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人最大的悲哀是自以为是(不懂得安之若命)

有一句话叫“安之若命”,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天命,和自己应该遵守的一种规律。

但是在人生的过程中,一生大多数的苦恼,却因为自己的“主观妄为”。

庄子说人最大的悲哀是自以为是(不懂得安之若命)(1)

因为对于本身命运的不甘,不愿意以清静无为的姿态去遵守自己的天命,一味的好高骛远,拿着自己飘渺的“妄想”,当做自己伟大的梦想和追求。

但是殊不知,这一切早就背离了天性生命的本质。

在道家思想中,一直提倡的是“清静无为”,这是遵守道的一个法则,否则就会背离了道一切,就会产生痛苦和灾祸。

无论是圣人还是众人,都会在“安和不安”两种情况之下转换,而圣人能够安于自己应该安的情况,但是普通人却截然相反。

庄子说人最大的悲哀是自以为是(不懂得安之若命)(2)

在《庄子》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圣人要守在他应该安守本分的地方,不甘心守在他所不应该安守的地方;但是凡人却安守在不应该安守的地方,却不甘心安守在应该安守的地方。”

这一句话稍微有一些绕,是出自《庄子》之中,我们用通俗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句话,就是:圣人能够天之若命,明白自己应该遵守什么,能够符合“道”的一个规律去发展。

但是其他人却总是安守在不应该安守的地方,当他们需要遵守天命的时候,却总是出现太多的妄念和妄为。

庄子说人最大的悲哀是自以为是(不懂得安之若命)(3)

在《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郑国人缓在裘氏读书,只用了三年时间,缓就当上了儒士,恩惠波及九里,恩泽惠及三族。

他让自己的弟弟学习墨家,于是兄弟两个就用儒家和墨家的理论去争辩,他的父亲支持他的弟弟,10年之后缓却自杀了。

有一天,他的父亲就梦见他说:“让你的儿子成为墨家门徒的人是我,为什么没有看到我的好处,现在弟弟的学识已经成熟的像秋天的柏树一样了。”

庄子说人最大的悲哀是自以为是(不懂得安之若命)(4)

在《庄子》的思想中就认为,一个人遇见灾祸的时候,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的天性妄为所致的,所谓的天性妄为,就是那些好高骛远的妄念,不能安之若命的一个思绪。

正是这样的一个情绪,让他成为了这样的人,这是一种思维的愚昧,这更是一种人性的误导。

这并不是让我们消极的对待人生,而是在追求事物和美好的时候不要过于妄为,应该遵守本身规律。

现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自以为是,总以为能够靠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改变事物本身存在的一个客观规律,但是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枉然,不但改变不了本质规律,而且还会因此给自己带来灾祸。

庄子说人最大的悲哀是自以为是(不懂得安之若命)(5)

即便是你的妄为给自己带来了短暂的利益,但是这些利益并不是长久的,古人就称之为:违背了道的自然法则。

就如同《庄子》这本书提倡的“逍遥论”的一个精神层面,一个人内在逍遥,自在无为的时候,就不需要执念于外物,就能让自己的身心达到一种坦然和洒脱。

圣人能顺应自然,众人则违背自然天性,在该安的地方不安,在不该安的地方假装安宁,这就是人生最大的一种愚昧。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