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发展计划(加速聚集积蓄发展)

共青城发展计划(加速聚集积蓄发展)(1)

羽绒服销量达到5300多万件,纺织服装规上企业数量突破100家,规上主营业务收入287亿元。这是去年共青城市在纺织服装产业上交出的成绩单。

近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传来好消息,共青城市又摘得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获评全国羽绒制品(羽绒服、羽绒被)主产区。近年来,从服装小镇等平台的搭建,到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等院所的引进,共青城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主推”的工作思路,在创新引领、品牌建设、龙头带动、市场营销、政策帮扶、行业规范等六个方面上求突破,不断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集聚。

加速集聚 积蓄发展动能

共青城发展计划(加速聚集积蓄发展)(2)

走进江西奥博特服饰有限公司(下统称“奥博特服饰”),8条标准化生产线格外抢眼,工人们赶制着订单,繁忙而有序。作为共青城市从事服装设计、加工生产的“民企航母”,奥博特服饰即使在疫情之下,订单量也实现了稳步增长。

眼前的“红火”,让人很难想象,多年前的奥博特服饰,曾是城乡接合部一处民房中“惨淡”经营的小作坊,规模小、设施不完善,客户不敢轻易下单。

共青城发展计划(加速聚集积蓄发展)(3)

为促进奥博特服饰这类服装企业发展壮大,共青城市出台行业扶持政策,引进并打造出口服装产业园项目。面对利好政策接踵而至,奥博特服饰抢抓发展升级机遇,迅速在产业园购置了两栋近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发展空间明显提升。

“就这环境,就有吸引力。老客户留得住,新客户敢下单,所以订单持续在增长,今年我们预计生产50万件衣服。”总经理苏辉冬如是说。

如今,在共青城市出口服装产业园已入驻服装企业80余家,带动7000多人就业,实现了服装企业抱团发展。未来,这将成为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转变模式 注入强劲动力

如果说抱团发力是发展的“一次跨越”,那么,触网触电算得上是发展的“二次腾飞”。

共青城发展计划(加速聚集积蓄发展)(4)

江西所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落户,恰好为了实现“二次腾飞”插上了翅膀。目前,在共青城市已有10多家服装企业与其达成电商销售合作意向,为自身“触网”打下埋伏。

江西所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皓麟表示,该公司在帮助当地服装企业快速触网的同时,还将扶持当地大学生创业,力争年销售额破5000万元。

共青城发展计划(加速聚集积蓄发展)(5)

在推动纺织服装企业转变销售模式方面,除了发展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共青城市还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引导更多企业“走出去”,拓展外销市场。

共青城出口服装产业园董事长刘济民表示,努力打造成集生产创意、电商直播、行业会展、辅料批发、产品展示、打版设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装基地,并引“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往共青城聚集,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商品集散地。

共青城发展计划(加速聚集积蓄发展)(6)

注重研发 创造赶超胜势

研发能力弱、款式老套,一直是大多数服装企业的“心病”,也成为制约共青城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之一。

共青城发展计划(加速聚集积蓄发展)(7)

为补短板、强弱项,共青城市积极探索“研究院 产业园”发展模式,成功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及鸭鸭产业园项目,围绕服装设计、面料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打造武汉纺织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青分中心。目前,该研究院已建成服装设计中心、成果展示中心、新材料实验中心,完成原创服装设计300余款。近期,该院举办了服装设计成果展,自主设计的多个系列新潮羽绒服,吸引了30多家服装企业前来寻求合作。

共青城发展计划(加速聚集积蓄发展)(8)

“研究院师资力量强,设计新颖,为我们品牌设计了IP,让我们品牌有较高识别度,这为我们积累了更多差异化发展优势。”共青城兴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江说道。

武汉纺织法学共青城纺织服装研究院院长王秋寒表示,将以研究院为龙头,建立全国羽绒服高校设计联盟,从高新材料入手,研发高性能材料;引进智能制造工厂,推动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崛起。(王富忱 商晓凌 王建杰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孔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