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必背古诗(专升本语文精讲)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绝对称得上是最混乱的年代之一,各国杀伐征战不休,地图上的势力划分也呈犬牙交错形状。战国中晚期,秦楚两国发起了著名的丹阳大战,楚军伤亡惨重被斩杀将士达八万人,败于秦国。为了祭奠和歌颂楚国英勇牺牲的将士,“三闾大夫”——屈原写下了一首慷慨激烈的祭歌。

题解

戴震《屈原赋注》:“‘殤’之义二:男女未冠(二十岁)笄(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所谓“国殇”,就是指悼念为国牺牲的将士。

关于屈原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最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铺陈华美、辞藻色泽艳丽,打破《诗经》四言句式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的“骚体诗”,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代表作品:(根据刘向、刘歆(xīn)父子的校(jiào)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

《离骚》

《天问》

《九歌》(11篇)

《九章》(9篇)

《远游》

《卜居》

《渔父》

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必背古诗(专升本语文精讲)(1)

关于楚辞

《楚辞》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编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是“骚体”。

关于“香草美人”

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是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在《离骚》中,屈原使用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常见的创作手法。‍

词语解释

1、旌:旗的通称

2、凌:侵犯

3、援:拿着

4、严杀:痛杀

5、惩:悔改

6、神以灵:而

7、子魂魄:你

核心考点

1、关于屈原及其代表作品:(见正文)。

2、<<国殇>>的文学体裁:骚体诗/祭歌。

3、本诗出自《楚辞·九歌》。

4、本诗作为祭歌的特点:描写了壮烈的战争场面,表现出沉郁肃穆的悲剧色彩,慷慨激烈,振奋人心。

5、《国殇》主题:全诗通过对激烈悲壮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崇高的敬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意图以楚军的战斗精神激励民心士气、振兴楚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6、战斗进程的描写:按照战斗开始、进行、结束的自然顺序展开描写,叙写了战斗的全过程,场面真切,层析井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