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延颈欲啄螳螂是什么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晴

庄子是一个特别善于讲故事的哲学家,他喜欢将许多哲学上的道理用诙谐有趣的语言和曲折生动的故事表现出来。在生活态度上,庄子是顺其自然的。他认为如果一心一意去算计人家,最后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会导致互相残杀的后果。庄子这种想法,就来源于他讲的一个有趣的寓言上:

庄子到雕陵的栗园里游玩,走近篱笆,忽然看见一只怪异的鹊从南方飞来,翅膀有七尺宽,眼睛直径有一寸长,碰着庄周的额角飞过去,停在栗树林中。庄子说:“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而不能远飞,眼睛大而目光迟钝。”于是提起衣裳,快步走过去,拿着弹弓窥伺它的动静。

这时,忽见一只蝉儿, 正得着美叶荫蔽,而忘了自身;就在这刹那,有只螳螂借着树叶掩蔽着,伸出臂来一举而逮住蝉儿,螳螂意在捕蝉,在捕获猎物的同时暴露了自己的形迹;恰巧这只怪鹊乘它捕蝉的时候而一举两得,让螳螂和蝉都进了自己肚子,怪鹊见利而不知道自己已在庄子的弹弓之下了。

庄子见了不觉心惊,警惕着说:“唉!动物与动物之间互相伤害,这是由于都只顾贪图眼前的利益所致啊!”想到这里赶紧扔下弹弓,回头就跑。恰在此时,看守果园的人以为他偷栗子,便追逐着痛骂他。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是什么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有名的典故就是从这寓言出来的。由这寓言引申出一个结论:成心谋算别人,就会招引其他人来谋害自己,"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你成天想着去害人,最终会害了自己。唯有泯除心计,乃能免于卷入恶性竞争的循环斗争中,避免太多的内卷。

然而世人却往往一味追求眼前的物欲而迷失了本性,对物质追求的欲念是无穷的,而满足总是有限,这样必然会导致悲惨的后果。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往往沉溺物欲,总也难于抵抗诱惑,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一去而不知返。

这些人住上了高楼,还想开上豪车;已经开上轿车的,还梦想着周游世界;那些在小康徘徊的,总希望一夜暴富。“苹果”出新款了,哪怕去卖肾,也得去买;每天在淘宝上买买买,没有节制地买上一大堆没有用的东西。经商的,为利润铤而走险;当官的,为名利权势贪污受贿;求学的,为金榜题名时,为“一举成名天下知”,为“黄金屋”、“颜如玉”。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是什么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



人,追求名利,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本无可厚非,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天攘攘皆为利往”。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如果一味地追求物欲,何处是尽头?稍有不慎,便有迷失自我,甚至陷入深渊。

现在许多留守老人被人诈骗了,连他们的养老钱、保命钱都被骗空了,甚至被骗得债台高筑,这固然和社会的监管有一定关系,但“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这些人的爱占小便宜、爱慕虚荣、喜欢攀比、贪图享乐,这种扭曲价值观才是他们被骗的根源。而一个个“落马”的官员也都是“贪念”惹的祸,他们经受不住别人“糖衣炮弹”的轰炸,最终成为“阶下囚”。

人一旦对物质充满了渴求,有着太多的欲望,便会变得极不聪明,就容易被骗。有位狱警家里有房有车,过着小康生活,但他依然不满足,一位犯人看准了他的心思,骗了他几十万,他是一个特别好面子的人,害怕这件事情曝光,最后只用自己的生命来为骗子买单。

所以管子告诫我们“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成功的人会恰当利用外界事物,但绝不会被外界事物所牵制,被物欲冲昏了头脑、迷失了双眼。

只有培养一双可以穿透世事的慧眼,看清本质、看到全局,才能选择一条正确的路。放下物欲的执着,不再在舍与得、悲与欢之间苦苦纠缠,从而也就不会陷入欲求的痛苦之中。常言“淡泊以明志,宁静方致远”。只有具备了一颗感受宁静生活的心,我们才能从容地面对生活的真。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是什么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



“不要因为一片树叶,而放弃整个森林”,当我们眼中只看得到一片自以为可以“隐身”的树叶时,我们就会忘记身边的各种陷阱,从而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为了一点不值一提的利益,而让自己的人生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实在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眼前的一切,很快便会消失,即使你得到了眼前的利益,满足了一时的欲求,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个坑儿永远是填不平的。我们唯有将目光放长远,才能在一个较高的高度上,看到全局,洞悉世事,不被眼前的利益迷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