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四位重点人物及绰号(水浒中两位天师)

一、哪位前辈天师,镇住的108位魔王

熟悉《水浒传》的人都清楚,在水浒开篇,便是洪太尉奉皇上旨意,上龙虎山请张天师,结果他最终因私闯伏魔殿,放走了被镇压在此地的108位魔王。到了宋徽宗时期,这108位魔王齐聚梁山,从此便有了水浒108将。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是哪位前辈天师,把这108位魔王,镇压在龙虎山的伏魔殿中的?其实,在水浒中便有答案,当洪太尉发现了伏魔殿后,便问主持是怎么回事?

水浒传四位重点人物及绰号(水浒中两位天师)(1)

主持说:“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但是经传一代天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厉害。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

显然,是大唐洞玄国师,镇住的这108位魔王!那么,到底有没有这位洞玄国师,是何来历?别说,还真疑似有一位,但不叫“洞玄”,而是被元顺帝,敕赠为“冲玄洞真孚德真君”的这位 !

水浒传四位重点人物及绰号(水浒中两位天师)(2)

二、第一种说法

莫非这位“冲玄洞真孚德真君”,就是水浒中所言的“洞玄国师”?答案是,有此一说。皆知《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所著,估计施耐庵随手就抓过来,也不知是写错了,还是被后人抄录错了,把“玄洞”写成了“洞玄”。

不过,最有力的证据便是,“冲玄洞真孚德真君”不是元朝人,而是唐朝人,据《汉天师世家》记载,他生于唐会昌年间,即唐代宗时期,叫张谌,字子坚!

水浒传四位重点人物及绰号(水浒中两位天师)(3)

唐武宗曾召见过,赐建真仙观,还要请他当官。但张谌坚决不同意。在唐懿宗时期,一次他喝得大醉,然后就驾鹤归西了,所谓“大醉而化”,活了一百多岁。是历代天师传人中的第20代天师!所以从年代上考证,很可能是他!

不过且慢,据《水浒传》中的主持所言,除了年代外,还给出过辈分,“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若再从这个信息来判断,就对不上号了。因为宋仁宗时期,有过两位天师,分别是第25代和第26代天师。故而向上推八九代,就应是第18代天师了。

水浒传四位重点人物及绰号(水浒中两位天师)(4)

三、第二种说法

那么第十八代天师是谁?据《汉天师世家》记载:此人名叫张士元,字仲良。这可是位牛人,经常是一身玄(黒)袍。当时在龙虎山上有很多猛虎,没人敢轻易上山。但每当风雨大作之时,便会发现,张士元一身玄袍,戴着玄冠,骑着一只黑虎“往来诸峰间”,即,在山峰上自由穿越。

在山南面,是他的炼丹房,而在山北面更是神奇,还有一口黒龙井等。最终他活了92岁!参看第18代天师的记载,这位张士元天师更是彪悍。所以,从辈分上来考证,笔者把他列为,第二个选择。

由此我们得知了,镇住108位魔王的“洞玄国师”,有两个人选,一个是从年代(唐朝)上考证,是第20代天师张谌,另一个是从辈分上(经八九代祖师)考证,是第18代天师,张士元,(他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人)。

至于到底是哪位?连《水浒传》自己都说不清,为此打了架,咱也只能跟着纠结至此了!

水浒传四位重点人物及绰号(水浒中两位天师)(5)

四、水浒中的当代天师,又是谁?

水浒中,除了镇住108位魔王的这位前辈天师外,还有一位当代天师,原文说他是“一个道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着一管铁笛”,是个小孩模样。那么他是谁?

第一个要知道的是,洪太尉前龙虎山的时间,是宋仁宗“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

第二个要知道的是,在宋仁宗时期,宋仁宗曾赐封过两位天师。

水浒传四位重点人物及绰号(水浒中两位天师)(6)

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赐第25代天师:张干曜,为“澄素先生”,居龙虎山。

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赐第26代天师:张嗣宗,为“虚白先生”,他是张干曜的长子,居龙虎山。显然第25代天师张干曜,死于1055年。

而宋仁宗嘉祐三年,是公元1058年,所以可以肯定,出现在水浒中的那位“当代天师”,便是第26代天师:张嗣宗!

水浒传四位重点人物及绰号(水浒中两位天师)(7)

据载:他一出生就左手有印文,即,被老天爷指定为下代天师。七八十岁时,还是“貌若童颜”,很符合《水浒传》的外貌特征。唯一有问题的是,在“至和二年己未,宋仁宗召赴关,祈梼有应”。

即,张嗣宗在公元1055年,奉宋仁宗召唤,去过京城,干过祈禳瘟疫等事情,却不是《水浒传》中所言的公元1058年。但这种误差,其实完全可以忽略的,故而,水浒中的那位上京城祈禳瘟疫的天师,便是这位张嗣宗天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