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1)

景泰蓝,是在金属表面用“玻璃质釉料”进行装饰的高级工艺品。景泰蓝是中国人在传统金属工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的珐琅工艺而产生的,珐琅就是覆盖于金属表面的类似玻璃质的釉料。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2)

起源: 关于中国景泰蓝的起源一直都是一个谜,有很多种说法,比较流行的有两种:

其一,景泰蓝的工艺起源于我国。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剑柄上就已经嵌有珐琅釉料。满城出土的汉代铜壶,壶体上也用珐琅作为装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工艺直到明代,才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

其二,景泰蓝工艺在我国的出现始于元朝。忽必烈西征时,这种工艺从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多年前,蒙古人的铁蹄踏平了欧亚大陆,中西文化交流增多,许多身怀绝技的工匠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一种“铜胎掐丝珐琅”的工艺,这也是“景泰蓝”的前称。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3)

但是“铜胎掐丝珐琅”的工艺极为复杂,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成熟,元代生产规模并不大,产品并不多。到了明朝景泰年间 ,有一位皇子,不爱江山也不爱美人,一生都在追求这种工艺美,甚至不惜把作坊搬进皇宫,因此这种工艺取得极大发展,很多藏品带有“大明景泰年制”的款识,故而有了“景泰蓝”的称谓。

关于名字的由来:不管什么文化,一旦进入中国,它就一定要起个中国名字。“掐丝珐琅”也不例外,它的中国名字就是景泰蓝。明代很多工艺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这些名字的共同特点就是“年号+东西本身”。掐丝珐琅虽在元代进入中国,但到了明代景泰年间,由于皇家的重视,才使它声名鹊起,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发展: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曾远征欧亚大陆,由于远征大军连年征战,为补充消耗,当时有一条特别颁布的军令:“唯匠得免” ,即俘虏中的工匠可以免于被杀,分于各营随军,在军内制造各类用品。忽必烈还将这些工匠带回中国,让他们继续从事自身的行业。这种工艺首先在云南一代流行,以后受到京城人的喜爱,得以传入中原。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4)

史料中有记载的最早的景泰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明代:明朝宣德皇帝十分重视对铜的冶炼,这一时期,中国的珐琅技术也已成熟,器物多以蓝色釉为底,上面再施加彩色釉。到了景泰年间,宣德皇帝的儿子景泰皇帝除了继承这些传统工艺外,还对创新花费了大量工夫。珐琅器的制作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艺术手法、产品质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明代孙承泽在《天府广记》载:“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由于这些珐琅器所用的釉料以蓝色珐琅釉最为出色,又是以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著称,因此后来这种工艺便有了“景泰蓝”之称。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5)

明代早期景泰蓝欣赏

乾隆以后,景泰蓝急剧衰退,为什么呢?

国家的经济衰退直接体现在奢侈品上。景泰蓝在所有工艺品中成本最高,它以铜做胎。铜在历史上是制钱的原材料,使多少铜,就等于使多少钱。也就是说,抛开它复杂工艺所带来的成本,仅是原材料成本就非常高。所以清代中叶以后,景泰蓝迅速衰退。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6)

清朝晚期景泰蓝作品

民国时期,景泰蓝开始走入民间。此时北京、扬州、广州等地都有一些民间作坊生产景泰蓝。经营景泰蓝的商号有老天利、德兴成、宝华生、静远堂等等,都非常有名。晚清至民国时期景泰蓝的特征非常明显,它的胎一般都非常薄,一掂,很轻。老的景泰蓝则很重。但是,此时的掐丝掐得非常细腻,这是用工艺来弥补材料的不足。不可能使那么多铜了,但可以用细腻的纹饰来弥补。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7)

建国后初期景泰蓝

近些年,景泰蓝已经真正走进了市场,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艺术投资收藏珍品。景泰蓝的华贵,不是娇惯出的华贵,而是千锤百炼、浴火而得的华贵。“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正是这种种的不易与高贵的品格,让景泰蓝艳压群芳,成为一国之象征。

以下均在弘舍画馆展示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8)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9)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10)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11)

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关于景泰蓝你了解多少)(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