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区别(车裂的三重境界)

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区别(车裂的三重境界)(1)

战国

文 / 杨大侠

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区别(车裂的三重境界)(2)

吴起

公元前381年,楚军所向披靡,横扫中原,把魏军打成乌龟,齐军也跑回了老家。频传的捷报,高兴坏了楚悼王的小心脏,一口气没上来,楚悼王死了。吴起无奈之下赶回都城,却不知他的死期来临。

屈宜臼、阳城君等旧贵族借到王宫对悼王进行悼念之机,向吴起发起突然袭击。吴起自知性命难保,急中生智,临死卧伏王尸,大喊“群臣乱王”。这些疯狂的贵族仍未停息,继续射杀吴起。乱箭射死吴起,同时也射中王尸。楚肃王继位,将吴起尸体处以车裂之刑;那些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被处死,灭三族。

商鞅

前338年,秦孝公因病离世,秦惠文王继位。

“商鞅变法”时,公子虔受刑;继而被割去鼻梁,对商鞅恨之入骨。新王即位,对公子虔而言,是个复仇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公子虔诬陷商鞅造反,商鞅无奈逃亡奔命,回秦后攻打郑县,被秦惠文王歼灭身亡。商鞅的尸体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并被诛灭全家。

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区别(车裂的三重境界)(3)

苏秦

前284年,苏秦走到瓦解齐国的最关键阶段。他越来越受齐湣王信赖之时,也越来越遭到齐国众大夫的妒恨。一个晚上,苏秦遭到齐大夫派遣刺客的刺杀。临死前,苏秦进献最后一策:“将我的尸体,车裂于东闾,发布公告‘苏秦乱齐,为燕反间;刺客忠齐,寡人有赏’。刺客必来,大王可替我报仇。”

齐湣王车裂苏秦,刺客果然来领赏。齐湣王遂车裂刺客,而齐国的命数也走到了尽头。

吴起,商鞅,苏秦,此三人是战国时期遭受车裂酷刑的最具代表人物,他们属于战国智慧金字塔的顶层。通过他们的死,我们能够清晰而轻松认知谁死得最有价值,谁死得最不值。

这个价值排序,是商鞅<吴起<苏秦

商鞅是战国变法最杰出的代表。他以一己之力,让弱秦变为强秦,并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然而掌权者一变更,商鞅沦为“兔死狗烹”,所有的汗马功劳也一并抹杀。

吴起是变法的祖师级人物之列(早期还有个李悝),他不但推动了楚国的强大,还是一名精通武略的大将,于铁马金戈之中,为楚国开疆扩土。他的死,也缘于王朝变天;只不过,他死的时候,也把加害他的人拉下黄泉一起做鬼。

苏秦则是一个偶像级的人物,他兼佩六国相印,反间十八年,不仅将孟尝君气得要死,还把强齐玩弄于鼓掌、走向灭亡,让自己侍奉的燕国得以保存并强大。他是历史上唯一“自请车裂”的人,他的死,报答了燕文候的赏识之恩,同时干翻了一个国家。人们通常说纵横家只顾个人利益,没有节操,缺乏义气;苏秦也是一生为名利奔波,因为他想“让历史记住苏秦”,但他的慷慨赴死,其实跟后来的荆轲并无二致,他们都是“士为知己者死”。

三者的境界迥然不同,但细看历史,我们也能发现其共同点。

吴起出生卫国,是个出名的败家子。倾家荡产后,他以布衣之身先后事鲁、事魏、事楚,并在楚国成为中流砥柱。

商鞅亦是生于卫国,如同三国的刘备,他是一名潦倒贵族。受到魏王冷落后,他将毕生精力付诸秦国。

这两人都是各自侍奉国家的重臣,但他们都有一个短板:他们是异国的客卿。秦、楚均为蛮夷之邦,他们背后还有自己的宗室;但为了挺进中原,他们只有选用中原贤才,才能习得中原礼教及其文化,从而知己知彼。吴起、商鞅凭借自己的才能纵横捭阖,深受各自君王重视,而君王背后的宗室,则受到严厉打压,地位卑下。而一旦旧王驾崩,新王即位,宗室们则立马反扑,争取回归从前的地位;新王通常也不得不听之任之,甚至帮助他们落井下石,因为只有受到宗室拥戴,新王才有可能坐稳根基。

因此,客卿侍奉异邦,实为赌徒的游戏;若赌瘾成性,忘了留一条后路,那么吴起、商鞅被车裂,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同时,三个人给我们的共同教训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无论在什么领域,都不要做那个太优秀的人——至少,你的优秀不要太锋芒毕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