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

莽莽高黎贡山

滔滔澜沧江、怒江

哺育着一个又一个古朴诚实的民族——独龙族

这是一个被史书称为“太古之民”的民族,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在独龙河谷书写着壮丽诗篇。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1)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2)

独龙族,地处雪山连绵、峡谷陡峻的中缅边境,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这是"云南最后的秘境",这里的自然及人文都仍保持着原始的气息,有圣洁而清澈的山泉,也有参天的古木。目前,生活着不足6000人的"太古之民",纹面是这个特殊民族的族徽标志,是独龙族人民古老民俗的一种遗存。也就是女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就要纹面,以象征成年。但是也有人认为是父母逼迫、也有人认为是逃婚、还有人认为是尊重民族习惯和为了漂亮,总之关于纹面至今仍是一个未解开的谜。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3)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4)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5)

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皇清职贡图》中,对独龙族有这样一段描述,称“其居处结草为庐,或以树皮覆之。男子披发,着麻布短衣裤,跣足。妇女缀铜环,衣亦麻布……更有居山岩中者,衣木叶,茹毛饮血,宛然太古之民。”在1923年曾拍摄一张独龙族照片,照片形象与清朝史书所称的“宛然太古之民”相去不远,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们过着刀耕火种、衣不蔽体的原始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为其取名为独龙族。目前在独龙族博物馆里展示的刀耕火种、摆棍辩理、结绳刻木记事、简陋的木楞房,独龙族的服饰文化、宗教节庆、生产技艺等,被完整保存。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6)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7)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8)

独龙族生活在深山峡谷之中,这是一个独特而又美丽的独龙江峡谷!峡谷陡峻,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东岸的高黎贡山,屏蔽着通往外间世界的通道,西岸的担当力卡是国境线上的天然屏障。境内主要河流独龙江由北向南从中部穿境而过,其他河流都属于独龙江水系。可以说在群山峡谷之间,独龙江任性地展现着她的生态美,呈翡翠绿色,清澈见底,从空中看就象飘洒在高黎贡深山峡谷中的一条绿丝带,累了就坐在江边的石头上,看着碧绿清澈的独龙江水,心中极其舒畅。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9)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10)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11)

沿着独龙江小路继续往前走,碧绿的江水哗哗地流淌着,如果天气比较热,可以捧起—把清澈的独龙江水洗洗脸,瞬间洗去了炎热和疲惫,美丽的独龙江,茂密的原始森林,及随处可见瀑布,大树上缠绕着很多滕类植物,深深的吸引着我们驻足停留,沿江边的路越来越高,还可以看到独龙壮观的江峡谷地貌,非常美丽。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12)

晚上抵达,沿江边的一个安静小山村,看你不清地形地貌,待到第二天早上,推开门的一刹那,整个人神清气爽,远处隐约的山峰云雾飘渺,近处,炊烟随风,整个村子是很典型的独龙族风格的茅草屋,烟雨中江水边,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吃过早餐,在导游的带领下去家访,普卡旺村只有十几户村民,他们的生活也开始悄然变化,他们拥有了别墅的房屋,是政府分配他们的,一套用于他们自己居住,一套用以旅游住宿,使得这些祖祖辈辈在深山中以农作的民族同胞又有了新的收入途径。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13)

缅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独龙族)(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座静谧而美丽的地方就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个极边之地,有一种让时间走得更慢的魔力,在那里空气和水没有一丝的污染;在那里心灵也可以得到净化,居住在此地的独龙族人,更是以简单朴实、真诚质朴的友好,迎接着你的到来。

THE END

出 品:《畅游中原》

作 者| 亚楠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百度,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