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区各板块排名(天河之后看黄埔)

记得小编刚到黄埔工作时,有朋友说:“广州城区那么大,你去那山旮旯干嘛!”谁曾想到今年,这位朋友却开始在黄埔物色二手房,啊这……

广州黄埔区各板块排名(天河之后看黄埔)(1)

不可否认,在以往的认知里,老黄埔和萝岗确实只是广州市的近郊。但是,近些年来新黄埔区的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黄埔早已不是那个缺乏存在感的“山旮旯”。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来讲一下广州的城市化特点,以及黄埔未来在这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


广州过往:飞地型的城市化,建设成本过高?

跟传统的外延型城市化不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大多呈现出“一个核心区,外围散布多个新区或城镇”的特点,即飞地型城市化。具体来说,就是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却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新区或城镇。

广州就是典型的例证,别看广州CBD持续东进,但一谈起市中心,很多广州人都会说是越秀、荔湾和海珠“老三区”。在天河尚未建区之前,远在更东边的区域就建立了黄埔港区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比于“老三区”,彼时的老黄埔、萝岗科学城也类似于飞地型的新区。

广州黄埔区各板块排名(天河之后看黄埔)(2)

1984年广州开发区奠基,图源/《奋进》画册

目前,天河已成为全市经济中心,黄埔紧随其后,开始与市区相连。但是,时至今日广州仍有很多飞地型的新区和城镇,像“以港兴城”的南沙新区、增城荔城和新塘、从化街口街道等。虽然这些区域的发展差距明显,但共同点就是距离市中心都很远。

总的来说,广州的城市化就像“摊大饼”,好处是能把所有区纳入全市统筹,但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郊区居民很难或较少享受到城市配套。打个比方,面积仅有广州1/4的深圳地铁线路分布更均匀,而广州的地铁基本扎堆在市区,大部分郊区只通了一条线路。

广州黄埔区各板块排名(天河之后看黄埔)(3)

知乎网友对广州和深圳地铁分布的调侃

当然,城市配套的规划是看产业需求和人口规模的,在2008年“中新广州知识城”立项之前,谁会想到这郊外的小乡镇日后会建南方医院、中大肿瘤这种三甲医院呢?所以说,除非有重大政策扶持,否则郊区很难享有和市区同等的配套。

即便相关的配套能规划到郊区,但从运营角度来看,也无法确保配套有百分百的利用率。比如地铁21号线,更像是为了加强知识城、增城跟市区的联系,从长平到镇龙西中间的12公里仅有一个金坑站,沿线都是山地或农地,线路利用率大减。

广州黄埔区各板块排名(天河之后看黄埔)(4)

21号线长平-镇龙西段,图源/百度地图

我国有基本农田保护政策,郊区的很多农地轻易动不得,即便没有人耕种,或成为荒地,也因为地势、地质等原因难以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如此一来,地铁想要修到郊区城镇,也只能穿过中间大面积的山地、农地,最终导致建设成本的整体提高,虽然这是必要的,但也是无奈的。

在这种情况下,连片建设的外延型城市化才有利于减少建设成本,充分提高配套利用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州的东进战略正是这种不断外延、循序渐进的城市化思路,未来十年就看黄埔了。


未来十年:连片新城看黄埔,或能匹敌天河?

未来十年,广州最有可能建设大规模连片新城的只有黄埔区,区内大致分为老黄埔、科学城、知识城,各项配套或能提升到能与老城区抗衡的地位,沿江和区府板块的商务区发展具有跟天河相匹敌的潜力。

广州黄埔区各板块排名(天河之后看黄埔)(5)

黄埔沿江未来效果图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黄埔区具有各种优越条件,比如可建设用地多、经济实力雄厚、招商引资等政策红利突出等等,之前的文章已详细讲过(工业区腾笼换鸟:黄埔“科创新城”即将起飞?)。

总的来说,原先广州开发区的发展为今日的黄埔区奠定了基础,很多世界500强项目落户于此,促进城市配套建设,这跟近年的知识城类似,符合上文所说的由强大的政策和规划所带动的城市化。

当然,早期的传统工业建设也有明显的缺点,最突出的产城居无序混合,环境污染问题让居民诟病。现阶段的黄埔区正在谋求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智能化、去污化改造,不同片区和项目的具体进度不同,我们且看后续成果。

广州黄埔区各板块排名(天河之后看黄埔)(6)

广石化,图源于网络

至于为什么只有黄埔可能发展为连片新城?很多人会由“东进南拓”联想到海珠、南沙,难道海珠、南沙等区域比不上黄埔?那肯定不是,其他区域也有黄埔所不具备的长处,只不过按照外延型城市化的思路,黄埔更具优势。

其实,海珠本就属于“老三区”之一,目前基本只剩下琶洲沿江处于建设阶段,其城市化水平早已近乎成熟,其城镇人口比重已是100%。再者,海珠区面积本就比黄埔区小,可建设用地余量有限。

广州黄埔区各板块排名(天河之后看黄埔)(7)

节选自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而南沙新区,虽然是广州南拓政策的重点对象,发展潜力也很有看头,无奈离市区太远了。相比于跟天河直接毗邻的黄埔,南沙距离珠江新城二三十公里,中间还隔着海珠和番禺,这种地理位置,短期内并不具备跟天河相接的连片城市化条件。

广州黄埔区各板块排名(天河之后看黄埔)(8)

广州地图局部

现阶段,天河区剩余的可建设用地主要是东部,所以天河也正在极力向东扩张,重点落实天河智慧城和天河高新区的规划,加快城市化建设(十四五规划的天河东部,要跟黄埔争工业的“头把交椅”?)。

按照这种趋势,天河就刚好跟黄埔相连接,成片发展新城区,北有科学城与天河智慧城相交,南有国际金融城串联鱼珠CBD。当然,这种发展趋势只是宏观层面的愿景,具体建设进度得看各项城市设施的落地情况。

随着黄埔区产业发展、三旧改造和城市建设的加快,未来十年是值得期待的新时期,黄埔将成为广州城市化的下一个主角。各位街坊如何看待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