古时湟中指西宁、乐都一带地方。湟中建县后,始成为行政建制名。

贵南,意为在贵德之南,新中国成立后新建,治茫拉川。

青海藏族地名的由来(青海省县名的由来)(3)

(5)古县名,取义于汉文中相应意义。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西平亭设临羌县,取义于“蒞临众羌”,治西川镇海堡。东汉时移治湟水北岸多巴(藏语,几川汇合处),扼西纳川之口。

镇海,唐以后称临蕃城,宋称临谷城、林擒城。元以后称镇海。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威服定羌之后,于今老鸦城设破羌县,该地是汉军破羌处。老鸦城,并无乌鸦,语源于藏语,意为山谷尽头。

东汉末西平郡下设长宁县,在长宁谷中,即今西宁北川,《水经注》称长宁川,有长宁亭,其“北有养女岭即浩门山,西平之北山也”。长宁亭“东城有东西门,东北隅有金城,在西北四十里”,长宁县治当在此城。

上述临羌、破羌、长宁,其汉文意义是明白易知的。

参考文献

西藏自治区测绘局,西藏军区司令部侦察处.西藏地名资料简编[Z].拉萨,1979.

芈一之.青海地名探源及若干规律[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27-3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