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

由于《甄嬛传》中的很多人物不是按照历史史实来的,而是文学加工处理后的人物,所以,这篇讨论的「年羹尧式」职场困局,仅是针对剧中呈现的年羹尧这个人物,而不是历史人物年羹尧。

其实,年羹尧这个人,很难一言以蔽之。

说他嚣张跋扈吧,他也只是嚣张跋扈,完全没有造反谋逆的意图和决心。

因此,很多人追剧的时候会困惑:要么索性就起兵造反,暂且不说输赢,反正军权大势在手,搏一把也是痛快,如果不想造反,那就安稳点像个样子,这既不造反,还踩着皇帝的底线来回蹦着玩,年羹尧究竟图个啥?

然年羹尧作为开国功臣,功成名就之后难逃“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一职场困局规律。但是,年羹尧的凄惨结局有很大一部分也是他自己促成的。

类比到职场,年羹尧这种战功赫赫的将军,是非常典型的那种技术型、实力派人才。

而这类职场人才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

技术型人才都有自己非常擅长的领域,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有靠实力在职场晋升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由于能力很强,这类人才绝大多数都有恃才傲物的脾性,而且由于在专业技术方面取得的成绩斐然,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对人情世故层面的不敏感或者说是不在乎。

结合这优缺点,就不难理解年羹尧的那种既不打算造反,却又嚣张狂妄的迷惑行为了。

举个例子。皇帝召见年羹尧,并留他和华妃一同吃饭期间,年羹尧有许多僭越行为,基本上是在挑衅皇帝了。

事后,华妃吐槽年羹尧:“……你还让苏培盛给你夹菜,苏培盛是什么人哪,那可是皇上用了几十年的老太监了,打小就跟着皇上,你还敢使唤他呢!”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1)

年羹尧的反应是啥呢?他“哼”了一声,说:

“我的脾气你不是不晓得,我最讨厌这些阉人的臭气,既是皇宫里的规矩我不得不遵,我当然要找那个最有头脸的人来伺候。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从沙场征战回来,立下汗马功劳,还不能让一个阉人伺候?”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2)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3)

华妃给年羹尧讲的是人际关系,是提醒年羹尧注意君臣之礼,而年羹尧给华妃讲的是他自己的脾气和喜好,以及他能力和战功。

从年羹尧这句“李白那点臭墨子文采,还让高力士脱靴呢,他苏培盛能伺候我是他的福气。”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4)

其实,在老板看来,恃才傲物和功高震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而年羹尧敢这么对待苏培盛,并不只是因为他缺乏政治思维,而是他认定自己对皇帝很重要。

认为自己对老板很重要,这几乎是技术型人才的致命通病。

甄嬛小产复宠后,她开始拿捏皇帝,于政事上给皇帝进言献策,她曾非常自信地说:“谁侍寝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能不能握住皇上的心。”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5)

技术型人才很容易进入这种过分的自信中,高估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们往往忽略了,老板和他们之间的资源和平台落差,以及老板和他们之间的客观矛盾。

技术型人才能提供的是才华和实力,但老板能提供的是平台。

平台离不开人才,人才需要平台展示才华和能力。但是这种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会随着平台的成长发生变化。

就拿年羹尧和皇帝之间来说,创业成长初期,是皇帝对年羹尧的依赖更多,所以皇帝对年羹尧不仅器重,还要小心翼翼地取悦和拉拢。最初的时候,皇帝连年羹尧的臂伤都记得。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6)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7)

而后来呢,随着江山大业稳固,皇帝开始忌惮年羹尧,介意他功高震主,宁愿用和亲这种憋屈的方式避免战事,也不愿再重用年羹尧。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8)

不是皇帝疑心重,是皇帝的位置决定的,不管你年羹尧是不是真的会造反,皇帝作为上位者都必须规避这种潜在的风险,防范年羹尧会谋反。

这就是老板和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客观矛盾。

技术型人才认为自己可以靠才华和能力拿捏住老板,让老板知道他很重要,从而捆绑住平台。

然而,老板的目的就是避免被手下的员工牵制和裹挟,从而保持整个公司和组织的自由和安全。

而年羹尧更离谱的是认为他做了皇帝的大舅子,他和皇帝就是一家子。咱就是说,皇帝连他亲弟弟都搞,他会在乎你这个大舅子?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9)

这体现的是年羹尧在政治眼光方面的欠缺。

这也是很多有真才实干能力的人在职场中却晋升很难的原因,更是很多技术型人才栽跟头的原因。

就拿年羹尧来说,他甚至都意识不到敌对利益集团的算计。

甄嬛传第一集一开始皇帝登基,苏培盛就宣读了对隆科多和年羹尧的册封。这意味着当朝两大利益集团的对立局面正式确立。

所以,从这之后,太后、隆科多利益集团就一刻都没停止过算计年羹尧利益集团。

最具代表性的,太后这边使出了组合拳。

第一步,是隆科多来觐见皇帝,直接告年羹尧黑状,谴责年羹尧大肆翻修府第,奢侈僭越。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10)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11)

第二步,年羹尧带走太医院的太医给他夫人治病,皇后趁机装头风病发作一夜,把年羹尧置于火上。

其实,太后也是预判到皇帝对年羹尧的处置逻辑,不能妄杀功臣,但是如果功臣自己行事不义,那便另当论之。

前两步走完,皇帝仍旧是不置可否,实则就是在纵容年羹尧,欲让其毁灭,先让其疯狂。而年羹尧和华妃沉浸在优越之中,对此毫无觉察。

于是,年羹尧惹了众怒,太后的第三步策略就达成:大臣们纷纷上书弹劾年羹尧。

甄嬛传年羹尧作死之路的开始(甄嬛传中的年羹尧式)(12)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是外患,年羹尧还有一个致命的内患。那就是贪恋荣华富贵,从华妃私自收受朝廷官员贿赂就能看出来,兄妹俩是一样的处事逻辑:人在高位,就要荣华富贵与之相配。

而年羹尧到了被皇帝处决的阶段,他还在拿自己曾经的军功说事,以求皇帝能饶了他。

而华妃也跑去求皇帝,让皇帝顾念旧情。

于是皇帝龙颜大怒。

这一点,总让我忍不住感慨教员的那“一切以条件为转移的实事求是”理论,是多么智慧!

平台和老板都在往前走、往前看、往前谋求发展了,而年羹尧作为员工还沉浸在昔日功成名就的骄傲中不能自拔。

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谴责皇帝作为老板的薄情和自私,因为事情的是发展的,是流动的,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技术型人才感觉良好的那段时光。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也是类似的问题,功成名就之后,刘邦给了他分封,并委婉地收走了他的兵权。韩信却由此怨恨愤怒,他认为自己曾是驰骋疆场功勋卓著的大将,如今竟沦落到连兵权都没有了,于是开始了一系列骚操作。

技术型人才,大多都很难放下自己的骄傲。

但是现代职场的包容度要好很多了,技术型人才的生存空间也更大。

就拿我好友的老公来说吧,他是典型的实力派技术型人才,在国企做到主管,但是由于和他们的大领导不对付,一直憋屈,没有机会升迁,一年年看着那些业务能力不如他的人晋升做他的领导。他一气之下辞职,跳槽去了别的公司。

结果在别的公司待了两年也是各种不顺畅,最终他考量一番,自己做了个人工作室,用自己的专业承接业务和合作。没想到做得风生水起,不仅做得开心,收入还比之前在公司赚钱的多好几倍。

其实,他在人情世故这块仍旧不擅长,但是无所谓,他招聘了一个擅长这块的助理来做业务对接。

相比年羹尧的职场,如今职场对于技术型人才来说,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可能性。反正实力和才华都在自己身上,其他方面的短板总有办法化解,或者靠自己去调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