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霸道总裁(从小白到霸道总裁的逆袭)

2016-06-09 桃之夭夭 时拾史事

“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左传•庄公八年》

以上这段话交待了春秋首霸齐桓公出场前的政治背景——齐襄公因其“无常”而致内乱身亡,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出国避乱。

逆袭霸道总裁(从小白到霸道总裁的逆袭)(1)

关于齐襄公的“无常”,《史记•齐世家》描述得更具体:“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说他长期与鲁桓公夫人(同时也是齐襄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通奸,且借鲁桓公前来齐国访问之机将其谋杀,平时生活作风糜烂,经常欺压大臣等等,可见其行事之乖张恶劣。

齐襄公、公子小白、公子纠是同父异母的三兄弟。齐襄公是齐僖公长子,得以继位为君。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则分别得到鲍叔牙和管仲这两位高人辅佐,各自都有一番势力。齐襄公行事无常,国内乱象始作,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跑到了莒国——小白的姥姥家避祸。不久,管仲与召忽也带了公子纠跑去鲁国——纠的姥姥家躲避动乱。

公子小白当上了CEO,开始迈向人生巅峰,从此不再是小白,成了霸道总裁齐桓公。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派鲍叔牙率军进入鲁国,目的是彻底清除政治异己。兵临城下的鲍叔牙掏出手机给鲁庄公发信息:“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意思是公子纠是齐桓公至亲,自己不方便下手,请鲁国代劳。管仲和召忽于公子小白有仇,尤其是管仲还射过齐桓公他老人家一箭,请务必将此二人交给齐国处置。处于完败劣势之下的鲁国于此事再无挽回之力,只能应齐国要求将自家外甥公子纠杀了。召忽不愿回国受辱,自杀殉主。胸怀大志的管仲则自愿请缚归国。

鲍叔牙押解管仲上路,刚进入齐国境内就将人放了,然后跑回去对齐总裁说:“管仲治理国家的能力要强于高傒(比我就更高出一大截了),不如请他来当总理吧。”齐桓公估计连愣都没愣一下,直接说:“行!”事情就这么定了。以上都是左传的原意,我并有妄加演义,不信请看左传原文:“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管仲的命运转折在小说家笔下细节就丰富得多了,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多方引述。上述简单情节足以构成丰富想象,要不怎么说春秋战国是我国最绚丽多彩的时代呢,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坛,如此识人用人气度几不再见。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时为公元前685年。君臣同心戮力,4年之后的公元前681年,那是一个春天(不是我故意引用歌词,事情确实发生在那年的春天),齐桓公在北杏(今山东东阿)与宋、陈、蔡、邾等国首脑举行会盟,齐桓公以诸侯身份主持盟会,首开诸侯国国君担任盟主先河(此前会盟盟主必由周王担任),齐桓称霸,序幕自此拉开。

也说说牛人管仲

逆袭霸道总裁(从小白到霸道总裁的逆袭)(2)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尊为“圣人之师”和“华夏第一相”。然而,管仲最初辅佐的是公子纠而非公子小白,当公子小白战胜公子纠之后转身清除异己时,若非鲍叔牙慧眼识珠,若非齐桓公胸襟广阔,若非管夷吾胸怀大志处危不惊,三者缺一,则世无管仲而齐难称霸。甚而至于,因周室孱弱,无力约束诸侯,华夏或因此陷于分崩局面亦未可知。这也不是我妄言,因为孔子他老人家就非常肯定地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意思是桓公以管仲为相,使齐国成为诸侯霸主,天下得以匡正不乱,自今民受其惠。如果不是管仲,我们都成了披头散发的野蛮民族了。如果管仲当时也象召忽那样,出于个人的小节而自杀于荒郊野地,那可真是然并卵了。

上一期:他发明这个成语之后就死了

关于时拾史事搜索historytalking 关注时拾史事,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时拾史事读者群号 535858375,欢迎喜欢历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