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汉地十八省不可能分裂(当年的汉地十八省)

“汉地十八省”,也称“内地十八省”,是一个仅存在于清代及民国初期的地理概念,但却是中国大一统王朝历史延续中特殊的一页,并对现代中国的行政版图划分有深刻的影响。

为何汉地十八省不可能分裂(当年的汉地十八省)(1)

1820年时的清帝国疆域

满清入关后,为了对其帝国版图内的各部分分而治之,同时适应关内和关外不同的政经治理现实,实行了严格的限制边地人口流动的制度。清朝前期在恢复对东北、蒙古、西域和西藏等边疆地区统治的同时,借鉴元明两代的行省制度对关内的行政区划再次调整,从而形成了内地十八省。

为何汉地十八省不可能分裂(当年的汉地十八省)(2)

清朝的山海关汉人仍无法轻易逾越

中国的行省制度起于元朝,时称“行中书省”,据说蒙古人在西征过程中自波斯学到了这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行政治理模式,并在灭金和宋并建立元朝后相继推行开来。另一种说法是作为行政区划的行省,其渊源可追溯到魏晋隋唐的行台和金代行尚书省,不过并没有正式大范围地应用,而仅限于边疆区域和临时派出机构。

为何汉地十八省不可能分裂(当年的汉地十八省)(3)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明朝承继了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度,但将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俗称藩司,并设三司会商以防专权。明朝相对固定的藩司有十三个,加上南、北直隶共十五个,其中北直隶、河南、陕西、山西和山东俗称北五省,南直隶、江西、湖广、浙江和四川俗称中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俗称南五省。

为何汉地十八省不可能分裂(当年的汉地十八省)(4)

明孝陵是作为南直隶中心的南京的标志

清取代明后先是将南直隶改为江南布政使司,后又将其分拆为左、右两个布政使司,也就是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前身。康熙年间还从陕西分出了甘肃,将湖广南北分治为湖北和湖南。至乾隆年间,布政使司被省取代,加上北直隶成为直隶省,关内十八省终于成型。“汉地十八省”的“汉地”,是指相对于边疆地区,这十八省或常住居民主要为汉族,或通行汉文化。

为何汉地十八省不可能分裂(当年的汉地十八省)(5)

安庆是安徽的第一个省会

在这十八省之外,东北南部的辽宁是个特殊的例外。其实辽宁自秦汉开始大部分时间为中原王朝所控制,五代十国后与幽云十六州一起落入草原民族之手。明朝前期辽宁大部为辽东都司,属山东管辖,后期逐渐为崛起的后金控制。清代前期的辽宁为实行旗民分治的盛京,直至1907年才改为奉天省,并延续至1929年始有辽宁省之称。

为何汉地十八省不可能分裂(当年的汉地十八省)(6)

沈阳故宫

清朝灭亡后,北五省中的北直隶变迁最大。1928年河北省诞生,但长城外的宣化和承德成为察哈尔省和热河省,解放后这两地又回归河北。河北在失去濮阳(划归河南)的同时,核心的北平和天津也成为单独的直辖市。甘肃则有两部分区域在1928年被划入新建的宁夏和青海两省。山西的归绥道在1914年成为绥远省的一部分,解放后划归内蒙古。

为何汉地十八省不可能分裂(当年的汉地十八省)(7)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

中五省中,江苏曾有分出江淮省的纷争,但最终只在抗战时期的汪伪政权中存在了数月,不过东南部的松江府永久性地成为了直辖市上海,而且随着上海的扩张,与之相邻的周边区域也被蚕食。川西藏区曾于1928年正式成为西康省,1955年除昌都外重新并入四川,金沙江西岸的昌都则成为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的一部分。1997年,重庆恢复直辖市地位,川东的涪陵、万县和黔江三个地区也被并入其中。

为何汉地十八省不可能分裂(当年的汉地十八省)(8)

豫园所在的老城厢曾是上海设县的地方

南五省中,原属福建的台湾府在1885年单独设省,而原属广东的海南岛则在103年后成为海南省。现属广西的北部湾钦北防三市曾在近现代有数次在两广之间变换的历史:元朝的湖广行省包括了现在的海南、钦北防三市及广东的湛江市,到了明朝这些区域几乎全部被划归广东,1951年钦北防成为广西的沿海,四年后再度被划入广东,直至1965年才重新回归广西。

为何汉地十八省不可能分裂(当年的汉地十八省)(9)

中国最年轻的省会海口

以上所述之外,还有许多省际之间县级的置换和调整囿于篇幅而没有一一列出,但细细回味也颇有意思,比如像舟山的嵊泗列岛从江苏划入浙江早已风平浪静,但原属徽州府的婺源从安徽划入江西,则至今让已变成黄山人的徽州人意难平。

#汉地十八省# #中国行政区域改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