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这座世界尽头的灯塔(解读七月与安生)

soulmate,它却叫七月与安生

相遇和陪伴,这两个词,让人感到慌乱与不安。

虽为“安生”,却有着不安于生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比如,爱流浪,或者旅行。

或者,叫做一种生活状态。

七月与安生这座世界尽头的灯塔(解读七月与安生)(1)

一个桀骜不驯,一个安于世俗。

她们相互相补,相依相偎,如此契合又如此懂对方。

好像另一个人是自己的影子。

就如日本的那部NANA漫画小说,虽没有看过,但大致意思应该跟这个差不多吧。

七月与安生这座世界尽头的灯塔(解读七月与安生)(2)

soulmate,翻译成中文叫做“灵魂伴侣”。

而这部电影却用两个女主角的名字作为电影名,是否翻译过来更加的有文艺气质?

如是。

七月与安生这座世界尽头的灯塔(解读七月与安生)(3)

看完电影,朋友跟我说,安生在游轮上打工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服务员,而七月在游轮上班的时候,却是领班甚至经理级别的人。

这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七月与安生这座世界尽头的灯塔(解读七月与安生)(4)

好像整部戏都是围绕着两个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的戏,因为那块令人醒目的玉坠项链,苏家明主动送给安生的。

可,好像故事里,总是要有男女的戏,才能承托出戏的本质与情怀。

七月与安生这座世界尽头的灯塔(解读七月与安生)(5)

而小说总是这样,尤其是庆山的小说,或者说“安妮宝贝”,之前的安妮宝贝的小说,更为贴切。

80后的我们,或多或少都看过安妮宝贝的书,看过她细腻的文笔刻画的人物与人性。

没有充满戏剧性,却总是那么戏剧化的让人云山雾绕。

七月与安生这座世界尽头的灯塔(解读七月与安生)(6)

一如,去年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是真的没有看懂这部电影的。

今天看来,仿佛有点体悟。

总想写点什么,又感觉像是煮糊了的汤圆,挑不出一个整个的。

13岁时候,安生想要去砸响那个消防警报器,但石头举到头了却不敢砸了,还是七月最后握住安生的手,一起砸了警报器。

七月的胆子更大,比如,在图书馆里,她主动在苏家明脸上献了一个吻。

或者说,其实安生本没有七月胆大,因为家庭教育的问题,只是显得比较张扬罢了。

七月与安生这座世界尽头的灯塔(解读七月与安生)(7)

太文艺的片子,总是那么或多或少带着或许怀旧或许暗色调的背景调调。

如果有一个镜头是明快的节奏,那都会是点睛之笔。

太文艺的片子,一定要是安静地欣赏。

当你偶有跳脱剧情,都会花一点时间才能再次融入进去。

七月与安生这座世界尽头的灯塔(解读七月与安生)(8)

被踩到影子的人,就会永远在一起,会过得比较幸福。

最后,谁又是幸福的那个人?天真一点又何妨!

只不过,想要自由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