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简单的诗(白居易很庸俗的一首诗)

文/顾无

【引觞漫谈】

紫薇花在古代,也是一种文化寓意很浓的花。

它在我国的大部分区域都有种植,只不过平日里的花朵并不算显眼,人们总容易忽视罢了。紫薇花开的时候,是小小的、紫色的,一束一束挂在枝头大家以后赏花或者出游的时候也可以关注一下。

在唐代,三省之一的中书省曾经就改名为紫薇省。关于这次改名,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改名依据的是天文历法,对应的是天文紫微垣;还有一种说法,就认为是因为中书省中种植了许多紫薇花,有人就给它取名叫做紫薇省,久而久之,这个名字流传越来越广,成为了中书省的别名。

两种说法都能说得通,不过,紫薇花的寓意就从这时开始逐渐变化了。

从一种开在民间,默默无闻的花,摇身变成了宫廷的象征和代表。天上有紫微星,地上亦有紫薇宫。在其中办公的人,就理所当然的称为“紫薇郎”。

白居易最简单的诗(白居易很庸俗的一首诗)(1)

【临其诗境】

白居易就曾经做过紫薇郎这个官职,官方的叫法是中书舍人,也就是替皇帝拟订诏令,处理政务的地方,职权很大。

公元821年,白居易任中书舍人,不到一年就出任为杭州刺史。今天要介绍的这首诗,就写在这段时间里。

白居易在宫中上班,面对着漫长而无聊的黄昏,既没有老朋友过来对酒畅饮,手边也没有称心的书籍可以读,百无聊赖之下,写下了这首《紫薇花》。

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做《直中书省》,更加的简单直接,可能是诗中关于紫薇的两句实在太过亮眼,后人才加了这个《紫薇花》的题目。

白居易最简单的诗(白居易很庸俗的一首诗)(2)

【经典原文】

紫薇花

唐代: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白居易最简单的诗(白居易很庸俗的一首诗)(3)

【条分缕析】

第一句,写的是自己身处的场景,也有表现寂寞的成分在。

估计也是到了快下班的时候了,“省中啼鸟吏人稀”,在中书省里工作的人们渐渐地离开,白居易作为中书舍人,却是要守在这里值班的,于是就造成了这种孤零零地处境。

文书的工作已经忙完,可是抬头看表,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时间怎么过的这么慢啊。

这我相信是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的感想。着急下课或者下班的时候,总会觉得这时候的时间过得特别的慢,而到了休息娱乐的时候,又觉得时间走的飞快。

这里白居易也借用刻漏长的意象,委婉的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自己的同事都已经走了,在这京城也没有什么老朋友会在这个时候找自己玩。这个漫长的黄昏啊,只有自己独自寂寞了。

独坐黄昏谁是伴?问句的答案很清晰,那就是无人做伴。

结尾句又有一转,要说无人为伴,倒也不尽然,这不,紫薇省中这许多的紫薇花,还在陪伴着我这紫薇郎呢。

白居易最简单的诗(白居易很庸俗的一首诗)(4)

读白居易的这首诗,总觉得好像并没有凸显出白居易诗歌的特色。

字句浅白,叙事清晰,语言平易,这些要求其实也都达到了。然而在心态方面,好像并不符合白居易自己“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标准。

只是在一个黄昏,值班的时候,抒发自己的无聊罢了。这首诗的创作,几乎是落入了宫廷诗窠臼的。

写庄严静穆的宫殿,用以凸显皇家的威仪;写紫薇花,用以表现自己的工作、地位;就连这句构思巧妙的“紫薇花对紫薇郎”,字里行间也好像透露着一点淡淡的得意之情,被皇帝赏识,能够担任如此要职,也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吧。

特殊的环境,会刺激人们产生特殊的感情,这首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即使如白居易一般伟大自持的文学家、政治家,在黄昏独自值班的时刻,也不免被宫廷的氛围感染,写下这种不像他一般风格的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