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小店村村名由来(小店区的那些村名来历)

小店街道

小店村

宋《大诏令》载:“今既荡平‘晋阳’,当令众庶,永保安宁”。取永安二字,古名“永安堡”。小店地处京西官道和平晋西官道交接处,又是西渡汾河的渡口,客来车往,便在汾河渡口东岸开设商铺店面,称小店。后商贾集聚,逐渐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村。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述:小店,本永安堡,乃四达道也。小店,因街巷格局形似凤凰,又称“凤凰堡” (更多详情可查看小店通历史文章《汾东小店的前世今生》)。

嘉节村

有三种说法。一为,明代建村,这里有一批人习武练拳,豪爽仗义,遏恶扬善,讲究道义,很有气节,受到当时州县嘉奖,故名。二为明代村里郝姓人家有一年少媳妇,丈夫早亡,她执意守节,孝敬公婆,抚养幼子,受到旌表,故名。三为,元至正年间,有民女武管婴之父为乱兵所执,“女闻讯奔至,请以身代,兵释其父,女投井死”,受到旌表,故名。据清道光六年重修的《太原县志》记载:筑于明代嘉靖十九年的嘉节堡高二丈五尺,周围五十丈。现已无存。

红寺村

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高台寺在红寺村”。该村老人有两种传说,一是高台寺外墙刷的是红色,村名据此起为红寺村,二是因高台寺旁有峰火台,夜间遇警点火,映红寺院,故村名为红寺村。峰火台,远至周代就有,筑高土台,白天遇警冒烟,晚上遇警点火,邻台相继递举,以告戌守之兵。老年人记忆中的烽火台,系清同治六年(1867年)修,现已无存。

范家堡村

据村中老年人记忆,该村老爷庙已毁的钟上铸有捐银名单,有范姓人捐银,现在该村虽然没有范姓人家,但可认定范姓最早落户于该地,因姓得名范家堡村。范家堡村有座创建于明代的古建筑老爷庙。范家堡村因地处平晋县西官道,古时有烽火台,建于清同治六年,已毁。

李家庄村

李家庄本村老住户都是李姓人家,据传说李姓始迁祖约在明代洪武年间,从西温庄乡北王名村迁来,该村是以姓得名。李家庄有一砂石大碓臼,李姓人家从北王名迁来时,有兄弟二人带来两个大碓臼,后来有一个迁往现在的晋源区吴家堡村带走一个,另一个就留在了李家庄村。这个距今六百年以上的砂石大碓臼既大又圆又方,它的外形是没有经过细加工的边长70厘米的自然方形砂石。上边有一园形臼。二OO五年春,李家庄村已把它作为建村纪念物。安放于古庙遗址处一棵老槐树旁,周砌围栏,加以保护。

大村

传说元代叫富村。明代迁来“三赵、八李、曹两家,还有黄氏独一家”。村中有回龙寺,村北有青龙河,五条街道呈龙形,称蟠龙街,村南有卧龙滩、龙窝地、故名卧龙村。到清代初年,全村已有五百余户,四千余人,成为一个规模很大的村庄。清代一巡按路经卧龙村,以村名犯圣为由将卧龙村改为代村,村民不服 ,按当地传统,大字另一读音代,且村子又大,就将代村改称大村。

宋瓌村

宋瓌村始迁居民是在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从洪洞大槐树底迁来的,始迁姓氏为郑姓,村名郑家堡村,曾筑堡,虽已无存,但至今还有叫堡坡地名的耕地。到明末郑姓人家衰落,宋姓人家虽然户数少,但有权势,把村名由郑家堡改称为宋瓌,瓌同瑰,取其意为瑰宝,喻宋家为财富人家。以后沿习至今把瑰读为魁,现在仍俗称宋魁。由于瓌与繁体环字形相似,清雍正年以来书写时又演变为环,直到现在叫宋环,也俗称宋魁。

温家堡村

温家堡村现在没有温姓人家,但在该村耕地范围内至今有温家坟地。村中老人们传说,温家堡村就是因温姓得名。

孙家寨、贾家寨、杜家寨村

明代初年,为安顿庞大数量的军队,制定了军民分籍,卫所屯田制,当时太原县驻兵属太原左卫,有三个千户所,分驻二十七个军屯,即九营十八寨(可查看小店通历史文章《明代的九营十八寨》)。河东六个,即孙家寨、贾家寨、杜家寨、东草寨、西草寨、候家寨。孙家寨村明嘉靖十九年修筑堡寨一座,高二丈八尺,周二百丈。已毁。贾家寨村,明嘉靖十九年修筑堡寨一座,高二丈二尺,周八十丈,已毁。

东桥、西桥村

明初,涧河流经此地,移民先居涧河东,随后,太原县汾河东千户所(驻后所营)兀千户率其家属与兀姓兵士,到涧河西开荒种地,河上架桥,在桥之东称东桥,在桥之西称西桥。东桥村,京西官道穿村而过,是明清太原县中路五铺之一,有铺兵走递公文。

巩家堡村

以巩姓得名,建村约在明初。当时,巩姓人家有权有势,曾在明嘉靖十九年筑堡,高二丈二尺,周五十丈。该堡现已无存。巩家堡村在清代任姓为名门望族。清道光十五年乙未恩科任修五,任尊五双双中举,清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任秩五考中进士。一家三兄弟,一进士双举人,在中国北方较少见。

北格镇

北格村、南格村

据北格村、南格村几位耄耄老人提供的传说和两村最初迁居的姓氏相承之系次,南格村最早迁居的姓氏为张姓,约在明初从河北省清河县迁来,北格村最早迁居的姓氏为“和解两家”,约在元代后期迁来 。元末明初,北格村与南格村为一个村,因居太原县、榆次县、徐沟县三个产粮县接壤的中心,又相近于太原城,农村以粮食交易为首要的商贸活动,北格村在当时即为太原城南的一个粮食交易集市,故当时不叫北格村,叫北集。到明代前期,在现在的南格村西逐步建起一条新街,粮食集市更加繁荣,北集改称新街镇。明代中期,潇河发洪水,洪水从新街镇中部偏南的魁星阁附近把新街镇冲开为南北两块,分为两村,阁北为北阁镇,阁南为南阁村,后演变为北格、南格。

西北格村

先曹姓后刘姓从陕西迁来至今22代。西格村和北格古镇原为一个村,为北格村的一个闾(古时二十五户为一个闾),到一九五四年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才分开,因位居北格西,故称西北格村,简称西格村。

小北格村

从古至今以武姓为主。据村中老人们回忆,传说武姓于明代洪武年间从洪洞大槐树底迁来,至今23代,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该村初始名为上北格村,后因相对于北格村较小,又位于北格村北边,逐渐演变成小北格村。

流涧村

在流涧村老年人中有“先有六祖寺,后有流涧村”的传说。据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六祖寺”在县东十五里刘监村,金大定四年(1164)僧明真建,元至元元年(1264)僧桂堂重修,至正十八年(1358)废,国朝(明朝)洪武十七年(1385)僧惠空重建,此寺已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拆毁。流涧村得名,是和涧河有关,从榆次北山而来的涧河,经小店西入汾河,约在元末明初小店村在红寺道筑涧河坝把涧河逼向南流,经流涧这个地方到北格附近入潇河,流涧村建村于明代修通京西官道后,位在涧河流经的河道或附近而得名流涧村。京西官道并把六祖寺与戏台隔开为寺在西,戏台在东。戏台毁于寺之前。

梁家庄村

梁家庄村现在没有梁姓人家,不是以姓得名。据村中老年人传说,梁家庄是因明代有一梁姓财主来此“扎桩”得名。“扎桩”即划定地界,扎上木桩,为种地者的四至、面积。

辛村

明、清时原太原县的第一大村。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柳盗跖宅,在辛村,今人呼为柳家窝。跖,春秋时大盗,年九十而死”。辛村旧址在村西南寺地。旧址处有一寺庙名植福寺。据清光绪《续太原县志》记载:“植福寺在辛村,始建自唐”。辛村原名已无可考,但它最晚建于唐代确有记载。五百年前因常遭潇河洪水冲刷淹塌,迁至今地,取名新村,因念重建家园之辛劳,改称辛村(小店通曾有《历史上的头辛村》、《北格有辛村,俗世而孑立》多篇文章记述)。

郜村

《辞海》解郜字,“周文王子封于郜,子孙以为氏”。故郜村现在虽没有郜姓,却是以郜姓为村名。传说约在元代郜村系郜姓人家建村,至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任、赵、王、张等姓氏迁来郜村,郜姓人家不知什么年代就迁住榆次郭村,所以,现今郜村却没有郜姓。

张花村

传说,村内张姓是从汾西花塔村迁来,取姓氏张,花塔的花字,得名张花村。另据传说,张花村在明洪武年前,地处潇河以南,“洪武年间大水淹,潇河退到张花南”,时至今日,张花村仍处于潇河北。

张花营村

据清康熙《徐沟县志》记载:张花营村清代为徐沟县五个军屯之一。”在明嘉靖十九年曾修筑堡寨一座,高一丈八尺,周八十丈。今无存。张花营村既为军屯,又筑堡寨,即军队安营扎寨、以田给饷之地,位处张花村西,故称张花营村。张花营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一九四八年划给太原县,同时把太原县属的桃园堡村划给徐沟县。

戴家堡村、南戴家堡村

据该村李姓氏族保存的老神祗记载,该村李姓始祖为李万超。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李万超,太原人,幼孤贫,负贩养母,石晋时,从杜重威拒契丹,流矢贯手,拔矢复战,神色自若,屡立功,授路州团练使,太祖建隆初迁左骁卫大将军”。至今已二十九世,据此推算,约在宋代,戴家堡村戴姓宗族犯法,幸有李万超报信,戴姓家族逃到祁县,后李万超被革职,落户于戴家堡村。李万超两个儿子,为防后患,一个儿子留在戴家堡村,把另一个儿子迁居现在的洛阳村。所以,戴家堡村原以戴姓得名,现在已无戴姓,而以李姓为众。南戴家堡村古时与戴家堡村为一个村,约在明代潇河发大水,洪水穿村而过,一村分为两处,南一处仍为戴家堡村的一个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分为两个村,北面的仍叫戴家堡村,南面的称南戴家堡村。

东蒲、西蒲、南蒲村

传说,约在唐代前,三个蒲村以西沿汾河再向西南到东、西柳林一带,是汾河洪水出岸形成的一片沼泽地。这三个村的百姓选择了沼泽地长满蒲草边沿而居,在东的称东蒲村,在西的称西蒲村,在南的称南蒲村东蒲村有两座古建筑寺庙,即创建于明代的观音堂与三教寺。西蒲村有一古建筑—甘露庵,始建于清乾隆七年,光绪年间重修,二00三年又重建。西蒲村为清代太原县城南县道到北格接京西官道南下渡汾之处。

同过村

《新唐书·地理志》:“太原郡有河十八,其一名曰洞涡”。《魏书·地形志·晋阳》云:“同过水出木瓜岭,一出沾岭,一出大廉山,一出原过祠下,水皆合道,故曰。”洞涡水谐音亦称同过水,古时常因洪水改道,据志书记载,洞涡河亦称同过水现称潇河,从明正德十一年(1516)至清咸丰年间,曾七次改道。其中,明嘉靖年间,由今榆次使赵乡西荣村入小店区,经横河、流涧、同过至河滩村入汾。清雍正年间,从候家寨村南改道,经同过、三贤之间、东、西里解村南、西流到洛阳村北入汾河。同过村建村,可能在该河流经时创建,故称同过村。

三贤村

三贤村,古名断金村。传说有两位老人路经村北,望见路旁金光闪烁,近前看是一根金条,拾起后,谁也不愿独享,互相推让不休,正在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肩扛钁头的银须老者,微笑着说:“君等何必为此事而礼让不休呢”,于是放下钁头,用食指对着金条轻轻一敲,金条便截然断成两截,银须老人示意二人各拿一截,二人坚不肯拿,却把两截金条抛向东西两地,三们老人哈哈大笑飘然而去。后人感念三位老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村名起为断金村。后又改称三贤村,进而称颂三位贤人。古时直到清代,太原县南有个断金乡,这个乡名可能是以断金村名为乡名。据清光绪《徐沟县志》记载:金大定二年,东割平晋县断金乡三十三村,西割清源县梗阳乡一十一村,南割榆次县西营乡四村共48村置为县。

候家寨村

以候姓得名。为清代太原县军屯九营十八寨之一。

刘家堡乡

东草寨、西草寨村

两村位居汾河沼泽地南边,水丰草茂,明代曾屯兵扎寨,为明代太原县军屯“九营十八寨”的两个寨,是明代太原县为军马贮存饲草之地。因位居东、西,故称东、西草寨。

东柳林、西柳林村

古名柳林 ,位居汾河沼泽地西南边沿,草木繁盛,绿柳成林,故名。后受汾河冲击,居民分两地居住,分为两村,按方位称东、西柳林庄村,简称东柳林村、西柳林村。据志书记载: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曾住柳林庄,并在此筑堡屯兵(更多可查看小店通历史文章《石敬瑭在柳林称帝》)。

监军庄村

监军庄村,始迁姓氏为刘姓,于明代中叶从陕西迁来,当时该地位居汾河西,属太原县河下都。建村时曾考证“五代后晋天福六年汉高祖刘知远为北京留守屯兵以备契丹”,“刘氏或即其后裔”,起名为监军庄村。古为晋安寨。五代时在晋安寨一带后唐与契丹发生过一次大战,导致后唐亡,后晋兴。

刘家堡村

刘家堡村曾是柳林庄村的一个居民点,据志书记载: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在后晋任太原节度使、北平(太原)留守,北平王时曾在此筑堡屯兵。到明代中后期,刘知远筑堡屯兵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村,约在明嘉靖年间始称刘家堡村。太原王氏后裔王伯聚元末明初从河西蚕石村迁居汾东柳林,即是现在的刘家堡村。刘家堡村王氏,是世居太原的王氏后裔聚居地,故称刘家堡村是世居太原王氏大本营(更多可参看小店通历史文章)。

河滩村

最初居民为王姓,明洪武年间从河西蚕石村迁来,是世居太原王氏的后裔。当时河滩村在汾河西。清代汾河西塌东淤,把河滩村淹没了,居民大都迁走,留下的村民就在汾河的东面建了小村,因仍处于汾河河滩,故称河滩村。

石沟村

地处潇河岸边的平川地带,既没山石,也没山沟,据石沟、候家寨村马姓有识之士考查得知,明代洪武年间,从洪洞县马家庄村走出兄弟三个,来到太原县,一人住在北格村,一人到候家寨村,另一个落户石沟村,落户石沟村的这个人,因怀念故乡的石头沟。就起名为石沟村。

洛阳村

地处汾、潇二河交汇处,宋代就有移民来此居住。传说,明代初年,一老妇带儿子从河北来到此地,在一棵大柳树下休息,看到此地附近有两条河,即现在的汾河、潇河,水丰土肥,到太阳落山时不再走了,就住在此地,后此地居民渐多,就以老妇人在太阳落山时落户起名为落阳村,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仍称落阳村,后简化为洛阳村。

南马村

南马村亦称马村,因相对于北面的大、小马村而称南马村。村名来历,有两种传说。一说,南马村地处汾河东岸、潇河南岸,水丰草茂,是明代饲养军马之地,几十年前,村东有拴马庄,拴马庄南有饮马坑。故名马村,另一说,马村始迁户姓马,从前有马家巷,是马姓人家集中居住之地,所以称马村。

东里解、西里解村

相传,两村原为一个村,名八家庄,因一村民考中解元,故名里解村,后因汾河洪水冲击,分为东、西里解村。解元,唐代至清代的科举制度,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东里解村有两座古建筑—隆福寺、关帝庙。西里解村,有四座古建筑。狐神庙、观音堂为重建。另两座庙宇是财神庙、关帝祠(关于本村来历回头小店通也将专文考证,敬请提供线索)

王吴村

明清之间,因相对于北吴家堡村(现在的晋源区吴家堡村)故称南吴家堡村,分属两县管辖,以吴姓大族集中的东村属徐沟县属,以王姓大族集中的西村属太原县属,后因王姓氏族有钱有势,执掌村事的王姓与官府交涉,要求将太原县的南吴家堡村西大半村更名为王家堡村,到民国十一年(1922)将王姓较多的西大半村取名王家堡村,东半村仍称吴家堡村,属徐沟县管辖。一九五二年,将吴家堡村从徐沟县划旧太原县辖,和王家堡合为一个村,称王吴村,成为太原县第一大村。

西温庄乡

西温庄、东温庄村

两村原为一个村,明代因有文姓千户,称千文镇,后改为温泉镇。明末李自成率军路过此地,镇内靳姓大家族进行反抗几乎被杀绝。部分居民迁至镇东,原名温庄的地方,由于居民增加,起名为东温庄村,旧村称西温庄村。

高中村

相传村中有孙姓之人,是铸钟艺师,技艺高超,故村名为高钟,后又改称高中村。

武宿村

武宿村原名永兴村。宋为兵马教扬,地处通往榆次要道必经之地,驻军巡守,更名武宿。

寺庄村

明代初年,始迁姓氏为胡氏,从洪洞大槐树底迁来,至今已二十余代,建村初始,村中建一规模较大的观音寺,俗称大寺,故村名称寺庄村。寺庄村原址地势低洼,一九六二年被涧河洪水淹,故从一九七0年到一九八0年初,村民陆续搬迁到旧村北面二百米地势较高之处。

南王名、北王名村

这两个村,明代前因在两村中间流经涧河,分别叫河南、河北。到明代洪武年间,移民逐渐增多,河南、河北以王姓为主,王姓为太原王氏后裔,名门望族,遂改为现名。

田庄村

以姓得名。田庄村有两种土特产。民间流传“田庄田庄,猪毛绳灌肠”。猪毛绳,将收购回的猪毛,放到墙根底,用枣木杆抽成绒毛。然后到场上如打麻绳一样,先绞紧,按上抽头,拧成绳子,可作油篓绳、牲口缰绳,不怕油浸水湿,牲口也不啃,耐磨耐用。田庄的灌肠,非同一般,不是用盘子碟子蒸,而是用盆盆碗蒸。蒸到半熟。用一根小木棒搅几下,蒸出来的荞面灌肠吃起来很有劲道。现在这两种特产已不生产了。

横河村

据村中老人传说,明清到民国年间,潇河常发洪水改道,几次就是从榆次张庆村改道,流到横河村南面,由东向西横向注入西贾滩。故村名叫横河。

薛店村

地处地势低洼的盐碱滩。古时有移民来此地刮盐土熬制土盐。人称盐坊,逐渐在此形成一个较大的盐土圪垯。形成一片高台地。清代迁来一薛姓人家。在盐坊圪垯上开了一个车马店,经营榆次到太原县西山拉煤车的食宿,迁民从此渐增,形成一个村落,遂起名为薛店村。

西攒村

古名小营屯,是明代军屯“九营十八寨”后所营的一部分。传说,清代初年,晋东南陵川县梁姓员外家弟兄三人,因在当地犯了事(即犯了法)要逃难到口外,路经小营屯,看到这个地方四周是水(西贾滩)中间高,为“逐水草而居”就舍远求近,落脚此地,老大、老三到了东面一地,老二就定居小营屯,后东面那个地方移民逐渐增多,起名东攒村,因此地生产、生活环境不好,老三后来也到了小营屯,改名为西攒村。上世纪四十年代,东攒村的居民基本都迁往外地,一九五0年后东攒村旧址成了太原农牧场部。以后把攒简写成拈,成为西拈村。

后所营村

后所营村为明代军屯“九营十八寨”的一个营寨(包括小营屯)。又是河东千户所驻地。清光绪十九年(1893)四月二十一日,后所营村刘秉权应京庚寅会试中进士,为太原县清代最后一名进士。

西贾村

传说,古代战场上有贾姓弟兄三个溃兵,流窜到太原县东边与榆次县交界的地方。一个落脚北面,一个落脚东面,一个落脚西面。此后不断有散兵游勇,迁民来此定居。逐渐形成一个村庄,北面的称北贾村,东面的称东贾村(现属榆次管辖),西面的称西贾村。西贾村现已没有贾姓人家,但耕地名称仍有贾家坟地。西贾村在嘉靖十九年曾修筑堡寨一座,高二丈五尺,周一百丈。已毁。西贾村北有个西贾滩:“西贾滩里三件宝:鱼儿、哈蟆、芦苇草”。直到一九五0年,排干西贾滩,空出土地,建成西贾农场,后改称太原农牧场。

其他

大马村

大马村没有马姓人家,为明代养军马之地,因与南面的小马村相对应称为大马村,是京西官道路经之村,古有烽火台。已毁。

北张村

现称北张村的这个地方,最早定居的居民是张姓。因与太原县南面的南张村相对应称北张村。该村原有古寺庙一座称永宁寺,建寺碑刻称北张为勋南二都,是明、清代实行都分制时为阳曲县的勋南二都。

黄陵村

曾名王陵村,永乐《太原府志》记载:王陵城,在县东北界汾水之东,有太原王陵城,今无遗迹。《太平寰宇记》:“太原县王陵城,有晋太原王司马辅冢存”,西晋泰始元年(265)改为太原郡为国,封司马瑰为王,咸宁三年(277)改封司马辅为太原王,太康五年(284),司马辅亡,葬于此地,因称王陵,王、黄音近,讹为黄陵。清《太原县志》::王陵城在汾水东旧县东北,今名黄陵村。

北畔村

宋初,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兴兵十数载,“三下河东”,于太平兴国四年(979)灭北汉,占领晋阳城,同年,火烧晋阳城,废太原、晋阳二县,于汾河东筑新城置平晋县,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废平晋县,并入阳曲县,宋政和五年(1115)复置平晋县。明洪武四年(1371)改为太原县。北畔村因处平晋城北,故名北畔村。

马练营村

相传为宋平晋县屯军教场,操练军马营地,故名马练营。明代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的一个营寨。

大吴、小吴、西吴村

三个吴村,均是以吴姓得名,因时间久远,现在只有小吴村吴姓较多,大吴,西吴村已无吴姓。大吴村东500米处有史匡翰神道碑一通,镌于后晋天福八年(943),额书“大晋义成军节度使附马都尉”,额已失,碑长2.6米,宽1.25米,下有龟趺,陶谷撰文,记墓主人家庭及其一生。碑90厘米以下埋于土中,此碑现为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营村

北营村因地处宋平晋城北,为宋屯兵军营,故名北营村。南同蒲与石太线铁路在此设出太原的第一站,即北营火车站(已废,附近新建太原南站)。

郑村

据明永乐《太原府志》记载:唐李存进墓在县东北郑村 。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后唐招讨使李存进墓碑”同光二年(924)立,李存进同光二年终,十一月八日葬于郑村。说明远在五代后唐就有郑村的记载,是一个古老的村庄。郑村,明代称郑村堡,现在尚遗存两段堡墙。据传,郑村以郑姓得名,因郑氏家族犯了朝廷大忌,要满门抄斩,郑姓家族全部逃到了河南省。

小马村

相对大马村而言。明清时,大马为京西官道驿站,而小马为驿站马饲料(苜蓿)种植地,故名。

原文注:文中有22个村的村名来历及有关资料,主要参考《太原市志》第一册和《太原市南郊区志》。此文经袁汉臣、王荣祖二位老先生校阅、修改、补充,深表感谢。

通通注:限于篇幅,本文略去有关各村的一些遗存以及亲贤、寇庄等早已市区化的村名,其他内容均期待大家的指正,再次感谢郝波先生。

太原小店村村名由来(小店区的那些村名来历)(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