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见棺材不掉泪(不见棺材不掉泪)

不见棺材不掉泪,真实意思不是我们常说的那样,且句子里还有错字

文/愚人

在当今时代,见惯了年轻人口中奇奇怪怪的网络流行语,也听惯了耳熟能详的歇后语、谚语,农村的俗语可以说是语言当中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这些俗语大都来自于普通生活大众阶层,是他们多年平凡生活经验的总结,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如果仔细考虑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俗语还保留着最初的意思,如那句“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不了了”,意思是说在代际传承中,农村的亲戚关系越来越淡薄,不同于之前,再如“劝赌不劝嫖,劝嫖两不交”,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劝说那些爱赌博的人别去赌博,但是不要劝说那些爱嫖的人。

什么人见棺材不掉泪(不见棺材不掉泪)(1)

这是因为后者已经涉及个人隐私,过分干预不太妥当,指导人们如何成为一个善良会办事的人。

但是也有一些俗语在时光里静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有些甚至脱离了他们诞生的原意,渐渐成为了人们熟悉的新的俗语。

尤其是一些俗语,在不知不觉中一直被人们传唱着,然而若仔细追究起来,你就会发现他们竟是一个个美丽的错误,对于这些俗语,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下。

第一句,无奸不商。

什么人见棺材不掉泪(不见棺材不掉泪)(2)

在农村,说到做生意的人,特别是那些卖假货、或是故意抬价欺骗消费者的商人们,总会被人们送一句“无奸不商”。

所以,这现代语中,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好词,是说商人们只顾追求更大的利益,但是却忽视了消费者在意的其他方面。

然而,事实上却完全不是这样。原来,在过去,农民们量米不像现在用斤这个单位,而是用“斗”或是“升”。倘若用古代量米的工具量一斗米出来,你就会发现面前的米呈现一种尖尖的锥形。

这是古代商人们为了让手中的米有更好的销路发明的,所以“无商不尖”这个夸米好的词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然而,从古到今都不缺缺斤短两、坑蒙拐骗的奸商。随着时间的变化,慢慢“无商不尖”就变成了现在的“无奸不商”。

什么人见棺材不掉泪(不见棺材不掉泪)(3)

第二句,不见棺材不掉泪。这句话可能很多年轻朋友都听说过,意思当然也知道,是指没见到棺材,不能轻易落泪。在现代,这句话实际上含着贬义,常常被用在残酷的刑讯逼供中,用来形容审讯的残酷。

然而实际上,这句俗语原本并不是这样的,在千年中一直被误传了,意思不是我们想的那样,而且这句话还有错字,棺材不是棺材,是亲棺。这句俗语其实原本是这样的:“不见亲棺不掉泪”,也就是说不是见了所有的棺材都可以让人们掉下眼泪,不然的话就太奇怪了。

第三句,不到黄河不死心。说起这句话的来历,可以上推到秦汉两朝更替之际。

什么人见棺材不掉泪(不见棺材不掉泪)(4)

当年项羽楚霸王不愿渡江,拿着一把剑就自杀在乌江上,所以应该是不到乌江不死心。但是随着无言时光的前进,这句话里的乌江被换成了黄河,也成为人们宣泄情感的一种渠道。至于什么时候“乌江”变成的“黄河”,到现在也没法考证了。

所以说,我们熟悉的农村俗语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光不断变化着。类似前面的俗语在农村中还有很多,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等。原来这句俗语和四川人有关,原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

什么人见棺材不掉泪(不见棺材不掉泪)(5)

川音当中的“鞋子”听起来和“孩子”差不多,所以这句话就在流传中慢慢被人传成了我们现在听到的这样子。

读者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被误传的俗语呢?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在下方告诉小编,我们一起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