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

在中国的影视剧行业中,有一种类型片不需要小鲜肉,不需要流量明星,只凭题材就能在播放期间长期占据热搜榜,是什么呢?

家庭剧!尤其是涉及亲子教育类型的家庭剧。

教育压力,亲子沟通压力,是太多家庭的痛点。

而事实上,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冲突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种极端的焦虑感让很多中国父母或者孩子都走上“作妖”的道路。

今天给大家案例一部国外家庭片:《贝利叶一家》。讲了一个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女孩,追逐梦想的故事。

清晨,农场里的母牛刚生产完,宝拉温柔的抚摸着母牛轻声安慰,一旁父亲正在用草揉搓小牛的身体。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1)

帮助父母打理农场,负责对外商业接洽,是高中生宝拉生活的一部分。

这一切都源于贝利叶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弟弟都是聋哑人。作为家中唯一能说能听的“正常人”,宝拉理所当然承担起“家庭涉外事务”。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2)

就连父母房事也不例外。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3)

可想而知,这种沉重的家庭生活是个多大的负担。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4)

上课打瞌睡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5)

跟闺蜜说要交换家庭

但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内,宝拉如大多数普通高中生一样,习惯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虽然有点不如意,但并没想过去改变。

贝利叶一家是很温暖、互助的一个家庭。

贝利叶夫人夸张而热情,她爱自己的丈夫,也爱自己的孩子。

贝利叶先生则是个精力旺盛的大胡子。在镇长想收回农场把此地开发成商业区时,贝利叶先生很快下定决心,带领全家人参与镇长竞选。

宝拉的弟弟,贝利叶家的老幺,处在荷尔蒙爆棚的发育期。

如果按照预先的轨迹发展,宝拉应该呆父母身边, 在这个悠闲的小镇度过一生。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6)

贝利叶幸福一家

直到开学这天。

报社团时,从巴黎来的男主角吸引了宝拉的注意。当她看到男主角选了合唱团,心念一动,宝拉鬼使神差地拉着闺蜜一起进了合唱团。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7)

右边黑衣连帽衫是男主角

合唱团初次选拔上,指导老师发现宝拉是个有歌唱天赋的女孩。

这里歪一下楼,很多中国电影在塑造人物成长过程时,特别喜欢虚着写,空着写。

比如:当一个学渣觉醒,片子就会用很多快速剪辑的蒙太奇串起主角在不同时间、地点中“头悬梁、锥刺股”拼命学习的样子。

接着,蒙太奇结束,所有观众心照不宣,知道主角已不是原来的自己,技能上更让人一日不见,不敢轻视。

这种人物的成长跟故事线剥落,好像是为了让主角进步而进步。既不写实,又没有人情味。

最后造成的观感就是:主角凭空有本事,长本事。影片节奏失衡,导致片子变得情感空洞,让人缺乏代入感。

在塑造宝拉音乐天赋的呈现过程时,《贝利叶一家》这几个有趣的小节奏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第一次合唱,严苛的老师在否定宝拉的闺蜜后,点名让宝拉出列独唱,宝拉拒绝。却被老师发现她是个有潜力的女低音

第二次合唱,宝拉再次被老师要求独唱,宝拉真实的声音被激发,吓得宝拉当场逃开。

这次老师向宝拉提出,希望她能跟男主角合唱一首情歌。男主角当场同意,宝拉美的心里冒泡泡

两人来到宝拉家排练,很不幸,排演到一半,宝拉初潮。贝利叶夫人兴奋地跟一家人包括男主分享。

可想而知,宝拉有多尴尬,并因为这个插曲引发的余震,宝拉跟男主之间产生了误会。

此时,合唱团老师再次跟宝拉提议,让她去巴黎参加歌曲比赛。

为了跟男主角赌气(因为他也参加比赛),也因为闺蜜的鼓励,宝拉决定参加。老师开始为宝拉开设一对一歌唱训练。

这一部分,宝拉音乐天赋的挖掘、成长、进步始终与故事事件的推动挂钩,同时还微妙地将宝拉与男主的感情线编织其中。

有耐心、接地气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对宝拉的成长(包括技能成长)更加感同身受。

对于宝拉来说,生活跟梦想是很难兼顾的。

在宝拉偷偷去老师家接受培训,为比赛努力时,贝利叶一家正全身心投入镇长竞选。

因为宝拉的多次缺席,贝利叶先生在拉选票的关键时刻都没能做好跟选民们的有效沟通,母亲觉得女儿抛弃了这个家。

双方矛盾越来越深。

直到宝拉把自己参加合唱团,准备去巴黎参加比赛的事告诉家人。

一家人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尤其是贝利叶夫人。

作为母亲,她觉得自己应该陪着女儿走完这一路。

但作为残障人,她知道残障人与正常人的世界,从来不能同日而语。他们饱含着歧视、不便,用自己的尊严与勇气跟所有的嘲笑、所谓“正常”做斗争。

你觉得我们听不见说不了是病。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8)

那我们还觉得你们能说能听也是种病呢!这是贝利叶夫人的人生准则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9)

可现在家里这个唯一正常的女儿,居然要去当歌唱家?

宝拉很气愤,但却不得不面临坚持梦想或陪伴家人的艰难抉择。

结局怎样,这里我就不剧透了。

因为这并不重要,每个人心里都有对家的渴望,对家的爱。

家存在的意义,是让我们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与爱。

学校合唱团公开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观众们为歌曲流泪,为歌曲一次次鼓掌、甚至站起来喝彩。

台上的宝拉笑容满面,熠熠生辉。

台下,贝利叶夫妇慌张、惊愕。

那一刻镜头晃动、忙碌。我看得泪流满面。

这是2019年最美歌曲表演。

无声,却意义重大。

无声,却饱含遗憾与深沉的爱。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10)

最爱的女儿在台上演唱,而自己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这一刻很安静,但安静的时候,爱的声音最大。

中国家庭片,父母与孩子有太多爱恨情仇。任何小事都会在这种紧张的关系中被复杂化。

但其实,真实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可怕。

作为一个90后,对亲子相处有什么看法?一句话:

父母们要放手,孩子们要学会承担。

在宝拉父母心中,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一件事,要齐心互助。

但孩子终究会长大,正如歌曲中唱的那样————

翻拍法国电影叶贝利一家(电影贝利叶一家)(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