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考文言文知识点(中考语文必考题型)

文言文特殊句式,是中考试卷上的必考题型,熟悉其特点及判断方法,是初中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例如: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第13题

13.下列句子与“善,陈孺子之为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何陋之有? B. 甚矣,汝之不惠! C.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 战于长勺。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第12题

12.下列句子与“司徒赵温为傕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 B. 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C. 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D.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中考常考文言文知识点(中考语文必考题型)(1)

中考常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特点及判断

1.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用“……也”表判断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3)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4)用“为、乃、则、”等表判断

中轩敞者为舱 (《核舟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5)用“非”表否定判断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无标志判断句,由主语和宾语的关系来判断。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

中考常考文言文知识点(中考语文必考题型)(2)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

(2)省略宾语

可以(之)一战 (《曹刿论战》)

屠惧,投(之)以骨 (《狼》)

3.被动句

(1)用“为”表被动关系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河中石兽》)

(2)用“见”表被动关系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词语的被动用法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中考常考文言文知识点(中考语文必考题型)(3)

4.倒装句

(1)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哉,回也! (《论语》十二章》

(2)宾语前置

宾语被放在动词介词

a.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也。”(《隆中对》)

b. 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

例如:“沛公安?”(《鸿门宴》)

“吾谁归?”(《岳阳楼记》)

c. 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陋之?”(《陋室铭》)

(3)定语后置

定语被放在名词

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4)状语后置

状语(介宾短语)被放在动词

行者[于树 ] (《醉翁亭记》)

醒能[以文]者 (《醉翁亭记》)

中考常考文言文知识点(中考语文必考题型)(4)

学以致用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中考题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第13题

13.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 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C.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分析:例句中“为人所称”,就是“被人们称道”。这里“为”表被动A项“能谤讥于市朝”正常的语序应该是“能于市朝谤讥”,是状语后置B项“为看花来者”作“人”的定语,是定语后置C项没有主语,是省略句;“天子为动”,“为”表被动,与例句句式相同。

所以,答案选D

中考常考文言文知识点(中考语文必考题型)(5)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第13题

13.下列句子与文中“封事,谤木之遗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何陋之有 (《陋室铭》)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C.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分析:例句“封事,谤木之遗也”,用”……也“表判断,是判断句式A”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用”……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C项”以军中多务“是介宾短语,作”辞“的状语,是状语后置D项”为“后省略宾语,”皆叹惋“前省略主语,是省略句

所以,答案选B

结论:任何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要把理论弄懂,吃透,再通过练习强化,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